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当前,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一般由多个单体电池经串联或并联连接而成,而单体电池容量、内阻、自放电率等性能方面的一致性是保证其性能优劣的关键。锂离子电池普遍存在自放电现象,自放电大的单体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发热,胀气甚至爆炸等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当自放电大的单体电池与其他单体电池成组后,不仅会影响电池组的电性能,甚至会进一步恶化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因此,在电池成组前必须对单体电池的自放电进行严格的筛选。在QB/T 2502-2000《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中对单体电池的荷电保持能力有明确 要求,规定充满电的单体电池在开路搁置30日后,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实际容量的90%,即单体电池自放电率应不高于10%。实际生产及制造当中,通常利用贮存期内单位时间内单体电池的开路电压下降率来对单体电池的自放电进行筛选。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主要是由电解液与负极石墨类材料的活泼边界反应或者电池内部存在微短路导致的漏电流所引起的,其一般以较低的速率(自放电率约每月3%)发生,而钴酸锂电池在较高荷电态(20%S0C以上)之间的开路电压区别并不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钴酸锂单体电池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放电:样品采用恒流放电的方式放电至完全放电态;b.充电:对步骤a中得到的样品进行恒流充电,充电至样品电压为3.5~3.7V时停止充电;c.开路放置:将步骤b中得到的样品在常温下开路放置7~10天,所述常温为15~35℃;d.筛选:对步骤c中得到的样品进行电压检测,将不合格的样品选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武,刘新军,呙晓兵,何明前,丁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