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87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中,所述供热净化装置的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废气进气口、排气口;其中燃烧净化炉设置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所述废气进气口和排气口与该燃烧净化炉相连接;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高温过滤器;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有循环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机、过滤器、燃烧净化炉、换热器均组合设置在一个外壳体内,形成一个紧凑有序的整体,构成了集循环、加热、过滤、环保四位一体的节能产品;采用内部循环风系统,保证了工件的质量及烘干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公知的结构减少了管路连接,则减少了气流阻力和气体渗漏隐患,提高了设备的热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供热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涂装领域,对物体表面喷涂、印刷、浸胶后进行烘干处理,在加热烘干的同时将废气净化后排放,集风机、过滤、加热和净化为一体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涂装(表面处理)领域,通常包括对物体表面进行喷涂、印刷、浸胶作业,如汽车、拖拉机、火车、飞机、彩电、冰厢等物体的表面需进行喷漆作业,制鞋过程中需进行浸胶作业,以及印刷作业等的工序中均需进行烘干处理,在上述作业的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其中主要含有苯类、醇类、脂类、酮类等有害物质,人们大量吸入会严重地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保护操作者的健康和人们的生存环境,有机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排入大气中。目前公知的烘干系统配备的加热、过滤、净化装置10如图1所示,在烘干隧道11的外侧设有风机12、加热装置13、过滤器14,上述各装置依序连接,风机12的入风口端连接烘干隧道的循环风出风口端,风机出口接加热装置13,加热装置的出口接过滤器14,过滤器的出风口端连接烘干隧道的循环风入风口端,构成一个加热循环风烘干系统,如图中箭头A所示方向,废气燃烧净化装置15设于烘干隧道排放口处,将有害废气净化处理后排放到大气中。该公知的烘干系统配备的加热、过滤、净化装置10由风机12、加热装置13、过滤器14和废气燃烧净化装置15四个独立的装置构成,存在以下缺陷1、各装置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因此设备造价较高,且易造成气体渗漏,同时增加了生产和维护成本。2、在烘干隧道11的外侧设置相互独立的风机12、加热装置13、过滤器14和废气燃烧净化装置15,占地面积大,使设备整体的体积庞大,加大了厂房面积,同样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3、公知的结构各装置独立设置,通过管道连接,其风阻大、热损耗大,增加了风机能耗并降低了设备的热效率。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来在本领域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经过艰苦的研发,终于开发出本技术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风机、过滤、加热和净化为一体,将有机废气焚烧作为加热源,在加热烘干的同时将有机废气净化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中,所述供热净化装置的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废气进气口、排气口;其中燃烧净化炉设置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所述废气进气口和排气口与该燃烧净化炉相连接;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高温过滤器;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有循环风机。如上所述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中,所述供热净化装置设置于烘干隧道的外部,上述进风口、出风口及废气进气口分别与烘干隧道相连接。如上所述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中,所述风机嵌置于外壳体,其风鼓及叶轮置于外壳体内,电机设置在外壳体的外部。如上所述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中,所述风机设置在外壳体的出风口端。如上所述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中,所述风机设置在外壳体的进风口端。如上所述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燃烧净化炉由燃烧器、燃烧室和换热器构成,该燃烧器设置在壳体外部,并与燃烧能源相连接,所述燃烧室设置在外壳体内,并与换热器相连接,该换热器靠近所述进风口端设置。如上所述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换热器为扁管或圆管式换热器。如上所述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本技术的风机、过滤器、燃烧净化炉、换热器均组合设置在一个外壳体内,形成一个紧凑有序的整体,因此,本技术构成了集循环、加热、过滤、环保四位一体的节能产品。为了保证工件的质量及烘干的温度,采用内部循环风系统。循环风由风机作为动力进行内部循环,燃烧净化炉负责升温,过滤器去除粉尘和杂质保证循环风的质量。风机由公知通用的台座式变为嵌入式,风鼓及叶轮放置在外壳体内,电机放置在外壳体外部,降低了噪音,保证了电机的安全运行。燃烧净化炉的燃烧室在装置中部,加热装置采用轻油或天燃气(液化气等)作为能源,形成高温热气流,燃烧室火焰在炉膛中心,热气流从周边返回,保证了废气焚烧时间及燃烧净化效果。通过不锈钢薄板制成的换热管(板),和循环风进行热交换,且该循环风从燃烧净化炉周侧穿过,与其外壁面也可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同时将烘干产生的废气引入燃烧炉膛内,采用火焰回转结构,使其在高温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的能量和高温气流加热循环风,从而将有机废气焚烧作为加热源,成为“变废为宝”的新型节能产品。本技术的外壳体为一个贯通的通道,将风机、过滤器、燃烧净化炉、换热器集中设置在其中,从而较公知的结构减少了管路连接,则减少了气流阻力和气体渗漏隐患,提高了设备的热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的烘干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20设置于供干隧道21的外部,请配合参见图3,其具有外壳体22,该外壳体22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23、出风口24,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废气进气口25,废气排放口26,上述进风口23、出风口24及废气进气口25分别与烘干隧道21相连通。本技术的供热净化装置20的外壳体22内设有燃烧净化炉27,该燃烧净化炉位于所述进风口23和出风口24之间,其设有废气进气口25和一排气口26;靠近所述出风口24处设有高温过滤器28;所述外壳体22的一端设有循环风机29。上述风机29嵌置于外壳体22,其风鼓及叶轮置于外壳体22内,电机291设置在外壳体22的外部。所述风机29可设置在外壳体22的出风口端,如图3、4、5所示,使该供热净化装置在负压状态下运行,减少漏气。当风机29设置于外壳体的出风口端时,由于被加热的热风需穿过风机的风鼓和叶轮,因此该风机需选用耐高温的风机。当然,所述风机29也可设置在外壳体22的进风口端(图中未示出),由于进风口端的风温较低,因此该风机耐高温性能可降低,从而可降低风机的成本。如图3、4所示,所述燃烧净化炉27由燃烧器271、燃烧室272和换热器273构成,该换热器273靠近所述进风口23端设置,燃烧器271与燃烧能源相连接,如与天然气、煤气、轻油等相连接;燃烧室272设置在本技术外壳体22内的中部;换热器273为扁管式(或板式)换热器,其热进口连接废气进口25,热出口通向排气口26,冷进口连接进风口23,冷出口通向出风口24。在烘干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件的质量及烘炉的温度,热风采用一个内部循环的系统。循环风由风机29作为动力进行热风内部循环,燃烧净化炉27的燃烧器271采用柴油或天燃气(液化气等)作为能源,形成的高温热气流,通过不锈钢薄板制成的换热器273的扁管(板),和由烘干隧道21经管道进入本技术进风口23的循环风进行热效换,同时将烘干产生的废气由烘干隧道11经废气进气口25引入燃烧炉膛272内,采用火焰回转结构,使废气中有机物质在高温下分解成二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供热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净化装置的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废气进气口、排气口;其中燃烧净化炉设置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所述废气进气口和排气口与该燃烧净化炉相连接;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高温过滤器;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有循环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光张益铮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琼花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