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变电站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包括:连接头和应急阀,其中:连接头一端与试验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应急阀相连接;应急阀另一端与采样管相连接,并且在应急阀上设置有可以将应急阀关闭的球阀。该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由连接头和应急阀两部分组成,这样当使用该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连接在GIS设备上的试验接头与采样管之间时,当出现采样管磨损破裂或者逆止阀出现异常等原因造成SF6泄露的情况时,可以转动应急阀上的阀杆将应急阀关闭,进而可以快速将试验接头关闭,避免SF6气体泄露造成设备损失和电力事故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
,特别是涉及一种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
技术介绍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变电站)是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路端等元件组成的一种组合电器,在使用时GIS 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外壳中,内部用盆式绝缘子分隔成各个气室,并且在各个气室内充有一定压力的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虽然GIS运行可靠性较高,但在其生产安装过程中,其内部不可避免存在绝缘隐患,并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例如,当SF6断路器和GIS全封闭组合电器中含水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破坏SF6气体的稳定性,使SF6气体耐压及击穿电压下降,对电气设备危害很大,并且SF6气体含水还会使某些电弧分解气发生反应,产生腐蚀性极强的HF和SO2等酸性气体,加速设备的腐蚀,同时SF6水解反应还会阻碍SF6分解物的复原,从而增加气体中的有毒有害杂质的组分和含量。所以对SF6断路器及GIS全封闭组合电器进行现场带电湿度测试很有必要。 但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研究,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湿度测试仪带有的侧视接头通常为直通型接头,并且与试验接头采用螺纹连接,这样在进行现场带电湿度测试时,一旦遇到采样管磨损破裂造成SF6泄露的情况时,只有旋下测试接头才可以抑制泄露。而且当采样管磨损破裂或逆止阀出现异常时,现有情况我们不能阻止SF6的泄露。因此,SF6*生泄露时只能任SF6气体泄露,而无法及时抑制,进而造成设备损失和电力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以解决/以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气体绝缘变电站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安装在GIS的试验接头上,用于在应急情况时将GIS的试验接头上关闭,包括连接头和应急阀,其中所述连接头一端与所述试验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应急阀相连接;所述应急阀包括阀体、转轴、阀杆、阻挡片和台阶,所述阀体为两端通透的管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采样管相连接;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球阀的通孔;所述转轴垂直穿入所述阀体内,位于所述阀体内的一端与所述阀体内的球阀相连接且可带动所述球阀转动,并且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阀杆相固定;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阻挡片,并且在所述阀体外壁上设置有可阻挡所述阻挡片的台阶。优选地,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试验接头之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阀体之间以及所述阀体与所述采样管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方式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头的结构为中空的多棱柱,其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试验接头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优选地,所述应急阀的一端 的外周结构为多棱柱,并且在该端设置有与连接头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与采样管上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优选地,所述阀体内腔为球形,并且球阀的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球形内腔的内表面接触紧密,并且所述球阀上的通孔直径等于所述阀体内通孔的直径。优选地,所述阀杆与所述球阀上的通孔的轴线相平行。优选地,所述台阶的位置使得当所述阻挡片与所述台阶接触时,所述球阀上的通孔的轴线与所述阀体上的轴线相垂直。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由连接头和应急阀两部分组成,这样当使用该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连接在GIS设备上的试验接头与采样管之间时,当出现采样管磨损破裂或者逆止阀出现异常等原因造成SF6泄露的情况时,可以转动应急阀上的阀杆将应急阀关闭,进而可以快速将试验接头关闭,避免SF6气体泄露造成设备损失和电力事故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I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左视图如图I所示,图中I为GIS试验接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测试仪接头在使用时就是安装在GIS试验接头I上,在正常情况下,该测试接头可以通过GIS试验接头I于GIS设备相连接,检测GIS设备内的SF6的湿度,而在应急情况时,例如当采样管磨损破裂造成SF6泄露时,该测试接头还可以将GIS的试验接头I关闭。如图I所示,该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包括连接头2和应急阀(图中连接头2左侧部分)。其中连接头2—端可以与试验接头I相连接,另一端可以与应急阀相连接。用于将湿度测试仪通过试验接头I与GIS设备内部相连接,对GIS设备内的SF6气体的湿度进行测量。连接头2与试验接头I之间可以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相固定,例如可以为卡接或螺纹连接,如图I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头2与试验接头I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另夕卜,为了方便将连接头2与试验接头I相拧紧,如图I所示,连接头2的接头为中空的多棱柱,并且在与试验接头I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试验接头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在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如图I和图2所示,应急阀包括阀体30、阀杆31、转轴32、阻挡片33和台阶34, 阀体30为两端通透的管状结构,其一端与连接头2相连接,另一端与采样管(图中未示出) 相连接。如图3所示,阀体30内设置有球阀35,并且在球阀35上设置有贯穿球阀的通孔 (图中未示出)。阀体30的内腔为球形,并且在球形内腔的两端设置有通孔,球阀35为球形,并且球阀35的外表面与阀体30的球形内腔的内表面接触紧密。这样当球阀35转动后的通孔的轴线与阀体30的轴线相垂直,阀体35上的通孔与阀体30上的通孔相通,此时SF6 气体可以从试验接头I流出,并经过应急阀进入到湿度设备仪中;而当阀体35转动后,其上通孔与阀体30的通孔相垂直时,此时应急阀将关闭,即将试验接头I与湿度测试仪之间的连接断开。此外,为了避免应急阀阻挡SF6从试验接头I流入到湿度测试仪之间的流速,阀体35上通孔直径优选地等于阀体30上通孔的直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阀体30与连接头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并且阀体30与采样管之间也采用螺纹连接 。如图I所示,阀体30的一端的外周结构为多棱柱,并且在端设置有与连接头2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这样在连接时,阀体30的这一端可以与连接头2相连接。在阀体3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采样管上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用于与采样管相连接。如图I所示,转轴32垂直穿入阀体30内,并与阀体30内的球阀35相连接且可带动球阀35转动,并且转轴32的轴线与阀体35上的通孔的轴线相垂直,转轴32的另一端与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绝缘变电站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安装在GIS的试验接头上,用于在应急情况时将GIS的试验接头上关闭,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和应急阀,其中:所述连接头一端与所述试验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应急阀相连接;所述应急阀包括:阀体、转轴、阀杆、阻挡片和台阶,所述阀体为两端通透的管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采样管相连接;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球阀的通孔;所述转轴垂直穿入所述阀体内,位于所述阀体内的一端与所述阀体内的球阀相连接且可带动所述球阀转动,并且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阀杆相固定;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阻挡片,并且在所述阀体外壁上设置有可阻挡所述阻挡片的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绝缘变电站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安装在GIS的试验接头上,用于在应急情况时将GIS的试验接头上关闭,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和应急阀,其中 所述连接头一端与所述试验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应急阀相连接; 所述应急阀包括阀体、转轴、阀杆、阻挡片和台阶,所述阀体为两端通透的管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采样管相连接; 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球阀的通孔; 所述转轴垂直穿入所述阀体内,位于所述阀体内的一端与所述阀体内的球阀相连接且可带动所述球阀转动,并且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阀杆相固定; 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阻挡片,并且在所述阀体外壁上设置有可阻挡所述阻挡片的台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GIS在线气体湿度测试仪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试验接头之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阀体之间以及所述阀体与所述采样管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健,季凌武,陈思长,陈植,陈建胜,潘晨寰,阙伟彩,张威,李玉燕,杨翔,颜军敏,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电力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