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鹤玺专利>正文

仿生预测地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7307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6:24
仿生预测地震装置,包括地下室、集音罩、传感管桩、传感架、感应发声板、地面水平变异警报器。地下室地平面下按圆周埋设有八个传感管桩,其圆周中心部位埋设有收音管,传感架水平架设在收音管上,感应发声板的八个外圈感应发声板固定在八个传感管桩上,中、内圈感应发声固定在感应架上。集音罩扣在感应发声板上,集音罩的尾部通过传导管连接第一放大喇叭,第一放大喇叭与收集喇叭首首相连,收集喇叭与第二放大喇叭尾尾连接,第二放大喇叭首部设有振波和声波传感器分别连接振波和声波记录仪,地下室水平地面设置圆环管状水平变异警报器,地下室四面墙壁设置直线管状水平变异警报器,均连接警报音响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预报准确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震预测
特别是涉及仿生预测地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预测地震方法许多,如地球磁场测震法、电场、重力场、地应力、地倾斜测震法、地下水位变化和化学成分变化及各种动植物异常反应等测震法。但均存在技术上的支持而且都在不断探索,上述测震方法受到各种自然因素、人工干扰因素及未知因素的影响,以及设施存在灵敏度不高,可靠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等,无法胜任准确率高及社会责任重大的测震任务,致使预测预报地震成为世界难题,所以提高地震预测精度,降低预测结果的多解性是地震预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地震技术界目前的首要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可靠性高的仿生预测地震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仿生预测地震装置,包括地下室、顶盖、集音罩、第一放大喇叭、收集喇叭、第二放大喇叭、传感管桩、传感架、感应发声板、声波报警器、地面水平变异警报器。所述的地下室地平面下埋设有八个传感管桩,八个传感管桩按圆周均布,其圆周中心部位埋设有收音管,传感架水平架设在收音管上,收音管顶端连接有扩放音筒。所述感应发声板包括八个外圈感应发声板、八个中圈感应发声板和四个内圈感应发生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仿生预测地震装置,包括地下室(1)、顶盖(6)、集音罩(2)、第一放大喇叭(4)、收集喇叭(5)、第二放大喇叭(14)、传感管桩(16)、传感架(22)、感应发声板、声波报警器、地面水平变异警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1)地下室地平面下埋设有八个传感管桩(16),八个传感管桩(16)按圆周均布,其圆周中心部位埋设有收音管(23),传感架(22)水平架设在收音管(23)上,收音管(23)顶端连接有扩放音筒(21),所述感应发声板包括八个外圈感应发声板(17)、八个中圈感应发声板(19)和四个内圈感应发生板(20),八个外圈感应发声板(17)分别固定在八个传感管桩(16)上;八个中圈感应发声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仿生预测地震装置,包括地下室(I)、顶盖(6)、集音罩(2)、第一放大喇叭(4)、收集喇叭(5)、第二放大喇叭(14)、传感管桩(16)、传感架(22)、感应发声板、声波报警器、地面水平变异警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I)地下室地平面下埋设有八个传感管桩(16),八个传感管桩(16)按圆周均布,其圆周中心部位埋设有收音管(23),传感架(22)水平架设在收音管(23)上,收音管(23)顶端连接有扩放音筒(21),所述感应发声板包括八个外圈感应发声板(17 )、八个中圈感应发声板(19 )和四个内圈感应发生板(20 ),八个外圈感应发声板(17)分别固定在八个传感管桩(16)上;八个中圈感应发声板(19)均布并固定在传感架(22)的外缘上,四个内圈感应发声板(20)均布并固定在传感架(22)的中间部位,集音罩(2)扣装感应发声板,集音罩(2)的尾部通过传导管(3)连接第一放大喇叭(4),第一放大喇叭(4)与收集喇叭(5)首首相连,收集喇叭(5)与第二放大喇叭(14)通过传导管尾尾连接,第二放大喇叭(14)首位设置有振波传感器和声波传感器,分别信号连接振波记录仪(9)和声波记录仪(10),声波记录仪(10)电连接报警灯(11)和声波报警器(12),所述地面水平变异警报器为圆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鹤玺
申请(专利权)人:刘鹤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