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属于用于铁路漏斗车的开闭机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锁钩、钩锁吊杆、锁座和导向板,当大刀式开闭杠杆运动时,锁钩吊杆、锁钩和锁座依次联动。该装置的安装改善了大刀式开闭杠杆的受力状况,为底门锁闭提供了二级保护,提高了底门开闭机构的锁闭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铁路漏斗车的行车安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铁路漏斗车的开闭机构
,特别涉及一种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铁路漏斗车上采用的开闭机构中,有一种单抱式大刀底门锁闭机构,该机构的锁闭功能为一级偏心自锁机构。在运用过程中发现,该机构存在锁闭不良,甚至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误开底门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了铁路运输的安全。该单抱式大刀底门锁闭机构存在以下问题I)由于该机构只有一级偏心自锁功能,自锁的程度受偏心矩大小影响。 2)该机构在安装过程中制造误差偏心矩调整难度大,且偏心矩大小不均。3)该机构在安装后大刀开闭杠杆始终处于受力状态,特别是在重车运行过程中,车辆振动使其长期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极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自锁偏心距。由于以上问题,在段修和厂修过程中发现,大刀式开闭杠杆存在变形、裂纹的数量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结合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的原理、大刀式开闭杠杆的运动轨迹和底门的结构特点,提供了一种能够为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提供二级保护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包括锁钩、钩锁吊杆、锁座和导向板;所述锁钩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底门,所述锁钩的另一端为钩状端,所述钩状端的脚活动连接于所述锁座,所述锁座连接于底门,所述锁座上设有圆形定位孔,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锁座上,所述钩状端与所述圆形定位孔之间咬合搭接,使得所述钩状端能够在所述导向板的引导下,以所述圆形定位孔为轴转动,并且,当所述钩状端转动时,所述锁钩的臂给所述导向板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锁座联动,所述锁钩吊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锁座,所述锁钩吊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大刀式开闭杠杆,当大刀式开闭杠杆运动时,所述锁钩吊杆、所述锁钩和所述锁座依次联动。作为优选,所述圆形定位孔内插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一端的直径或者直径当量大于所述圆形定位孔的内径,所述销轴的另一端穿入底门。作为优选,所述锁钩吊杆上与大刀式开闭杠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导向轨,当大刀式开闭杠杆运动时,所述锁钩吊杆的联动受到所述导向轨的限制。作为优选,所述钩状端的脚与所述锁座的连接处开设有第I通孔,所述锁钩吊杆与所述锁座的连接处开设有第II通孔,所述第I通孔与所述第II通孔重合。作为优选,所述锁钩吊杆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两块连接板,所述两块连接板于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所述导向轨和所述第II通孔,大刀式开闭杠杆被加持于所述两块连接板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连接均是通过销轴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当大刀式开闭杠杆运动时,锁钩吊杆、锁钩和锁座依次联动,并且,锁钩在导向板的引导下,以圆形定位孔为轴转动,从而,使本技术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落锁,在落锁后,大刀式开闭杠杆不再受力,该装置的安装改善了大刀式开闭杠杆的受力状况,为底门锁闭提供了二级保护,提高了底门开闭机构的锁闭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铁路漏斗车的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C-C向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的钩锁吊杆一个方向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的钩锁吊杆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的锁钩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锁钩落锁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深入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I、附图2和附图6,本技术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包括锁钩I、钩锁吊杆2、锁座3和导向板4 ;锁钩I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底门7,锁钩I的另一端为钩状端,钩状端的脚活动连接于锁座3 ;锁座3连接于底门7,锁座3上设有圆形定位孔6 ;导向板4设置于锁座3上;钩状端与圆形定位孔6之间咬合搭接,使得钩状端能够在导向板4的引导下,以圆形定位孔6为轴转动,并且,当钩状端转动时,锁钩I的臂给导向板4施加作用力,使得锁座3联动;锁钩吊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锁座3,锁钩吊杆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大刀式开闭杠杆8 ;当大刀式开闭杠杆8运动时,锁钩吊杆2、锁钩I和锁座3依次联动。其中,参见附图2,圆形定位孔6内可以插有销轴5,销轴5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圆形定位孔6的内径,销轴5的另一端穿入底门7,使得锁座3在水平方向上与底门7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参见附图1,锁钩吊杆2上与大刀式开闭杠杆8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导向轨9,当大刀式开闭杠杆8运动时,锁钩吊杆2的联动受到导向轨9的限制,使得当大刀式开闭杠杆8运动,并带动锁钩吊杆2、锁钩I和锁座3依次联动的过程中运动轨迹不跑偏。其中,参见附图5,钩状端的脚与锁座3的连接处可以开设有第I通孔12,参见附图3,锁钩吊杆2与锁座3的连接处可以开设有第II通孔11,参见附图1,当钩状端的脚与锁座3的连接且锁钩吊杆2与锁座3的连接后,第I通孔12与第II通孔11可以重合,使得当大刀式开闭杠杆8运动,锁钩吊杆2和锁钩I的依次联动更加方便。其中,参见附图4,锁钩吊杆2可以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两块连接板,两块连接板于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导向轨9和第II通孔11,参见附图2和附图6,大刀式开闭杠杆8被加持于两块连接板之间,使得大刀式开闭杠杆8的两侧均匀受力。其中,活动连接可以均是通过销轴实现的,使得活动连接更加方便。本技术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当大刀式开闭杠杆8运动时,锁钩吊杆2、锁钩I和锁座3依次联动,并且,锁钩I在导向板4的引导下,以圆形定位孔6为轴转动,从而,使本技术提供的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落锁,参见附图7,在落锁后,大刀式开闭杠杆8不再受力,该装置的安装改善了大刀式开闭杠杆8的受力状况,为底门7锁闭提供了二级保护,提高了底门开闭机构的锁闭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铁路漏斗车的行车安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钩、钩锁吊杆、锁座和导向板; 所述锁钩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底门,所述锁钩的另一端为钩状端,所述钩状端的脚活动连接于所述锁座, 所述锁座连接于底门,所述锁座上设有圆形定位孔, 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锁座上, 所述钩状端与所述圆形定位孔之间咬合搭接,使得所述钩状端能够在所述导向板的引导下,以所述圆形定位孔为轴转动,并且,当所述钩状端转动时,所述锁钩的臂给所述导向板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锁座联动, 所述锁钩吊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锁座,所述锁钩吊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大刀式开闭杠杆, 当大刀式开闭杠杆运动时,所述锁钩吊杆、所述锁钩和所述锁座依次联动。2.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抱式大刀锁闭机构钩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钩、钩锁吊杆、锁座和导向板;所述锁钩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底门,所述锁钩的另一端为钩状端,所述钩状端的脚活动连接于所述锁座,所述锁座连接于底门,所述锁座上设有圆形定位孔,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锁座上,所述钩状端与所述圆形定位孔之间咬合搭接,使得所述钩状端能够在所述导向板的引导下,以所述圆形定位孔为轴转动,并且,当所述钩状端转动时,所述锁钩的臂给所述导向板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锁座联动,所述锁钩吊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锁座,所述锁钩吊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大刀式开闭杠杆,当大刀式开闭杠杆运动时,所述锁钩吊杆、所述锁钩和所述锁座依次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宝良,林量才,杨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