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栋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金属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335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8:29
高效节能金属锅由金属材质的金属锅本体吸热环和数个导热片构成,导热片的一端与金属锅本体连接,另一端与吸热环连接,导热片上设置有数个通气孔。更佳的方法是;导热片和吸热环均由导热管和吸热环管制成。导热管内腔、吸热环管内腔和金属锅本体的内腔相通,水可在三者之间流动。藉此,使用时,由于导热片上设置有数个通气孔,以及吸热环与金属锅本体未直接相连,吸热环对燃烧的热气的导流作用。使得热气能紧贴锅底流动。表面积较大的吸热环吸收的热能通过导热片将热能传导给金属锅本体,从而利用金属导热速度快,传热能量大的特点,提高金属锅的吸热效率。更佳的方法:水直接在导热管和吸热管内吸收热能,更大的提高金属锅的吸热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金属锅,尤其用于气体作为传热介质的炉灶具,如燃烧固体媒、液体油或者气体燃气等炉灶上使用的金属锅。技术背景现有由气体作为传热介质的炉灶使用的金属锅,吸收热能的表面形状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没有设置吸热片。第二类,设置有吸热片,第一类没有设置吸热片的,由于吸热表面面积的限制,金属锅的吸热效率低。第二类,虽然设置了吸热片,增大了吸热面的面积,但是吸热片是与金属锅吸热表面完全直接相连,使得燃烧的热气沿金属锅吸热表面流动的阻力增大,部分燃烧的热气未能与金属锅吸热表面接触而浪费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由气体作为传热介质的炉灶使用的高效节能全属锅。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金属锅,该金属锅,由导热速度快,传热能量大和耐高温的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锅本体,吸热块和导热块构成。导热块的一端与金属锅本体连接,另一端与吸热块连接。吸热块与金属锅本体不直接相连,两者之间存在热气通过的距离。高效节能金属锅按使用要求,可做成不同形状。当金属锅不仅使用于水的加热而且使用于其它物质的加热时。上述吸热块为吸热环,其中心与金属锅本体底部中心同心。上述导热块为导热片数个导热片按吸热环的径向方向设置,且均布于吸热环上,导热片设置有数个通气孔。当导热片的厚度H和通气孔直径D,满足D < 2H时通气孔增大了导热片的表面面积。这样加上表面积较大的吸热环吸收的热量通过导热片传导给金属锅本体,同时由于吸热环与金属锅本体之间留有热气通过的距离,吸热环和导热片上的通气孔对热气的导流作用,使得热气不向外扩散,而紧贴金属锅本体的吸热面流动。当高效节能金属锅专用于水的加热时,上述吸热块为吸热环管,吸热环管成环状,其中心与金属锅本体中心同心。上述导热块为导热管,数个导热管均布于吸热环管上。吸热环管的内腔、导热管的内腔以及金属锅本体的内腔,三者相通,水能在内腔中流动而对外不渗漏。这样流动的水在吸热环管和导热管内腔直接吸收热能,金属锅的热效率提高更多。高效节能金属锅,改变了传统锅仅由燃烧气体作为传热介质直接与锅进行热传递。而增加了燃烧的气体与吸热块和导热块进行热传递后,再由金属导热块与金属锅本体进行热传递的部分。同一物质在对外热传递过程中,当前后温差一定时,物体吸收或者释放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金属固体的比重远大于燃烧气体的比重,而且金属所固的导热系数都比较大。这样传热面积和温差一定时,金属固体与金属固体间的传热速度远大于燃烧气体与金属固体间的传热速度。所以高效节能金属锅,可以较大地提高金属锅的吸热效率。实验证明节能效果可达15% -30%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剖示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为一种高效节能金属锅,包括由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锅本体(I),吸热块和导热块构成.导热块的一端与金属锅本体(I)连接,另一端与吸热块连接,吸热块与金属锅本体(I)不直接相连,两者之间留有热气通过的距离。参见图1,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上述吸热块为吸热环(2)其中心与金属锅本体(I)的中心同心。上述导热块为导热片(3),导热片(3)设置有数个通气孔(4),数个导热片(3)按吸热环(2)的径向方向均布于吸热环(2)上。此种高效节能金属锅,与同规格的普通金属锅在同一灶具上进行热效率对比检测,其热效率相对提高15%参见图2,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上述吸热块为吸热环管(5),吸热环管(5)成环状,其中心与金属锅本体(I)底部中心同心,上述导热块为导热管¢),数个导热管(6)均布于吸热环管(5)上。吸热环管(5)的内腔(7)和导热管(6)的内腔(8),以及金属锅本体(I)的内腔(9)三者相通,水能在内腔中流动而对外不渗漏。此种高效节能金属锅,与同规格的普通金属锅在同一灶具上进行热效率对比检测,其热效率相对提高30%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金属锅,其特征在于该高效节能金属锅由金属材质的金属锅本体(I),吸热块和导热块构成,导热块的一端与金属锅本体(I)连接,另一端与吸热块连接,吸热块与金属锅本体(I)不直接相连,两者之间存在热气通过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I所述高效节能金属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块为吸热环(2),其中心与金属锅本体(I)底部中心同心,所述导热块为导热片(3),数个导热片(3)按吸热环(2)的径向方向设置,且均布于吸热环(2)上,导热片(3)设置有数个通气孔(4)。3.如权利要求I所述高效节能金属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块为吸热环管(5),吸热环管(5)成环状,其中心与金属锅本体(I)底部中心同心,所述导热块为导热管(6)数个导热管(6)均布于吸热环管(5)上,吸热环管(5)的内腔(7)和导热管(6)的内腔(8),以及金属锅本体⑴的内腔(9)三者相通,水能在内腔中流动而对外不渗漏。专利摘要高效节能金属锅由金属材质的金属锅本体吸热环和数个导热片构成,导热片的一端与金属锅本体连接,另一端与吸热环连接,导热片上设置有数个通气孔。更佳的方法是;导热片和吸热环均由导热管和吸热环管制成。导热管内腔、吸热环管内腔和金属锅本体的内腔相通,水可在三者之间流动。藉此,使用时,由于导热片上设置有数个通气孔,以及吸热环与金属锅本体未直接相连,吸热环对燃烧的热气的导流作用。使得热气能紧贴锅底流动。表面积较大的吸热环吸收的热能通过导热片将热能传导给金属锅本体,从而利用金属导热速度快,传热能量大的特点,提高金属锅的吸热效率。更佳的方法水直接在导热管和吸热管内吸收热能,更大的提高金属锅的吸热效率。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489758SQ20122007779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国栋 申请人:李国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金属锅,其特征在于:该高效节能金属锅由金属材质的金属锅本体(1),吸热块和导热块构成,导热块的一端与金属锅本体(1)连接,另一端与吸热块连接,吸热块与金属锅本体(1)不直接相连,两者之间存在热气通过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