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平板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451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平板夯,包括动力装置、起振装置、洒水装置、平板夯本体和减振装置;所述平板夯本体具有平整的底面,平板夯本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起振装置、洒水装置和减振装置;所述起振装置包括偏心的起振体,起振体旋转带动平板夯上下振动;所述洒水装置设置在平板夯前进的前端;所述减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减振体,减振体为弹性件,减振装置固定在平板夯本体上,减振装置上方设置有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平板夯,其结构紧凑,利用偏心的起振体旋转带动整个平板夯上下振动,进而实现对路面的夯实。该平板夯还设置有洒水装置和减振装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路面夯实的效果,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平板夯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便携式平板夯,属于ー种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公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各种修路、压路机械。其中平板夯是道路修ネト、道路养护等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小型机械设备。现有的平板夯一般都为振动平板夯,但其机构笨重,不便于运输,也不便于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平板夯,适用于道路修补、道路养护等工程施工。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平板夯,包括动カ装置、起振装置、洒水装置、平板夯本体和减振装置;所述平板夯本体具有平整的底面,平板夯本体上设置有动カ装置、起振装置、洒水装置和减振装置;所述起振装置包括偏心的起振体,起振体旋转带动平板夯上下振动;所述洒水装置设置在平板夯前进的前端;所述减振装置包括至少ー个减振体,减振体为弹性件,减振装置固定在平板夯本体上,减振装置上方设置有动カ装置。所述动カ装置包括马达、输出轮、油箱,油箱给马达供油,马达带动输出轮旋转。所述起振装置包括振动箱、输入轮、皮带、起振体;振动箱内安装起振体,输入轮通过皮带与输出轮传动,起振体与输出轮旋转方向相同。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水箱、阀门、水管、出水器,水箱内装有水,水箱下端设置有水管,水管内设置有阀门,水管连接出水器,出水器固定在平板夯本体的前端。所述平板夯本体包括平板、水箱支架、减振支架、手柄、连接块,平板的前后两端翘曲,平板的前翘曲端的下方安装有出水器,水箱支架、减振支架和连接块固定在平板上,水箱支架上安装固定水箱,减振支架下方安装有减振装置,连接块上安装有手柄。所述连接块为“Y”型的音叉形状,其上部有凸起的左挡块和右挡块,在连接块的中间设置有孔。所述手柄为细长的杆状,手柄下端设置有孔端,孔端设置有孔,孔径的大小与孔的大小相当,在孔端的上部设置有凸起块,凸起块的最下端离孔端的高度H大于左挡块和右挡块包围的孔壁最薄处的壁厚h,凸起块相对孔端凸起。所述减振装置的减振体为橡胶件。所述减振体为圆锥形,中间开设有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平板夯,其结构紧凑,利用偏心的起振体旋转带动整个平板夯上下振动,进而实现对路面的夯实。该平板夯还设置有洒水装置和减振装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路面夯实的效果,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平板夯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旦O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平板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起振体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起振体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手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手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减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减振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一马达、11一输出轮、12—油箱、20—振动箱、21—输入轮、22—皮带、23—起振体、30—水箱、31一阀门、32—7jC管、33—出水器、40—平板、41一前翅曲端、42—水箱支架、43—减振支架、43a—上支架、43b—下支架、44 一手柄、44a —凸起块、44b—孔端、45—连接块、45a一左挡块、45b一右挡块、45c一孔、50一减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如图I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平板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平板夯包括动力装置、起振装置、洒水装置、平板夯本体和减振装置。平板夯本体具有较为平整的底面,由起振装置上下振动,带动平板夯对路面进行夯实。平板夯本体上固定有动カ装置、起振装置、洒水装置和减振装置。动カ装置为起振装置提供动力,带动起振装置振动。为了消除振动对动力装置的损伤,在动力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减振装置,消除振动对动力装置的影响。洒水装置设置在平板夯前进方向的前端,由洒水装置在正在夯实的路面进行洒水作业,便于路面夯实,同时起到润滑和减小噪音。动カ装置为平板夯的动力来源,包括马达10、输出轮11、油箱12。由油箱12给马达10供油,马达10带动输出轮11沿A向顺时针旋转。起振装置包括振动箱20、输入轮21、皮带22、起振体23。振动箱20内安装有偏心结构的起振体23,输出轮11通过皮带22为输入轮21提供动力,输入轮21带动起振体23沿B向顺时针旋转,即起振体23与输出轮11旋转方向相同。起振体23为偏心结构,具体见图疒图3。洒水装置包括水箱30、阀门31、水管32、出水器33。水箱30内装有水,水箱30下端设置有水管32,通过阀门31控制水管32的开启和关闭。水管32连接出水器33,出水器33固定在平板夯本体的前端。当平板夯本体向前移动时,打开阀门31,水箱30中的水通过出水器33向下流出,润滑正在夯实的路面。平板夯本体包括平板40、水箱支架42、减振支架43、手柄44、连接块45。平板40的前后两端翘曲,底部平整,用于夯实路面。平板40沿平板夯前进方向具有前翘曲端41,出水器33安装在前翘曲端41的下方。水箱支架42和减振支架43固定在平板40的上方,水箱支架42上安装固定水箱30,减振支架43下方安装有减振装置。手柄44为细长的杆状,通过“Y”型的连接块45固定安装在平板40的尾端。手柄44用于控制平板夯的前后移动和上下振动。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连接块45结构示意图。连接块45为“Y”型的音叉形状,其上部有凸起的左挡块45a和右挡块45b,在连接块45的中间设置有孔45c。左挡块45a和右挡块45b包围的孔壁最薄处的厚度为h。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手柄44主视图,图6为其俯视图。手柄44下端设置有孔端44b,孔端44b设置有孔,其孔径的大小与孔45c的大小相当。在孔端44b的上部设置有凸起块44a。凸起块44a的最下端离孔端44b的高度为H,并且H>h。凸起块44a相对孔端44b凸起,即δ >0。当连接块45和手柄44配合使用时,孔端44b与孔45c配合在一起,由螺栓和螺母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由于H>h,并且δ >0,凸起块44a很轻松地插入左挡块45a和右挡块45b之间。当凸起块44a按压右挡块45b吋,即可将整个平板夯翘曲起来。当手柄44足够长时,即可很轻松地控制平板夯的移动和振动。 减振装置包括至少ー个减振体50。减振体50具有一定的弹性。减振体50可以为橡胶件或弹簧。但是在上下振动时,弹簧的噪音比橡胶件更大,因此减振体50 —般采用橡月父件。如图7所示,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减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减振体50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有2个减振体50。减振体50为圆锥形,其中间开设有通孔。为了固定减振体50,在减振支架43下方设置有上支架43a和下支架43b,上支架43a在下支架43b的斜上方,下支架43b固定安装在平板40上。上支架43a和下支架43b开设有孔,利用螺栓和螺母配合,同时螺栓穿过减振体50的通孔将减振体50和上支架43a与下支架43b夹持在一起。本技术所述便携式平板夯的工作原理如下启动动力装置,由输出轮11带动输入轮21沿相同方向转动,偏心的起振体23沿A向旋转,进而带动平板夯上下振动。在平板夯上下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平板夯,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起振装置、洒水装置、平板夯本体和减振装置;所述平板夯本体具有平整的底面,平板夯本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起振装置、洒水装置和减振装置;所述起振装置包括偏心的起振体(23),起振体(23)旋转带动平板夯上下振动;所述洒水装置设置在平板夯前进的前端;所述减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减振体(50),减振体(50)为弹性件,减振装置固定在平板夯本体上,减振装置上方设置有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平胡祖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井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