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单元和使用它的影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9583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单元,可以降低亮度不均匀、得到空间上均匀的亮度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源单元(7)包含LED(2)和用来把来自LED的光导向液晶屏侧的导光片(1),其特征在于:在导光片(1)的背面侧设置凹部(11),在该凹部(11)内收存多个LED(2)。并且,在导光片(1)的光出射面侧的与该凹部(11)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光量调整部件(6)。光量调整部件(6)通过在例如透明薄片上涂敷具有预定的光学特性的印墨而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把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用作光源的背光源单元和使用它的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应对近年来的节电要求,对于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背光源单元也要求降低电耗。为此,作为背光源单元的光源,正逐渐取代现有的CCFL等的荧光管,而使用发光效率高且响应性高(即容易进行局部地或部分地控制背光源单元的光强度的区域控制)的发光二极管(LED)。 把LED用作光源的背光源单元主要有正下型、侧光(edge light或side light)型。侧光型由于是利用由透明树脂构成的平板状导光片把LED等的点状光变成面状光而照向液晶屏的构成,所以有利于影像显示装置的减薄(减小深度尺寸)。作为使用了这样的导光片的背光源装置的现有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I公开了,在导光片的底面上沿垂直方向设置多个以水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凹部,在各凹部中收存多个侧发光型LED,使来自LED的光在导光片内部反射并向液晶屏侧射出。<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367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作为LED使用侧发光型(侧观察型)LED,但在侧观察型LED中在LED的正上方向即与侧观察型LED的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也存在朝向液晶屏侧的光。例如,有透过LED的封装的光、由在凹部的内壁面或导光片的背面侧配置的反射薄片所反射的光等。在由于这样的光而从液晶屏侧(影像观察侧)看导光片时,在导光片的光出射面的与LED的配置位置或凹部的形成位置对应的位置上产生点状光斑或亮线,它们作为亮度不均匀被看到。上述专利文献未考虑这一点。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降低亮度不均匀而得到均匀的亮度分布的技术。(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构成为特征。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背光源单元,包含光源和用来把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导向液晶屏侧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片的背面侧设置有用来收存上述光源的凹部,从上述液晶屏的显示画面侧看时,在与上述光源或上述凹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光量调整部件。在例如透明薄片上涂敷具有预定的光学特性的印墨而构成上述光量调整部件,把涂敷了该印墨的透明薄片贴附在上述导光片的光出射面上。(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亮度不均匀而得到均匀的亮度分布。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背光源单元的构成的图。图2是根据实施例I的从导光片I的出射面侧看光量调整部件6时的图。图3是示出从LED 2射出的光的样子的图。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I的光 量调整部件6的一个构成例的图。图5是示出LED 2的光谱的一例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I的光量调整部件6中使用的印墨6b的透射率特性的例子的图。图7是根据实施例I的从导光片I的出射面侧Ib看光量调整部件6时的图。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I的光量调整部件6中使用的印墨6b的一具体例的图。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光量调整部件6的形状的图。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3的光量调整部件6的形状的图。图11是示出向导光片I安装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图12是示出向导光片I安装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另一例的图。图13是示出向导光片I安装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又一例的图。图1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4的光学薄片5和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第I例的图。图15是示出向光学薄片5安装光量调整部件的方法的第2例的图。图16是示出向光学薄片5安装光量调整部件的方法的第3例的图。图1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5的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图。图1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I的印墨6b的形状的一例的图。图19是示出图18中的LED 2正上方的椭圆状遮光图案60的一例的图。图20是从出射方向侧观测正下型LED时的图。图21是从出射面侧Ib观测实施例I中的侧观察型LED时的图。(附图标记说明)I :导光片;la :导光片入射面;lb :导光片出射面;2 LED ;3 :LED基板;4 :反射薄片;5 :光学薄片;6 :光量调整部件;6a :透明薄片;6b :印墨;6c :第一周围图案;6d :第二周围图案;6e :第三周围图案;6f :扩散反射薄片;7 :背光源单元;8 :光学薄片支撑部;9 :双面胶带;11 :凹部;60 :椭圆状遮光图案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对出现的构成要素中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实施例I)图I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背光源单元的构成。背光源单元7构成为具有平板状的导光片I、作为光源的LED 2、LED基板3、反射薄片4、光学薄片5、光量调整部件6、光学薄片支撑部8。构成背光源单元7的要素被收存并固定在未图示的例如方盒形的金属性底座中。背光源单元7的光向纸面的上方射出,照射配置在背光源单元7的上方的未图示的液晶屏。在此,导光片I的与液晶屏侧对置的面为光出射面lb,其相反侧的面(设置LED基板3的面)为背面。在导光片I的背面设置用来收存LED 2的凹部11 (以下,有时也把该凹部称为“槽”),该槽11的与LED 2的发光面相对置的面作为光入射面la。槽11在例如液晶屏的水平方向(横方向,在图I中是纸面的深度方向)延伸形成。该槽11可以具有沿液晶屏的水平方向延伸的连续形状,也可以是沿液晶屏的水平方向排列成多个的多个孔。还可以形成为用多个肋板等分割沿液晶屏的水平方向延伸的连续的槽。在此,LED 2使用向与其电极面平行的方向发出白色光的侧观察型(侧面发光型)LED,在本实施例中向箭头方向发光。从LED 2发出的光从光入射面Ia进入导光片I的内部,一边被导光片I的各面反射、折射或扩散,一边在导光片I的内部行进,从导光片I的光出射面Ib射出。从光出射面Ib射出的光经由例如包含扩散片、棱镜薄片、亮度加强薄片的光学薄片5,照射到液晶屏侧。在光出射面Ib上形成用来使出射光在空间上均匀化的例如交错状的出射面光学图案。该出射面光学图案可以是例如微细的凹凸形状,也可以是用白色印墨等印刷的点图 案。上述微细的凹凸形状可以用激光加工形成,也可以用模具制作。如果把在LED基板3上安装的多个LED 2中的例如I 3个作为一个控制单位,针对每个该控制单位根据影像的亮度控制光强度,则可以进行部分地控制背光源的光强度的所谓区域控制。例如,在一个LED基板3上安装15个LED,把3个LED作为一个控制单位,则在如图2那样的LED的配置构成中,可以把导光片I分割成5个区域进行区域控制。例如,在与某区域对应的影像的亮度暗时降低与该区域对应的LED 2的光强度,相反在亮时增加与该区域对应的LED 2的光强度。而且,如果二维地排列多个这样的构成的导光片I和LED基板3的组,则可以控制更多区域的亮度。如果二维地排列4个上述例的构成的导光片1,则可以以共计20个区域进行区域控制。反射薄片4配置在光出射面Ib的相反侧的背面侧,具有使透过导光片I的背面而向导光片I的外部行进的光反射并返回导光片I内的功能。在LED基板3上安装的LED 2通过反射薄片4上的穴而被收存配置在导光片I的槽11内。LED基板3是例如沿液晶屏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状,沿该LED基板3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LED 2。因此,例如像图2所示的那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单元,包含光源和用来把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导向液晶屏侧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片的背面侧设置有凹部,在该凹部收存有多个上述光源,在从上述液晶屏的显示面侧看时与上述光源或上述凹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光量调整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2.13 JP 2010-276529;2011.01.14 JP 2011-00541.一种背光源单元,包含光源和用来把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导向液晶屏侧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光片的背面侧设置有凹部,在该凹部收存有多个上述光源,在从上述液晶屏的显示面侧看时与上述光源或上述凹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光量调整部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量调整部件包含透明薄片和在该透明薄片上设置的光出射量减少部,该光出射量减少部设置在上述导光片的光出射面的与上述各光源对应的位置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量调整部件配置在上述导光片的光出射面侧所配置的光学薄片上或设置于上述光学薄片的槽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片是扩散片、扩散薄片或聚光膜。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片从上述导光片的光出射面离开有一定距离。6.如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量调整部件是具有预定的光学特性的印墨,该印墨设置在上述导光片的光出射面的与上述各光源对应的位置上。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透明薄片上印刷或涂敷具有预定的光学特性的印墨而构成上述光出射量减少部。8.如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将史大内敏长吉真弓井上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