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设在椅具扶手上的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309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装设在椅具扶手上的支架装置,包括一扶手的外侧面预定处枢固一呈纵向设置,而可上、下摆动定位的第一调整臂,并在第一调整臂的前端再枢设一呈横向设置、而可上、下及前、后摆动定位的第二调整臂,且又在第二调整臂的末端再设置一可进行多面向倾斜定位、而供放置手持装置的承载板,进而让乘坐在座椅上的人,可以将手持装置放置在该支架装置上进行操作,不须手持着手持装置,便可进行手持装置的操作,又可进行其它事务的操作与处理,进而让使用者的双手可以更加灵活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可供放置手持装置、而设置在椅具的扶手上、并可进行前后左右及上下调整的一支架装置,让乘坐在椅具上的使用者,可以在不必手持该手持装置的情况下而进行操作外,且让使用者的双手可以任意活动而进行其它事务的处理。
技术介绍
在Apple iPad风潮带动下,平板计算机快速地袭卷市场外,各家厂商夹带着Android系统优势的手持装置,也积极地如火如荼地投入,未来Microsoft的Windows 8或Windows Phone也可以预见其会加入这场战局,而这些手持装置都是采用触控操作界面,降低使用门坎,让使用者不但感受到有别于传统桌上型或笔记本电脑的不同体验,更具有便于携行、随时都能马上使用的便利性。不过,当使用者身处室内而乘坐于椅具上时,可能必须同时从事其它事务的进行、且一边还要操作上述的手持装置,如此用户必须一手持住该手持装置、另一手操作手持装置,待操作完毕,又必须将手持装置放置桌面上后,使用者的手才能进行其它事务的执行,这样反复的作业动作,已对用户造成极为不便的困扰,如果桌面可使用的空间又不足时,更会对处理事务的作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上述使用手持装置时的不便,乃有业者开发了如台湾第100208156号「折迭式座椅承托架」技术专利(同案亦在中国亦有申请,其申请案号为CN201120110079),其主要的构造为包括固定杆、第一转动杆、转接头、第二转动杆和承托板,所述固定杆与座椅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与固定杆形成可定位式的铰接,转接头与第一转动杆形成可定位式的铰接,第二转动杆与转接头形成可定位式的铰接,承托板设置在第二转动杆上,形成承托板具有多角度变化的调整功能;进而在承托架固定于座椅上后,再将手持装置放置定位在承托板上,使用者在乘坐于座椅上时,就可以不必手持该手持装置而径行操作,并令使用者的双手能随时任意进行其它事务处理,而不必顾虑到手持装置如何处理的问题外,同时也不会占用桌面的空间。不过,上述的承托架装置由于其固定杆的构造设计,是属于固定在座椅的座垫底面的结构,且第一转动杆是呈向外摆动翻转方式,所以若要调整放置在承托板上的手持装置的高度与位置时,就会发生位置调整上的困难,例如当第一转动杆向上摆动而将承托板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后,再将第二转动杆向内摆转而使承托板靠向使用者时,可能会发生承托板的位置会太过于远离于使用者手部的操作范围,除非使用者将第一转动杆向上或向下调整角度,而使第二转动杆摆转后的承托板可以会适于手部操作的距离,但如此却也会造成承托板的高度会上升或下降,而让用户对手持装置的操作,又发生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前述现有装设在座椅上而供支持手持装置的承托架装置的使用上调整不便的问题,本技术则是提供一种直接装设在高以调整高低的扶手上,其包括一朝前枢设在扶手上、而可以上下摆动定位的第一调整臂,以及透过一连接于第一调整臂的一端的连接元件与一第二调整臂的一端连接,让第二调整臂可做上下及前后摆动的调整定位,然后再令第二调整臂的另一端装设一可以调整平面倾斜角度的承载板,进而让放置定位于承载板上的手持装置,不但可透过第一、二调整臂进行合适用户乘坐时的操作位置的调整,更因扶手也可以配合进行高度的调整,让位置调整的便利性与合适性更为符合实际要求。本技术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是在一可调整高低的扶手外侧面装设一由多臂连续连接的支架装置,该支架装置包括一可上下摆动定位的第一调整臂的一端所设的转动端,与扶手上所设的连接端之间呈纵向连接,且再设一可上下及前后摆动定位的第二调整臂的一端所设转动端,与第一调整臂另一端所设的连接端之间呈横向接设,并令第二调整臂的另一端再设置该一可做多面向倾斜角度调整定位的承载板。上述方案中,该第一调整臂的连接端与第二调整臂的转动端之间设由一连接元件连接于其间,且令连接元件的一端所设的转动端与第一调整臂的连接端处、以及连接元件另一端所设的连接端与第二调整臂的转动端处,皆设有转动定位单元。上述方案中,该第一调整臂的转动端与扶手的连接端处设有转动定位单元。上述方案中,该转动定位单元包括该连接端的中间处,设有可供一被弹簧向外顶推的齿件所穿设的导部,并令该连接端与齿件之间设又环设始终保持相互啮合的齿部,另该转动端上亦设有能与齿件的齿部啮合的齿部,且设一锁固元件将该转动端枢固于该连接端上,然后在转动端外侧装设一具有两可穿过该转动端、而顶住齿件的顶脚的按钮,让该顶脚能穿越过转动端后而抵靠于齿件上,使能抵推齿件移动而让齿件的齿部与转动端的齿部之间得以退离或啮合。上述方案中,该连接端的端面的默认角度位置处,设一具预定角度范围的限位槽道,并在对应处的转动端上凸设有伸入该限位槽道中的挡止部。上述方案中,该承载板的底边处设一底靠部,且又在承载板左右两侧的背面分别设有可以伸缩定位、而其外侧端具有扣合能力的抵靠部的侧靠件。上述方案中,该承载板的底靠部外侧处设有置物槽部。上述方案中,该各侧靠件设有可以由承载板对应侧所设的两穿孔穿过的两穿脚,并让两穿脚滑合于承载板背面对应处所设的一受盖板覆盖的槽道中,且令两穿脚的末端向内弯设可以勾抵住槽道内所设的抵挡部的勾抵部。上述方案中,该槽道上设有可供两穿脚滑合而稍呈紧配合的两窄槽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透过上述本技术支架装置装设于扶手上时,让承放手持装置的承载板,除了可透过第一、二调整臂进行上下及前后的调整外,更可配合该扶手的高低调整作用,让承载板可以更容易地被调整至最合适手持装置的操作的位置,同时在不使用手持装置时,可将第一、二调整臂与承载板收靠于扶手的外侧,令支架装置在不使用时不会占据空间与妨碍使用者的行动。附图说明下面接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方向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连接端与转动端之间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连接端与转动端间的另一方向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连接端与转动端之间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连接端与转动端处的作动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一调整臂的上下摆动限位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承载板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承载板处的另一方向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技术承载板上两侧靠件的调整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承载板的侧靠件拉出受挡止的示意图。图中I.支架装置,11.第一调整臂,12.第二调整臂,13.连接元件,14.承载板,140.穿孔,141.底靠部,142.置物槽部,143.槽道,144.窄槽部, 145.抵挡部,15.侧靠件,150.抵靠部,151.穿脚,152.勾抵部,16.盖板,2.扶手, A.转动定位单元,al.连接端, all.导部,al2.齿部,al3.限位槽道,a2.转动端, a21.齿部,a22.挡止部,a3.齿件,a31.齿部, a4弹簧,a5锁固元件,a6.按钮,a61.顶脚。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图2所示,本新型的支架装置I是装设于一可以调整高低的扶手2外侧面所设的连接端al上,该支架装置I是包括一第一调整臂11的一端所设的转动端a2处,纵向地枢固于扶手2的连接端al上,且又令第一调整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设在椅具扶手上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能调整高低的扶手外侧面处,装设一由多臂连续连接而成的支架装置,其中:该支架装置包括一能上下摆动定位的第一调整臂的一端所设的转动端,与扶手上所设的连接端之间呈纵向连接,并再设一能上下及前后摆动定位的第二调整杆的一端所设的转动端,与该第一调整臂另一端所设的连接端之间呈横向接设,且又令第二调整臂的另一端再接设一能做多面向倾斜角度调整定位的承载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轩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松林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