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净水机领域,尤其是净水机“植入式”微废水模块。
技术介绍
净水机在制水过程中有很多处理后的余水,因这种余水是经过三道滤芯的处理,已是很好的一种日常用水,弃之不用是浪费,而回收利用亦困难重重。如再次过滤制取纯水、调高制水得率、设置容器另盛……,总之回水处理的麻烦性是不言而喻的。若直排下水道,浪费宝贵水资源,不合国策。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解决上述之难题,向社会开一种净水机“植入式”微废水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净水机领域,尤其是净水机“植入式”微废水模块。“植入式”微废水模块的模块滤筒(19),设磁化仓(9)及磁化仓(10);仓室中分别容置除垢剂及散磁铁块;模块滤筒的两端,设电磁三通阀(7)及电磁四通阀(14);电磁三通阀的端口(5)与自清洗通路管相连接,电磁三通阀的端口(7),与下级滤芯的进水路管相连接;滤筒下端的电磁四通阀的上、下、左、右各端口,分别与进水仓端口、二次制水管路(17)、进水管路D(11)及自清洗排污管路(17)相连接;植入式微废水模块安装简单,其上端,串接于制水管路中,其下端 ...
【技术保护点】
净水机“植入式”微废水模块,其外形与RO膜相类同,植入式微废水模块的模块滤筒(19)的上下部,分别设有设有磁化仓(9)及磁化仓(10);所述的磁化仓(9)及磁化仓(10)的两端,分别与出水仓(20)及进水仓(16)相连接;所述的出水仓(20)及进水仓(16),分别与电磁三通阀(6)和电磁四通阀(1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废水模块,通过微废模块A端口(3)、微废模块D端口(13)、微废模块C端口(15)及微废模块B端口(21)四个端口,采用割接方式植入于常规的净水机中;所述的电磁三通阀(6)的左右端口,通过微废模块A端口(3)及微废模块B端口(21),分别与自清洗通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净水机“植入式”微废水模块,其外形与RO膜相类同,植入式微废水模块的模块滤筒(19)的上下部,分别设有设有磁化仓(9)及磁化仓(10);所述的磁化仓(9)及磁化仓(10)的两端,分别与出水仓(20)及进水仓(16)相连接;所述的出水仓(20)及进水仓(16),分别与电磁三通阀(6)和电磁四通阀(1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废水模块,通过微废模块A端口(3)、微废模块D端口(13)、微废模块C端口(15)及微废模块B端口(21)四个端口,采用割接方式植入于常规的净水机中;所述的电磁三通阀(6)的左右端口,通过微废模块A端口(3)及微废模块B端口(21),分别与自清洗通路管及下一级滤芯的进水路管相连接;所述的电磁三通阀(6)的左端口(5)与自清洗管路(4)相连接,形成净水机“植入式”微废水模块的自清洗通路;开启电磁三通阀(6)的左端口(5),即可实现自动清洗;所述的微废模块A端口(3)与微废模块E端口(12)之间,通过进水管路相接通;所述的进水管路,向净水机“植入式”微废水模块的模块滤筒(19)注入原水;所述的电磁四通阀(14)的微废水微废模块C端口(15)与二次制纯管路(18)相连接,接收来自RO膜经分流的二次制纯的水流;微废水微废模块D端口(13),与自清洗排污管路(17)相接通;所述的磁化仓(9),容置有能透水的罐装的散状磁铁块;所述的磁化仓(10),容置有能透水的罐装的硅磷晶;所述的电磁三通阀(6)的右端口(7),即是微废模块B端口(21);所述的微废模块B端口(21)与UDF滤棒(22)相连接,注入经除垢及磁化处理的原水及二次制纯的水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植入式”微废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机“植入式”微废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红,何水兵,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龙巍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