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喷燃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538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5:52
下喷燃气装置。涉及对天然气、煤气下喷式燃气装置结构的改进。提供了一种能增加向下的焰距、且能避免火焰上翻,适用于向下喷火加工处理的下喷燃气装置。包括燃气进管、空气进管以及喷嘴,所述空气进管置于所述燃气进管的下部,所述喷嘴呈管状、底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空气进管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喷嘴外径的圆孔;所述喷嘴伸入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设置在下部的空气进管,从所述燃气进管侧壁的底部接通所述燃气进管;喷嘴的底端伸出所述空气进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充分提高燃气的工作效率和提高火焰向下的高度(正常工作时可以达到40-50cm),有效地利用了燃气下喷的能量,不仅结构简单,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涉及对天然气、煤气下喷式燃气装置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天然气、煤气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家庭生活、工业应用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正常是通过燃气装置使其产生向上火焰来进行加工操作。然而在钢板表面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正反两面进行去油处理等。在进行向下喷火作业时,会出现焰距短以及火焰上翻等问题,造成能率低,不利于处理加工,给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增加向下的焰距、且能避免火焰上翻,适用于向下喷火加工处理的下喷燃气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燃气进管、空气进管以及喷嘴,所述空气进管置于所述燃气进管的下部,所述喷嘴呈管状、底端设有出气口 ;所述空气进管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喷嘴外径的圆孔;所述喷嘴伸入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设置在下部的空气进管,从所述燃气进管侧壁的底部接通所述燃气进管;喷嘴的底端伸出所述空气进管的下方。所述喷嘴的底端面上设有分气盘,所述分气盘盘面上开设有若干火焰喷出孔;所述喷嘴下端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喷嘴下端的侧壁上。本技术喷嘴的空气进道由现有技术的周边小孔,改进为环状大孔,再通过在喷嘴底端增设的分气盘进行混气,由分气盘小孔中吹出的混合气体火力强劲,且由于分气盘自身的作用,使得火焰不会“上翻”。本技术能够充分提高燃气的工作效率和提高火焰向下的高度(正常工作时可以达到40-50CH1)。本技术有效地利用了燃气下喷的能量,不仅结构简单,还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向的示意图;图中I是燃气进管,2是空气进管,21是圆孔,3是喷嘴,31是出气口,32是分气盘,320是火焰喷出孔,33是螺纹。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2所示,包括燃气进管I、空气进管2以及喷嘴3,所述空气进管2置于所述燃气进管I的下部,所述喷嘴3呈管状、底端设有出气口 31 ;所述空气进管2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喷嘴3外径的圆孔21 ;装配后呈环状孔;所述喷嘴3伸入所述圆孔21,贯穿所述设置在下部的空气进管2,从所述燃气进管I侧壁的底部接通所述燃气进管I ;在喷嘴3的顶部设置螺纹,直接贯穿空气进管2的顶壁和燃气进管I的底壁以接通燃气;喷嘴3的底端伸出所述空气进管2的下方,呈向下的方向。所述喷嘴3的底端面上设有分气盘32,所述分气盘32盘面上开设有若 干火焰喷出孔320 ;所述喷嘴3下端的出气口 31设置在所述喷嘴3下端的侧壁上。在分气盘32的上部,环状孔出来的空气与出气口 31出来的燃气进行混合;再通过若干火焰喷出孔320(点燃后)向下喷出火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下喷燃气装置,包括燃气进管、空气进管以及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管置于所述燃气进管的下部,所述喷嘴呈管状、底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空气进管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喷嘴外径的圆孔;????所述喷嘴伸入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设置在下部的空气进管,从所述燃气进管侧壁的底部接通所述燃气进管;喷嘴的底端伸出所述空气进管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下喷燃气装置,包括燃气进管、空气进管以及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管置于所述燃气进管的下部,所述喷嘴呈管状、底端设有出气口 ; 所述空气进管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喷嘴外径的圆孔; 所述喷嘴伸入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设置在下部的空气进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华张树彬
申请(专利权)人:宝应县润华静电涂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