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卷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163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丝卷绕机,提高从卷绕轴的顶端一侧向多个加热辊的生头作业性。纺丝卷绕机将被从位于上方的纺丝机纺丝、连续地提供的多个丝线(10)通过导丝辊组(20)和2个导向辊(11、12)送给下方的卷绕单元,用该卷绕单元进行卷绕。导丝辊组(20)被配置在筒管支架(7)的顶端一侧,属于导丝辊组(20)的导丝辊(21~24)的轴心(21a~24a)与筒管支架(7)的轴心(7a)是平行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丝卷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从纺丝部送出的多个丝线分别卷绕到安装在筒管支架上的多个筒管上的纺丝卷绕机。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纺丝卷绕机中,沿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串联安装有多个筒管,在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中央的上方,设置有用来将多个丝线加热拉伸的多个加热辊。这些多个加热辊的轴线方向与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正交。并且,从纺丝部送出的多个丝线依次卷挂到下方的多个加热辊后分别卷绕到对应的筒管上。但是,加热辊为了将丝线充分加热到所希望的温度而设置了多个,在生头到多个加热辊上之际,从吸引装置(吸气装置)的吸引口吸引多个丝线,从端面一侧将吸引软管的吸引口插入到多个加热辊之间,在多个加热辊之间移动,通过这样生头到多个加热辊上。并且,吸引装置自身大型,较重。而且,吸引装置的软管为了不堵住地吸引多个丝线而直径变粗,并且刚性强、难以弯曲。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多个纺丝卷绕机沿与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加热辊的轴线方向排列,例如从筒管支架的筒管上卷绕了丝线的卷装的取下等作业,作业者位于比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的顶端靠外一侧,从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的顶端一侧进行。如上所述,在将多个纺丝卷绕机沿多个加热辊的轴线方向排列配置的结构中,如果想往多个加热辊上生头,有在互相邻接的纺丝卷绕机之间狭窄的空间内搬运吸引多个丝线的吸引软管、将吸引了丝线的吸引软管的吸引口向加热辊的端面一侧弯曲90°之后插入到多个加热辊之间、沿加热辊的周面从作业者看沿上下前后使其移动的必要,生头困难。尤其在加热辊的数量多的情况下,或者在加热辊并列在里侧的情况下等,向多个加热辊的生头是非常困难的。[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09498号(图1)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提高了从卷绕轴的顶端一侧向多个加热辊的生头作业性的纺丝卷绕机。本专利技术的纺丝卷绕机具备多个加热辊,被沿从纺丝部送出的多个丝线的丝道配置,卷挂上述多个丝线;以及卷绕轴,被沿轴线方向串联安装有多个筒管,将从最终的上述加热辊送出的上述多个丝线分别卷绕到上述多个筒管上;上述卷绕轴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机体主体上;上述多个加热辊被配置在上述卷绕轴的顶端一侧;上述多个加热辊的轴线方向与上述卷绕轴的上述轴线方向是大致平行的。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纺丝卷绕机,被安装到卷绕轴上的多个筒管从卷绕轴的顶端一侧被取下,比卷绕轴靠前方的空间为进行作业的作业空间。并且,多个加热辊被配置在卷绕轴的顶端一侧,而且,加热辊的端面朝向作业空间一侧。由此,在从作业空间生头到多个加热辊上的情况下,仅仅是将多个丝线从例如吸引软管的吸引口吸引、从作业者看将该吸引软管的吸引口从正面插入多个加热辊之间、沿加热辊的周面上下左右使其移动,能够提高从卷绕轴的顶端一侧向多个加热辊的生头作业性。并且,上述纺丝卷绕机是沿与上述卷绕轴的上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多个排列设置的。由此,由于作业者进入相邻的纺丝卷绕机之间狭窄的空间进行作业是困难的,因此就这一点,也成为作业者从卷绕轴的顶端一侧进行作业。而且,上述多个加热辊被配置在上述卷绕轴的上述顶端部的上方。由此,在从卷绕轴的顶端一侧向多个加热辊生头时,卷绕轴不会成为障碍,能够进一步提高生头作业性。并且,上述多个加热辊可以被配置在对应的上述机体主体和与该机体主体相邻的上述机体主体之间。这样也在从卷绕轴的顶端一侧向多个加热辊生头时,卷绕轴不会成为障碍,能够进一步提高生头作业性。除此以外,优选在上述最终加热辊与上述卷绕轴之间的丝道上设置有:卷挂从上述最终加热辊送出的上述多个丝线的导向辊;以及沿上述卷绕轴的上述轴线方向与上述多个筒管相对应地排列,将从上述导向辊送出的上述多个丝线分别分配给被安装在上述卷绕轴上的上述多个筒管的多个分配导丝器;上述导向辊的轴线方向与上述卷绕轴的上述轴线方向正交。加热辊的轴线方向与卷绕轴的轴线方向是平行的,假设没有设置导向辊,则筒管的数量越多,卷绕轴的长度越长,离开加热辊的多个丝线展宽地分配,越是卷绕到卷绕轴端部的筒管上的丝线弯曲角度就越大。由此,卷挂到加热辊上的多个丝线被送给与卷绕轴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导向辊,沿与多个筒管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并且,由于从导向辊出来的丝线沿该导向辊的切线方向分配,因此刚刚从导向辊出来后的丝线不弯曲,向横动支点导丝器行走。并且,在各加热辊上以比360°小的卷挂角度卷挂有上述多个丝线;上述多个加热辊被分别配置在同一铅垂面上。假设为了提高加热效果而要将1根丝线几次卷挂到同一个加热辊上来加热的话,就有使多个加热辊沿轴线方向错开,在加热辊之间使丝线的卷挂位置沿卷绕轴的轴线方向错开的必要,生头困难。因此,通过将1根丝线不是几次卷挂到同一个加热辊上而是每个一次地卷挂,虽然加热辊的数量增加了,但如果像本专利技术这样多个加热辊配置在卷绕轴的顶端一侧、同一个铅垂面上,并且端面朝向筒管支架的顶端一侧的话,即使加热辊的数量增加,生头作业性也不会大幅降低。专利技术的效果:多个加热辊配置在卷绕轴的顶端一侧,并且加热辊的端面朝向作业空间一侧。由此,在从作业空间生头到多个加热辊上的情况下,仅仅是将多个丝线从例如吸引软管的吸引口吸引、从作业者来看将该吸引软管的吸引口从正面插入多个加热辊之间、沿加热辊的周面上下左右移动,能够提高从卷绕轴的顶端一侧向多个加热辊的生头作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形态的纺丝卷绕机的侧视图;图2为说明多个纺丝卷绕机的配置的俯视图;图3为导丝辊组与导向辊的透视图;图4为导丝辊组与导向辊的主视图;图5为说明向导丝辊组的生头工序的图;图6为变形例中纺丝卷绕机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着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为本实施形态的纺丝卷绕机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纺丝卷绕机1将被从位于上方的纺丝机2纺丝而连续地提供的多个丝线10通过导丝辊组20和2个导向辊11、12送给下方的卷绕单元3,用该卷绕单元3卷绕。图2为说明多个纺丝卷绕机的配置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多个纺丝卷绕机1在考虑了例如比纺丝卷绕机1靠纺丝行走方向的上游侧(上方)的纺丝机2的纺出多个丝线10的多个喷丝头的配置等,或者考虑了从被悬臂支承的后述筒管支架7的顶端侧取出多个筒管B之后,要有效地将多个纺丝卷绕机1配置到有限的空间内而沿与后述的筒管支架7的轴心7a正交的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筒管支架7的顶端一侧成为前方——作业者进行作业的作业空间30。即,作业者朝正面与纺丝卷绕机1相面对时,以从筒管支架7的顶端一侧沿轴心7a看纺丝卷绕机1的形态进行作业。首先,说明卷绕单元3。如图1所示,卷绕单元3被配置在纺丝机2的下方,通过导丝辊组20和2个导向辊11、12将从纺丝机2提供的多个丝线10分别卷绕到多个筒管B上而形成多个卷装P。该卷绕单元3具有:本体框5,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本体框5上的圆板状的转台6,后方的一端被悬臂支承在转台6上、多个筒管B沿轴心7a串联安装的2根筒管支架7(卷绕轴),相对于本体框5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与被安装在筒管支架7上的筒管B接触/分离的接触辊9等。卷绕单元3通过筒管支架7被未图示的电动机的驱动而旋转,使安装在该筒管支架7上的多个筒管B旋转,将多个丝线10分别卷绕到旋转的多个筒管B上。此时,被卷绕到筒管B上的丝线10被分别配置在多个筒管B上方的横动导丝器8以后述的支点导丝器13为支点沿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纺丝卷绕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加热辊,被沿从纺丝部送出的多个丝线的丝道配置,卷挂上述多个丝线;以及卷绕轴,被沿轴线方向串联安装有多个筒管,将从最终的上述加热辊送出的上述多个丝线分别卷绕到上述多个筒管上;上述卷绕轴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机体主体上;上述多个加热辊被配置在上述卷绕轴的顶端一侧;上述多个加热辊的轴线方向与上述卷绕轴的上述轴线方向是大致平行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31 JP 078916/2011;2011.08.18 JP 178741/201.一种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加热辊,被沿从纺丝部送出的多个丝线的丝道配置,卷挂上述多个丝线;以及卷绕轴,被沿轴线方向串联安装有多个筒管,将从最终的上述加热辊送出的上述多个丝线分别卷绕到上述多个筒管上;上述卷绕轴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在机体主体上;上述多个加热辊仅被配置在上述卷绕轴的顶端一侧;上述多个加热辊的轴线方向与上述卷绕轴的上述轴线方向是大致平行的;在各加热辊上以比360°小的卷挂角度卷挂有上述多个丝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纺丝卷绕机是沿与上述卷绕轴的上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多个排列设置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加热辊被配置在上述卷绕轴的上述顶端部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卷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欣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