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热转换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主要以平板型热水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式热水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热管式热水器。现有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由于采用在吸热板表面铺设铜管,当吸热板被加热后将热量传递给铜管,再将铜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冬季极易出现冻裂现象发生,有的技术采用防冻液做介质,虽然解决防冻技术问题,但存在二次换热直接影响光热转换率,造成冬季水温较低达不到标准无法使用的技术缺陷。而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表面防尘盖板采用普通平板玻璃,厚度普遍采用S3mm,(普通3mm厚的平板玻璃传热系数为6.45W/m2*°C)因此热损较大。有的采用塑料阳光盖板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损,(相同厚度玻璃的I. 5-1. 7倍)但阳光盖板光的透过率只有82%,直接影响光热转换热效率。采用普通平板玻璃冬季晴天时上午九点前所收集热量只够将玻璃表面除霜使用,到了下午4点以后基本停止了集热,其集热板热量随着环境温度散失了。而采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虽克服现有技术缺陷,但由于建筑屋面空间受限,许多用户当认识到太阳能 ...
【技术保护点】
建筑一体化抗低温、高效集热太阳能,承叉组件边框、保温背板、传热元件、吸热板涂层、防尘保温玻璃盖板、换热水道等按顺序连接。其特征是:承叉组件边框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并采用激光定位焊接技术使焊接处不发生变形,边框内采用高密度聚氨脂材料发泡成型,组件与组件链接处采用卡槽承叉组合,无需焊接和螺丝国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一体化抗低温、高效集热太阳能,承叉组件边框、保温背板、传热元件、吸热板涂层、防尘保温玻璃盖板、换热水道等按顺序连接。其特征是承叉组件边框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并采用激光定位焊接技术使焊接处不发生变形,边框内采用高密度聚氨脂材料发泡成型,组件与组件链接处采用卡槽承叉组合,无需焊接和螺丝国定。2.建筑一体化抗低温、高效集热太阳能承叉组件边框与保温背板和保温玻璃形成一整体。其特征是保温背板和保温玻璃可直接插入承叉组件边框预留槽内,可使保温背板和保温玻璃精密接触,四周采用胶条密封,确保集热腔内温度散失至最低。3.建筑一体化抗低温、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