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195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包括出水阀、中间水阀、水源干管、水源支管以及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水源支管直通水源干管,出水阀和中间水阀设置在水源支管上,中间水阀的进口直通水源干管;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的一端连通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口,另一端连通到出水阀和中间水阀之间的管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防止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浓缩水排入供水管网,确保管网水质不会因为安装和使用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而受到污染,便于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浓缩水要全部回收利用,通常用一根管道将其一端联接到用户的水源支管上,另一端与净水器的浓缩水排放口相接,在用户开启水源支管上的出水阀时,净水器中的浓缩水通过该管道流向水源支管的出水阀,从而将浓缩水全部利用。但是,如果用户的支管出水阀处于关闭状态,而相邻用户的出水阀开启,这时,净水器中的浓缩水就会流向相邻用户的出水阀,影响相邻用户的出水水质,这就对供水管网造成了水质污染。虽然浓缩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可能还低于供水管网中的水,但是其矿物质(包括重金属)含量肯定会显著高于供水管网中的水,所以净水器中的浓缩水一旦流入供水管网,必定会对供水管网的水质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能有效避免净水器中的浓缩水流入供水管网,从而对供水管网的水质造成污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包括出水阀、中间水阀、水源干管、水源支管以及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所述水源支管直通水源干管,出水阀和中间水阀设置在水源支管上,中间水阀的进口直通水源干管;所述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的一端连通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口,另一端连通到出水阀和中间水阀之间的管路上。第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中间水阀为单向阀。第二种优选的方案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还包括压力开关,且所述中间水阀为电控阀;所述压力开关设置在或者通过管路连通到连通出水阀和中间水阀的管路上;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连通电控阀和压力开关之间的管路。前两种优选方案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水阀为手动阀。第三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中间水阀为电控阀或手动阀,出水阀与中间水阀联动。前三种优选方案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采用净水器进水管和净水器排水管替换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所述净水器进水管的一端连通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进水口,另一端连通中间水阀的进水管路;所述净水器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排水口,另一端连通中间水阀的出水管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采用二位三通阀代替出水阀和中间水阀;所述二位三通阀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通水源干管,第二进水口连通净水器排水管。第四种优选的方案采用二位三通阀代替出水阀和中间水阀;所述二位三通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出水口,进水口连通水源干管,进出水口连通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前四种优选方案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中间水阀或者二位三通阀(8)及各自的管路联接结构设置在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壳体内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专利技术在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进水管路上设置中间水阀,这种结构能防止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浓缩水排入供水管网,确保管网水质不会因为安装和使用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而受到污染,便于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的中间水阀及其管路联接结构设置在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壳体内部,这种结构能有效减少简少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现场安装工作。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出水阀2、中间水阀3、水源干管4、水源支管5、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6、压力开关7、二位三通阀8、净水器进水管9、净水器排水管10。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出水阀2、中间水阀3、水源干管4、水源支管5以及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6。出水阀2为手动阀。中间水阀3为单向阀。水源支管5直通水源干管4,出水阀2和中间水阀3设置在水源支管5上,中间水阀3的进口直通水源干管;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6的一端连通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的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口,另一端连通到出水阀2和中间水阀3之间的管路上。使用时,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用户开启水源支管5上的出水阀2,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内的浓缩水就流向所述出水阀2 ;而相邻用户如果开启连通水源干管4的出水阀门,则由于单向阀的止回作用,浓缩水不会流向相邻用户的出水阀门,即浓缩水不会流入供水管网。当然为了简少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现场安装工作,中间水阀3、水源支管5以及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6可以设置在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壳体内部。(实施例2)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压力开关7,且中间水阀3为电控阀。压力开关7设置在连通出水阀2和中间水阀3的管路上。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6连通电控阀和压力开关7之间的管路。出水阀2可以是手动阀也可以是电控阀。电控阀的启闭既受压力开关7控制,又受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控制,即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制水时电控阀必须开启,其它时间受压力开关7控制;或者出水阀2开启时(压力开关7处管内压力接近为零)电控阀必须开启,其它时间受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控制。 当然,压力开关7也可以通过管路连通到连通出水阀2和中间水阀3的管路上。使用时,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的用户开启水源支管5上的出水阀2,则压力开关7处管路内压力接近为零,压力开关7动作(如接通),电控阀开启,水源干管4内的水流向出水阀2,同时,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内的浓缩水也流向所述出水阀2 ;用户关闭水源支管上5的出水阀2,则压力开关7处管路内压力得到恢复,压力开关7动作(如断开),电控阀关闭,即关断与水源干管4的水路通道;而相邻用户如果开启连通水源干管4的出水阀门,则①如果电控阀处于开启状态,说明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用户在开启支管5上出水阀2放水或者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在制水。前者由于压力开关7处管内压力很低,而水源干管4内压力相对较高,浓缩水不可能从低压区自动流向高压区,即不会流向相邻用户的出水阀门,也就是浓缩水不会流入供水管网;后者由于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在制水,水流方向是水源干管4中的水流向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1,而不是相反,所以浓缩水不会流向水源管-供水管网。②如果电控阀处于关闭状态,则连通水源干管4的水路通道已被切断,显然浓缩水不可能流入供水管网。(实施例3)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出水阀2与中间水阀3联动,中间水阀3可以为电控阀,也可以为手动阀。(实施例4)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二位三通阀8代替出水阀2和中间水阀3。二位三通阀8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出水口,进水口连通水源干管4,进出水口连通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6。二位三通阀8在第一位置状态时进水口和进出水口均连通出水口。二位三通阀8在第二位置状态时进水口在二位三通阀内部单相连通进出水口,即水源水能够流向净水器,而净水器内的水不能流向水源管;出水口在二位三通阀内部关闭,即关闭二位三通阀的出水功能。(实施例5)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阀(2)、中间水阀(3)、水源干管(4)、水源支管(5)以及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6);所述水源支管(5)直通水源干管(4),出水阀(2)和中间水阀(3)设置在水源支管(5)上,中间水阀(3)的进口直通水源干管;所述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6)的一端连通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1)的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口,另一端连通到出水阀(2)和中间水阀(3)之间的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阀(2)、中间水阀(3)、水源干管(4)、水源支管(5)以及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所述水源支管(5)直通水源干管(4),出水阀⑵和中间水阀(3)设置在水源支管(5)上,中间水阀(3)的进口直通水源干管;所述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的一端连通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I)的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口,另一端连通到出水阀(2)和中间水阀(3)之间的管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阀(3)为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开关(7),且所述中间水阀(3)为电控阀;所述压力开关(7)设置在或者通过管路连通到连通出水阀(2)和中间水阀(3)的管路上;进水和浓缩水排放共用管(6)连通电控阀和压力开关(7)之间的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2)为手动阀。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阀⑶为电控阀或手动阀,出水阀⑵与中间水阀⑶联动。6.根据权利要求1、2、3、5之一所述的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源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净水器进水管(9)和净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农黄樟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