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连接组件以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9711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线缆(110),所述线缆包括导电部(120)以及以露出导电部的端部(130)的方式包覆该导电部的绝缘层(140);外壳(150),外壳内部设置有固定部(151),所述固定部将所述至少一个线缆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线缆密封部(160),所述线缆密封部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上,其中:所述线缆密封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密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箱体。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防止流体从线缆中的间隙渗漏,还可以减少线缆密封部例如密封胶的使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止流体通过其渗漏的连接器,本技术还涉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连接组件以及传动齿轮箱。
技术介绍
图I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连接器中的线缆20的密封方式。图I中,密封部30设置在线缆20连接端20a的绝缘层21上,而没有与线缆20的导线或导电部22接触。这样,油(例如润滑油)或者水可能从线缆中的间隙,例如线缆中导电部22与绝缘层21间的间隙、或线缆中的导线束间的间隙,从线缆20的连接端20a渗漏至线缆20的另一端20b,因而影响与线缆20另一端20b连接的设备的性能。因此,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对其线缆的密封仍然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的至少一个方面,提出本技术。本技术通过直接密封连接器中的线缆的导电部分而提高对线缆的密封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线缆,所述线缆包括导电部以及以露出导电部的端部的方式包覆该导电部的绝缘层;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将所述至少一个线缆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线缆密封部,所述线缆密封部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上,其中所述线缆密封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密封接触。可选地,所述线缆密封部与所述固定部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孔密封接触。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外壳分为第一内部和第二内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的端部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进入所述第一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内部,所述绝缘层在所述第二内部内与所述固定部间隔开。所述线缆密封部可位于所述第一内部和第二内部中的至少一个内部。可选地,所述线缆密封部仅位于所述第一内部。可选地,所述线缆密封部仅位于所述第二内部。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内部内,所述线缆密封部还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绝缘层形成密封接触。可选地,所述线缆密封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内部且在所述第一内部内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密封接触,所述线缆密封部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内部且在所述第二内部内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密封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密封部的所述另一部分还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绝缘层形成密封接触。有利地,所述线缆密封部的一部分和所述线缆密封部的另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密封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 在上述连接器中,有利地,所述导电部包括导电端子以及为所述绝缘层所包覆的导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固定部上,且所述导电端子的位于所述第一内部的一端构成所述导电部的端部,所述导电端子的位于所述第二内部的另一端与导线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固定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固定孔中。可选地,所述导电部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内部,而所述绝缘层的末端穿过对应的固定孔或位于对应的固定孔内,且所述线缆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一内部。进一步地,在所述绝缘层的末端穿过对应的固定孔的情况下,所述线缆密封部还与所述绝缘层形成密封接触。可选地,所述导电部包括导电端子, 以及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并由多个导线组成的线束;所述线缆密封部与至少部分所述的线束密封接触。有利地,所述线缆密封部与暴露在所述绝缘层外的全部所述线束密封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密封部连续延伸与至少部分所述绝缘层密封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包括至少一个插接孔;以及上述连接器,在所述插头插入配合在所述连接器的第一内部内的情况下,所述插头上的至少一个插接孔适于与对应的导电部的端部插接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箱体,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上设置有安装孔;以及上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以便所述线缆的导电部与位于所述箱体外壳内的插头相连接,所述线缆密封部防止流体沿所述线缆的绝缘层内部渗漏至所述箱体外壳外。有利地,所述箱体为传动齿轮箱的箱体。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防止流体从线缆中的间隙渗漏,还可以减少线缆密封部例如密封胶的使用量。附图说明图I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中的线缆的密封方式;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线缆的密封方式的示意图;以及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2-3来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连接器100。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100中的线缆110的密封方式,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100的剖视图。如图3中所示,连接器100包括多个线缆110,所述线缆110如图2中所示包括导电部120,以及以露出导电部120的端部130的方式包覆该导电部的绝缘层140。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部120可包括导线122,和与该导线122连接的端子124。所述连接器100还包括外壳150,所述外壳150内部设置有固定部151,所述固定部151将所述外壳150分为第一内部152和第二内部153。固定部15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54,所述线缆的导电部120的端部130分别由所述第二内部153穿过所述固定孔154到达所述第一内部152。所述连接器100还包括线缆密封部160,所述线缆密封部160设置在所述外壳150内,所述线缆密封部160与每一个线缆110的导电部120密封接触并且密封每一个固定孔154。这里的所述线缆密封部160与每一个线缆110的导电部120之间的密封接触表示所述线缆密封部160以密封的方式包裹每一个导电部120。例如,线缆密封部160密封包裹所述导电部120的一段外表面,从而该外表面与线缆密封部160之间不存在供流体通过的间隙。又如,当线缆110的导电部120为包括多个导线的线束时,密封接触表示所述线缆密封部160以密封的方式包裹该线束、并密封该线束中多个导线间的间隙,使该线束与线缆密封部160之间、或该线束中多个导线之间不存在供流体通过的间隙。这里的线缆密封部160可以用市场上常用的密封胶形成。作为连接器100的线缆110的导电部120在外壳150内的可选布置,每一个线缆110的导电部120的端部130穿过所述固定孔154位于所述外壳150的第一内部152,每一个线缆Iio的绝缘层140位于所述第二内部153。如图3中所示,线缆110的绝缘层140可与所述固定部151间隔开。在此情况下,所述线缆密封部160可以位于所述外壳150的第二内部153,即,设置在图3中的区域I和/或区域II处。当所述线缆密封部160位于区域I处时,线缆密封部160还与相邻的线缆110的绝缘层140形成密封接触,这里的密封接触表不线缆密封部160以密封的方式包裹线缆110的一段的绝缘层140的外表面,从而该外表面与线缆密封部160之间不存在供流体通过的间隙。另外,所述线缆密封部16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内部152,如,设置在图3中的区域III处。有利地,线缆密封部160可以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150的第一内部内与第二内部内的两个部分。如图2-3中所示,线缆110中的导电部120设置有导电端子12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100),包括:至少一个线缆(110),所述线缆包括导电部(120)以及以露出导电部的端部(130)的方式包覆该导电部的绝缘层(140);外壳(150),外壳内部设置有固定部(151),所述固定部将所述至少一个线缆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线缆密封部(160),所述线缆密封部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密封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密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100),包括 至少一个线缆(110),所述线缆包括导电部(120)以及以露出导电部的端部(130)的方式包覆该导电部的绝缘层(140); 外壳(150),外壳内部设置有固定部(151),所述固定部将所述至少一个线缆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线缆密封部(160),所述线缆密封部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密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部与所述固定部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孔密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外壳分为第一内部(152)和第二内部(153), 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54),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的端部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进入所述第一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内部,所述绝缘层在所述第二内部内与所述固定部间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一内部和第二内部中的至少一个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部仅位于所述第一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部仅位于所述第二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内部内,所述线缆密封部还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绝缘层形成密封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内部且在所述第一内部内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密封接触, 所述线缆密封部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内部且在所述第二内部内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导电部密封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部的所述另一部分还与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的绝缘层形成密封接触。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部的一部分和所述线缆密封部的另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密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勇尹豪迈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