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顺利专利>正文

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6451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包括压力膜壳、密封圈、密封连接板和承压端盖,密封连接板和承压端盖沿压力膜壳的轴向依次位于压力膜壳内并相互抵靠,压力膜壳内设置有圆周台阶,密封圈位于密封连接板的内端面和圆周台阶之间并分别抵靠两者,承压端盖的外圆周侧面抵靠压力膜壳或者与压力膜壳相连接。较佳地,承压端盖的外圆周侧面螺纹啮合压力膜壳,还包括定位部件,定位部件安装在压力膜壳中,承压端盖位于密封连接板和定位部件之间并分别抵靠两者,密封连接板的外圆周侧面抵靠压力膜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密封效果好,安装便捷,拆卸更换省力快速,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水处理流体膜元件的压力膜壳
,具体是指一种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中使用的流体膜元件4” 12”压力膜壳,多采用FRP缠绕工艺制作成管式形状,如图I所示,现有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包括压力膜壳11、密封圈12、密封连接板13、承压端盖14和定位挡圈15,密封连接板13、承压端盖14和定位挡圈15沿压力膜壳11的轴向依次位于压力膜壳11内并相互抵靠,密封圈12位于密封连接板13的外圆周侧面和压力膜壳11之间并分别抵靠外圆周侧面和压力膜壳11,承压端盖14的外圆周侧面抵靠压力膜壳11,定位挡圈15安装在压力膜壳11中。其防漏密封是依靠承压端盖14内的密封连接板13的外圆周侧面加装密封圈12,与压力膜壳11内壁形成滑动密封。同时在承压端盖14外侧安装定位挡圈15(或挡块)来限制承压端盖14在受到压力时冲出压力膜壳11。此膜元件压力膜壳在市场上被广泛使用,但存在以下问题I、漏水由于压力膜壳11的制造生产过程不能保证内壁绝对圆度,压力膜壳11内的密封连接板13的外圆周侧面的密封圈12安装后不能保证与压力膜壳11内壁垂直及圆周均匀挤压,当压力变化时容易产生渗漏现象。2、安装不便由于密封连接板13与承压端盖14在推入压力膜壳11时是由手工持平并水平推入,且压力膜壳11内壁与它们的配合间隙较小,此时常会造成密封圈12局部扭曲变形,为保证密封连接板13和承压端盖14与压力膜壳11垂直水平且密封圈12不会有扭曲变形,则需要人工反复推进安装。3、拆卸不便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水中的污染物聚集在密封连接板13的外圆周侧面的密封圈12的间隙中,造成承压端盖14 “锈死”在压力膜壳11内,在拆卸过程中常易损坏封头,需要制备专用工具并费力才能拆卸出来。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其密封效果好,安装便捷,拆卸更换省力快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该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密封效果好,安装便捷,拆卸更换省力快速,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包括压力膜壳、密封圈、密封连接板和承压端盖,所述密封连接板和所述承压端盖沿所述压力膜壳的轴向依次位于所述压力膜壳内并相互抵靠,其特点是,所述压力膜壳内设置有圆周台阶,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连接板的内端面和所述圆周台阶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密封连接板的内端面和所述圆周台阶,所述承压端盖的外圆周侧面抵靠所述压力膜壳或者与所述压力膜壳相连接。较佳地,所述承压端盖的外圆周侧面螺纹啮合所述压力膜壳。更佳地,所述压力膜壳内设置有螺母件,所述螺母件具有内螺纹,所述承压端盖的外圆周侧面具有外螺纹,所述承压端盖位于所述螺母件内,所述外螺纹啮合所述内螺纹。较佳地,所述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还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安装在所述压力膜壳中,所述承压端盖位于所述密封连接板和所述定位部件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密封连接板和所述定位部件。更佳地,所述压力膜壳内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件安装在所述定位槽中。更佳地,所述定位部件是定位挡圈或定位挡块。较佳地,所述密封连接板的外圆周侧面抵靠所述压力膜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在于I、本技术的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包括压力膜壳、密封圈、密封连接板和承压端盖,所述密封连接板和所述承压端盖沿所述压力膜壳的轴向依次位于所述压力膜壳内并相互抵靠,所述压力膜壳内设置有圆周台阶,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连接板的内端面和所述圆周台阶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密封连接板的内端面和所述圆周台阶,所述承压端盖的外圆周侧面抵靠所述压力膜壳或者与所述压力膜壳相连接,从而将密封连接板的外圆周侧面的滑动密封改变为密封连接板的内端面平面挤压密封,具体是密封连接板的内端面通过密封圈与压力膜壳内的圆周台阶平直压紧密封,密封性能好,承压端盖的安装也不会导致密封圈扭曲变形影响密封效果,因此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密封效果好,安装便捷,拆卸更换省力快速,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的所述承压端盖的外圆周侧面螺纹啮合所述压力膜壳,从而连接牢固,且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准确,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密封效果好,安装便捷,拆卸更换省力快速,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3、本技术的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的定位部件安装在 压力膜壳的定位槽中,有效防止承压端盖与压力膜壳的连接松动,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密封效果好,安装便捷,拆卸更换省力快速,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的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包括压力膜壳I、密封圈2、密封连接板3和承压端盖4,所述密封连接板3和所述承压端盖4沿所述压力膜壳I的轴向依次位于所述压力膜壳I内并相互抵靠,所述压力膜壳I内设置有圆周台阶5,所述密封圈2位于所述密封连接板3的内端面和所述圆周台阶5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密封连接板3的内端面和所述圆周台阶5,所述承压端盖4的外圆周侧面抵靠所述压力膜壳I或者与所述压力膜壳I相连接。所述承压端盖4的外圆周侧面与所述压力膜壳I相连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承压端盖4的外圆周侧面螺纹啮合所述压力膜壳I。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膜壳I内设置有螺母件6,所述螺母件6具有内螺纹,所述承压端盖4的外圆周侧面具有外螺纹,所述承压端盖4位于所述螺母件6内,所述外螺纹啮合所述内螺纹。为了更好地限制承压端盖4在受到压力时冲出压力膜壳1,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还包括定位部件7,所述定位部件7安装在所述压力膜壳I中,所述承压端盖4位于所述密封连接板3和所述定位部件7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密封连接板3和所述定位部件7。所述定位部件7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安装在所述压力膜壳I中,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膜壳I内设置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部件7安装在所述定位槽8中。所述定位部件7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部件,更佳地,所述定位部件7是定位挡圈或定位挡块。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件7是定位挡圈,例如手拉定位弹黄圈。所述密封连接板3的外圆周侧面与所述压力膜壳I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连接板3的外圆周侧面抵靠所述压力膜壳I。本技术组装时,将密封圈2置于压力膜壳I的圆周台阶5上,将密封连接板3推入,密封连接板3的内端面抵靠密封圈2,然后将承压端盖4旋入压力膜壳I内预埋的螺母件6中抵紧密封连接板3的外端面,然后在定位槽8中安装定位部件7。本技术为水处理行业膜法设备的使用提供了许多现实和具体的使用效果,具体如下I、本技术采用端面密封形式提供了可靠的密封效果,这是压力膜壳I的最基本的要求,让使用者更加放心。2、螺纹紧固连接和定位部件I定位大大的提高了在压力作用时承压端盖4冲出的安全系数。3、螺纹紧固连接在承压端盖4安装时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膜壳端面密封结构,包括压力膜壳、密封圈、密封连接板和承压端盖,所述密封连接板和所述承压端盖沿所述压力膜壳的轴向依次位于所述压力膜壳内并相互抵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膜壳内设置有圆周台阶,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连接板的内端面和所述圆周台阶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密封连接板的内端面和所述圆周台阶,所述承压端盖的外圆周侧面抵靠所述压力膜壳或者与所述压力膜壳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顺利王宇澄付明
申请(专利权)人:侯顺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