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9262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该电池结构是在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背钝化膜,在背钝化膜上开槽,铝浆覆盖住背钝化太阳电池的钝化膜上开槽,同时不覆盖整个背部区域,铝浆烧结形成局部铝背电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局部铝背电场结构可以改善电池的力学性能,减少电池烧结后的弯曲程度,同时减少背钝化太阳电池的背部空洞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AL浆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背钝化太阳电池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发展方向,通过在太阳电池背面镀上一层钝化膜,可以提高少子寿命,从而提高电池效率。背钝化太阳电池背面的金属化采取局部金属接触的方式,通过使用激光或蚀刻浆料的方式在钝化膜上开槽或开孔,然后印刷AL浆进行烧结,背部印刷整个面的AL浆,在烧结中常常导致电池弯曲,同时不利于浆料填充到开槽中,如图I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减少电池烧结后的弯曲程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在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背钝化膜,在背钝化膜上开槽,铝浆覆盖住背钝化膜上的开槽,同时不覆盖整个背部区域,铝浆烧结形成局部铝背电场结构。背钝化膜上的开槽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型,开槽间距为O. 5mm 2mm,槽宽为50 lOOum,覆盖开槽的铝浆的宽度比槽宽宽100um-200um,铝浆烧结形成线型局部铝背电场结构。在太阳电池背面的边缘具有边缘铝浆,覆盖开槽的各条铝浆延伸至太阳电池的边缘,与边缘招衆形成连接。在背钝化太阳电池的背面设置与线型局部铝背电场结构垂直相交的长电极或分段电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局部铝背电场结构可以改善电池的力学性能,减少电池烧结后的弯曲程度,同时减少背钝化太阳电池的背部空洞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AL浆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传统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有长电极的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的背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具有分段电极的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的背面示意图;图中,I.背钝化膜,2.局部铝背电场结构,3.电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4和5所示,一种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在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背钝化膜1,在背钝化膜I上开槽,铝浆覆盖住背钝化膜I上的开槽,同时不覆盖整个背部区域,铝浆烧结形成局部铝背电场结构2。背钝化膜I上的开槽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型,开槽间距为O. 5mm 2臟,槽宽为50 lOOum,覆盖开槽的铝浆的宽度比槽宽宽100um-200um,铝浆烧结形成线型局部铝背电场结 构2。在太阳电池背面的边缘具有边缘铝浆,覆盖开槽的各条铝浆延伸至太阳电池的边缘,与边缘招衆形成连接。在背钝化太阳电池的背面设置与线型局部铝背电场结构2垂直相交的长电极3或分段电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在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背钝化膜(1),在背钝化膜(1)上开槽,其特征是:铝浆覆盖住背钝化膜(1)上的开槽,同时不覆盖整个背部区域,铝浆烧结形成局部铝背电场结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在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背钝化膜(I),在背钝化膜(I)上开槽,其特征是铝浆覆盖住背钝化膜(I)上的开槽,同时不覆盖整个背部区域,铝浆烧结形成局部铝背电场结构(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钝化太阳电池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背钝化膜(I)上的开槽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型,开槽间距为O. 5mm 2mm,槽宽为50 lOOum,覆盖开槽的铝浆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枫许庭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