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自恒专利>正文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9348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领域,具体为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的溶胀腐蚀。添加剂包括: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15-0.67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石油醚为0.01-0.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苯为0.4-0.9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异丙醇为0.3-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磺酸盐为0.02-0.08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现今,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汽车エ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以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应用。为此,我国科学家从九十年代开始专攻甲醇汽油,从甲醇含量的15%开始,逐步增加到85%、100%。甲醇汽油的制备エ艺中需要用到添加剤,该添加剂是由不同配比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及压カ等情况下制备而成。向甲醇中加入该添加剂,进而通过甲醇与添加剂的有机反应对甲醇改性,再加入汽油和抗氧化清洁稳定剂,搅拌20 30分钟,在静态下反应2小吋,即可得到可以使用的甲醇汽油。然而,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以及制备方法制出的添加剤,在制成甲醇汽油后,应用到汽车中时,对汽车油泵造成的溶胀腐蚀、未燃尽的甲醇沿燃烧室缸壁流入机体内油封溶胀以及缸壁胶质腐蚀,导致发动机磨损增大,降低发动机使用寿命等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对汽车的长期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的溶胀腐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甲醇汽油添加剂,包括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ニ茂铁、脂肪酸甲酷、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こ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O. 15-0. 67份、苯丙三氮唑为O. 03-0. I份、石油醚为O. 01-0. 08份、ニ茂铁为O. 02-0. 08份、脂肪酸甲酯为O. 03-0. 09份、碳2碳8醇为O. 2-0. 8份、苯为O. 4-0. 9份、斯盘-80为O. 03-0. 09份、三こ醇胺为O. 03-0. 08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O. 2-0. 7份、异丙醇为O. 3-0. 8份、烷基酚聚醚为O. 08-0. 16份、磺酸盐为 O. 02-0. 08 份。该添加剂进一歩包括碳酸ニ甲酷,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碳酸ニ甲酯为O. 5-1. I份。该添加剂进一歩包括副剂,由磺酸胺、2,6_ ニ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ニこ胺、丙胺、こ酰化羊毛醇组成,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副剂为O. 02-0. 05份;所述副剂,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O. 1-0. 4份、2,6- ニ烷基代磷酸锌为O. 1-0. 4份、亚硝酸异戊酯为O. 3-0. 7份、四硝基甲烷为O. 1-0. 4份、油酸为O. 01-0. 03份、环烷酸为O. 01-0. 05份、ニこ胺为O. 1-0. 4份、丙胺为O. 1-0. 5份、こ酰化羊毛醇为O. 4-0. 8份。优选地,、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O. 45份、苯丙三氮唑为O. 07份、石油醚为O. 04份、ニ茂铁为O. 05份、脂肪酸甲酯为O. 05份、碳2碳8醇为O. 5份、苯为O. 6份、斯盘-80为O. 06份、三こ醇胺为O. 05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O. 4份、异丙醇为O. 5份、烷基酚聚醚为O. 12份、磺酸盐为O. 05份、碳酸ニ甲酯为O. 8份、所述副剂为O. 04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甲醇汽油添加剂的 制备方法,包括将脂肪酸甲酷、磺酸盐、苯、碳2碳8醇、ニ茂铁、苯丙三氮唑、异丙基醚、异丙醇加到反应釜内,同时对该反应釜抽真空,使得该反应釜的压强为O. 4兆帕斯卡,且将所述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50-60度;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石油醚、斯盘-80、三こ醇胺,并搅拌30 40分钟;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烷基酚聚醚,并搅拌30 40分钟,冷却到23 28度;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1,3,5,7_四氮杂三环,再搅拌15 25分钟,得到所述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脂肪酸甲酯为O. 03-0. 09份、磺酸盐为O. 02-0. 08份、苯为O. 4-0. 9份、碳2碳8醇为O. 2-0. 8份、ニ茂铁为O. 02-0. 08份、苯丙三氮唑为O. 03-0. I份、异丙基醚为O. 15-0. 67份、异丙醇为O. 3-0. 8份、石油醚为O. 01-0. 08份、斯盘-80为O. 03-0. 09份、三こ醇胺为O. 03-0. 08份、烷基酚聚醚为O. 08-0. 16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O. 2-0. 7份。优选地,所述将脂肪酸甲酷、磺酸盐、苯、碳2碳8醇、ニ茂铁、苯丙三氮唑、异丙基醚、异丙醇加到反应釜内的步骤中,进ー步包括将预设份数的异丙醇分为三等份,取其中的两份加入所述反应爸内;所述向反应釜内加入烷基酚聚醚的步骤中,进ー步包括将剩余的ー份异丙醇加入到所述反应爸内。优选地,所述向反应釜内加入石油醚、斯盘-80、三こ醇胺的步骤中,进ー步包括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碳酸ニ甲酷,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碳酸ニ甲酯为O. 5-1. I 份。优选地,所述向反应釜内加入1,3,5,7_四氮杂三环的步骤中,进ー步包括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副剂,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该副剂为O. 02-0. 05份;所述副剂,由磺酸胺、2,6_ ニ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酷、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ニこ胺、丙胺、こ酰化羊毛脂组成,且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O. 1-0.4份、2,6-ニ烷基代磷酸锌为O. 1-0. 4份、亚硝酸异戊酯为O. 3-0. 7份、四硝基甲烷为O. 1-0. 4份、油酸为O. 01-0. 03份、环烷酸为O. 01-0. 05份、ニこ胺为O. 1-0. 4份、丙胺为O. 1-0. 5份、こ酰化羊毛醇为O. 4-0. 8份。优选地,将所述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55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O. 15-0. 67份的异丙基醚和O. 03-0. I份的苯丙三氮唑,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在应用到汽车中时,汽车正常行驶60天,汽油泵中的橡胶没有出现溶胀腐蚀现象,油管线和喷油嘴也正常,从而使用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有效降低了汽车的溶胀腐蚀现象。此外,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还能够达到以下积极效果I、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及方法制备出的添加剤,在制备出甲醇汽油后,应用到汽车中时,汽车在10°c o°c以下的环境下启动困难,而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O. 01-0. 08份石油醚、O. 02-0. 08份ニ茂铁、O. 03-0. 09份脂肪酸甲酷、O. 2-0. 8份碳2碳8醇,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在应用到汽车中时,当在温度为-10°C -20°C的低温环境中停放了 12小时后,仍可以一次启动成功;2、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及 方法制备出的添加剤,在制备成甲醇汽油后,汽油遇水容易乳化分层,稳定性较差,而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O. 3-0. 8份异丙醇、O. 08-0. 16份烷基酚聚醚、O. 02-0. 08份磺酸盐,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在常温常压下,开ロ贮存30天不乳化、不分层,密封贮存6个月不乳化、不分层,从而有效提高了甲醇汽油的稳定性;3、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及方法制备出的添加剤,在制备成甲醇汽油后,应用到汽车中时,相同行驶里程内相对于普通的汽油,汽车消耗的油量比高达I: I. 6 I: I. 8,而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O. 4-0. 9份苯、O. 03-0. 09份斯盘-80,0. 03-0.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甲醇汽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15?0.67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石油醚为0.01?0.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苯为0.4?0.9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异丙醇为0.3?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磺酸盐为0.02?0.0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甲醇汽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 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O. 15-0. 67份、苯丙三氮唑为O. 03-0. I份、石油醚为O. 01-0. 08份、二茂铁为O. 02-0. 08份、脂肪酸甲酯为O. 03-0. 09份、碳2碳8醇为O.2-0. 8 份、苯为 O. 4-0. 9 份、斯盘-80 为 O. 03-0. 09 份、三乙醇胺为 O. 03-0. 08 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O. 2-0. 7份、异丙醇为O. 3-0. 8份、烷基酚聚醚为O. 08-0. 16份、磺酸盐为O.02-0. 08 份。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碳酸二甲酯,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碳酸二甲酯为O. 5-1. I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畐O剂,由磺酸胺、2,6_ 二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乙酰化羊毛醇组成,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副剂为O. 02-0. 05份; 所述副剂,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O. 1-0. 4份、2,6- 二烷基代磷酸锌为O. 1-0. 4份、亚硝酸异戊酯为O. 3-0. 7份、四硝基甲烷为O. 1-0. 4份、油酸为O. 01-0. 03份、环烷酸为O.01-0. 05份、二乙胺为O. 1-0. 4份、丙胺为O. 1-0. 5份、乙酰化羊毛醇为O. 4-0. 8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O. 45份、苯丙三氮唑为O. 07份、石油醚为O. 04份、二茂铁为O. 05份、脂肪酸甲酯为O. 05份、碳2碳8醇为O. 5份、苯为O. 6份、斯盘-80为O. 06份、三乙醇胺为O. 05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O. 4份、异丙醇为O. 5份、烷基酚聚醚为O. 12份、磺酸盐为O. 05份、碳酸二甲酯为O. 8份、所述副剂为O. 04份。5.甲醇汽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脂肪酸甲酯、磺酸盐、苯、碳2碳8醇、二茂铁、苯丙三氮唑、异丙基醚、异丙醇加到反应釜内,同时对该反应釜抽真空,使得该反应釜的压强为O. 4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自恒
申请(专利权)人:王自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