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的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675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的加载装置,包括对称布置在X轴两侧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端部均与修井机下底座的一个支撑腿固接;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设有对称布置在Y轴两侧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端部上均设有加载板,所述加载板上设有连接通孔;在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均设有调平支撑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海上平台现场环境条件下,在海洋修井机进行安全检测评估试验工作时,为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保证测试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载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处于海上平台环境条件下的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的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海洋钻修井设备设计使用年限的接近,对海洋石油生产平台上配备的现有在役的海洋钻修井设备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安全检测测试评估是一项必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对在役钻修井设备进行相应的必要的检测与测试项目的实施,确认钻修井设备的安全工作性能,减少钻修井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性及人员的生命安全。正是鉴于此,海上石油生产设备的检测评估工作得到各方面的一致认可。、但是海洋钻修井设备的结构检测与测试工作受到海洋环境的局限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安全评估工作的有效程度。不能为钻修井设备在海上现场提供整体的全面的测试载荷就是其中重要一项。由于钻修井设备处于石油生产平台的最顶部,其正下方为井口区,相对的承载能力较弱,对钻修井设备进行应力测试检验工作时,不能够为钻修井设备整体提供测试所需的外部模拟载荷,导致目前的应力测试项目只能完成井架系统部分的应力测试检验项目,而钻修井设备的上底座总成及下底座总成部分的主体结构无法完成必要的应力检测评估项目。目前,进行海上平台钻修井设备承载能力检测评估测试工作时加载的方法及装置,主要有如下几种。一 )为了完成海上平台钻修井设备承载能力全面的测试评估工作,实现钻修机整体加载要求,需要将钻修机设备全部搬移至陆地公司场地内,场地内具备专用加载地锚装置,用于陆地及海洋钻修机的承载测试时应力试验模拟载荷加载。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承载测试的载荷加载工作,在经济性、安全性、效率性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问题,对于各个实施方面都是很难承受的。二)进行承载能力测试评估工作时,采取局部加载的方式,即只对主要的关键部件井架部分施加测试载荷,方法是利用简易工装梁与转盘承载梁进行连接,工装上面设计有加载销轴,与大钩悬挂的吊环装配后,可实现对井架部分的加载,在海上平台现场可有效实施,但缺点是,对于钻修机主体结构加载不全面,测试内容也就不全面。随着海洋平台钻修机使用时间的增加,全面、系统地进行对整机主体结构进行承载能力评估测试工作是必要的。三)水袋加载,这种方式常见于海上平台,用吊机进行载荷试验,是平台吊机试验加载经常采用的一种试验载荷加载方法。但是在海上进行海洋钻修井设备试验时,却不是很适用。主要是受到钻修机安装位置及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一是平台井口区按设计要求不允许放置吨位较大的重物,井口区结构承载能力有限,二是水袋试验时加注水后,体积庞大,与钻修井机下底座结构等相妨碍,因此水袋试验加载在海洋钻修井设备承载试验中应用受到限制。只是在小载荷时也会采用。现有承载能力测试中配套的加载装置,主体是由钢板通过焊接后,构成一根箱形结构梁,梁上面配有吊点、梁的中部设计有加载轴结构。梁的长度符合钻修机上底座转盘梁的宽度,能够与转盘梁通过装置配合联接后,通过梁上设计的加载轴与钻修机设备配置的游车大钩悬挂的单臂吊环进行连接后,实现模拟载荷的加载功能。现有加载工装的结构及功能较为简单,加载范围小,只能达到为钻修机井架总成的主体结构施加试验载荷,而上底座总成结构及下底座总成结构不能够实现模拟载荷的加载要求。类似的装置不具备更多的附属技术功能,功能比较单一。现有的工装结构可在海上现场实现测试加载功能,也可以在陆地现场实现测试加载功能,但其对钻修机所有需测试的结构加载范围小,使得结构承载能力测试工作的有效性及全面性下降。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手段及工装加载效果不理想。并且现有的工装在海上进行安装连接时,由于与转盘结构有妨碍,因此在加载工作过程中需要将转盘拆除,为工装加载提供有效合理的安装及连接空间,工作程序相对要繁琐许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的加载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海上平台现场环境条件下,在海洋修井机进行安全检测评估试验工作时,为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保证测试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的加载装置,包括对称布置在X轴两侧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端部均与修井机下底座的一个支撑腿固接;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设有对称布置在Y轴两侧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端部上均设有加载板,所述加载板上设有连接通孔;在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均设有调平支撑液压缸。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每个端部各通过一连接装置与所述支撑腿固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与对应横梁端部固接的装置底板,所述装置底板被支撑在平台滑移导轨上,所述装置底板设有内侧立板和外侧立板,所述内侧立板和所述外侧立板的内侧均通过筋板连接有所述支撑腿的限位斜撑板;所述装置底板上面的两侧分别固接有内侧上压板和外侧上压板,所述装置底板的下面设有与所述内侧上压板和所述外侧上压板对应连接的内侦汗压板和外侧下压板,所述内侧上压板、所述外侧上压板、所述内侧下压板和所述外侧下压板将所述支撑腿的滑移底座和所述装置底板夹压固定在平台滑移导轨上。所述加载板焊接在所述装置底板上。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均为伸缩梁,所述伸缩梁包括外箱型梁和与其内部滑动连接的内箱型梁,所述内箱型梁的外端与所述支撑腿固接,内端与伸缩动力液压缸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伸缩动力液压缸安装在所述外箱型梁内的外端部,在所述外箱型梁上设有所述调平支撑液压缸。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均为伸缩梁,所述伸缩梁包括外箱型梁和与其内部滑动连接的内箱型梁,所述外箱型梁上安装有电机和由其驱动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内箱型梁上固装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加载板上设有吊装结构。在所述 限位斜撑板与所述支撑腿之间塞装有与所述支撑腿形状适配的固定垫片。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可实现对钻修井设备在海上现场的承载能力测试评估工作中整体加载功能,力口载安全可靠,不对平台结构产生影响。2)整体结构在综合考虑海上运输、海上现场安装连接、海上吊装、不同规格型号海洋钻修机连接情况等方面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将整体结构设计尺寸设计成可调节形式,整体外形尺寸可调节至适应不同规格型号及尺寸的钻修机下底座支撑腿的连接要求,可调节至适合海上吊装及海上运输情况下的最小尺寸。3)结构简洁,布置合理,功能及适用性更全面。4)自动化程度高。5)在海上现场与钻修机结构及平台滑移导轨连接时,不需要对钻修机结构及平台结构进行改造、调整或拆卸妨碍部件,更加方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保证被测试设备的全部结构都能够得到外部测试载荷,与真正的钻修井作业过程中施加的载荷达到一致,并且能够使设备得到与在陆地上进行应力测试工作相同的模拟测试载荷。这样就使得海上钻修井设备不必为了进行全面的应力检测工作而再将钻修井设备拆卸搬移至陆地上进行全面的应力试验工作。从而在全面地保证了钻修井设备检测评估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相关工作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本技术能够适用于海洋石油生产平台上配套的固定式钻修井设备的安全检测评估时应力测试项目中所需的外部载荷的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布置在X轴两侧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端部均与修井机下底座的一个支撑腿固接;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设有对称布置在Y轴两侧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端部上均设有加载板,所述加载板上设有连接通孔;在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均设有调平支撑液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布置在 X轴两侧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端部均与修井机下底座的一个支撑腿固接;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设有对称布置在Y轴两侧的左纵梁和右纵梁; 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端部上均设有加载板,所述加载板上设有连接通孔;在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均设有调平支撑液压缸。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海洋修井机整体施加模拟载荷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每个端部各通过一连接装置与所述支撑腿固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与对应横梁端部固接的装置底板,所述装置底板被支撑在平台滑移导轨上,所述装置底板设有内侧立板和外侧立板,所述内侧立板和所述外侧立板的内侧均通过筋板连接有所述支撑腿的限位斜撑板;所述装置底板上面的两侧分别固接有内侧上压板和外侧上压板,所述装置底板的下面设有与所述内侧上压板和所述外侧上压板对应连接的内侧下压板和外侧下压板,所述内侧上压板、所述外侧上压板、所述内侧下压板和所述外侧下压板将所述支撑腿的滑移底座和所述装置底板夹压固定在平台滑移导轨上。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双会周洪军宋玉波李松梅陈金稳刘辉李冬翌边作森唐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