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ー种生化需氧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微生物分解水中某些可被氧化的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如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生化需氧量是分析水体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是水质常规监测中最重要的參数之一,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目前,国际上測定生化需氧量普遍采用稀释与接种法,也称BOD5法,但是这种方法耗时长、工作量大、操作繁琐、干扰因素多、重复性差,且不能及时反映水质的变化,不能实现水质的在线监測。为了克服BOD5法的不足之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检测BOD的方法。如微生物传感器法,这种方法首先培养所需的微生物,将培养好的微生物经离心、定量后物理吸附在纤维素膜或透析膜等的表面,得到生物膜,或采用溶胶-凝胶类聚合物化学包埋微生物制得生物膜;将得到的生物膜紧贴于氧电极的表面,目标水样经过生物膜表面吋,微生物呼吸 作用增强,耗氧増加,氧电极检测到的氧含量因此而降低。这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強弱与有机物含量成正比,从而得到水样的B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化需氧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含有微生物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得到微生物膜;b)将目标水样和空气经过步骤a)得到的微生物膜,检测得到所述目标水样经微生物降解后的化学需氧量;c)根据所述目标水样的初始化学需氧量和步骤b)得到的化学需氧量,得到所述目标水样的化学需氧量的差值;d)根据预定的标准曲线和步骤c)得到的目标水样的化学需氧量的差值,得到所述目标水样的生化需氧量;所述步骤d)中的标准曲线为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差值与其生化需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生化需氧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含有微生物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得到微生物膜; b)将目标水样和空气经过步骤a)得到的微生物膜,检测得到所述目标水样经微生物降解后的化学需氧量; c)根据所述目标水样的初始化学需氧量和步骤b)得到的化学需氧量,得到所述目标水样的化学需氧量的差值; d)根据预定的标准曲线和步骤c)得到的目标水样的化学需氧量的差值,得到所述目标水样的生化需氧量; 所述步骤d)中的标准曲线为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差值与其生化需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温度为20°C 45°C。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时间为20小时 300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为 al)将含微生物水样进行微生物初级培养,得到初级微生物膜; a2)将标准溶液和空气通过所述步骤al)得到的初级微生物膜,检测得到所述标准溶液的化学需氧量; a3)重复步骤al)和步骤a2)所述的过程,直至检测得到的标准溶液的化学需氧量稳定,完成微生物的培养,得到微生物膜。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标准曲线按照以下方法获得 配制系列生化需氧量浓度的标准溶液; 将所述标准溶液和空气经过所述步骤a)得到的微生物膜,检测得到经微生物降解后的标准溶液的化学需氧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宇,董绍俊,赵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赵惠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