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合式光杆卸载护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476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5:41
一种抱合式光杆卸载护手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抽油机光杆在卸载后由操作人员卸悬挂卡子或对悬绳器进行操作时容易使手被砸伤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半筒(2)的上、下端分别焊接有上端U形承载板(1)和下端U形承载板(3),所述上端U形承载板(1)和下端U形承载板(3)的U形开口与支撑半筒(2)的U形开口相同。使用时,下端U形承载板(3)直接落放到井口采油树上,起到支撑作用,由于上端U形承载板(1)的保护作用,可以使操作人员即便是发生了意外也不会被机械砸伤手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机维修过程中使用的防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光杆卸载后进行维修操作时防护用的器具。
技术介绍
抽油机光杆在卸载后,操作人员在卸悬挂卡子或对悬绳器进行操作时,由于操作人员一般是站在井口采油树上,操 作面小,因此,为了便于自身操作和防止从采油树上坠落,操作人员一般是一手抓光杆一手操作,这种情况下一旦抽油机刹车失灵或防掉卡子失灵,方卡子或悬绳器就会直接砸到手握光杆的操作人员手上,这类事故在抽油机井伤害事故中占很大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抱合式光杆卸载护手器,利用该种护手器,操作人员可以手扶支撑半筒进行拆卸防掉卡子和悬绳器等操作,一旦刹车失灵或防掉卡子失灵,掉落载荷会作用在支撑半筒上部的承载板上,而不会造成操作人员手指被砸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抱合式光杆卸载护手器,包括一个呈“U”形的支撑半筒,此外,在所述支撑半筒的上、下端分别焊接有上端U形承载板和下端U形承载板,所述上端U形承载板和下端U形承载板的U形开口与支撑半筒的U形开口相同。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光杆卸载护手器由2块U形承载板和I个支撑半筒组成。支撑半筒焊接在上、下U形承载板之间。支撑半筒用于抱合光杆,是操作人员手扶位置。承载板开有U形缺口,是护手器和光杆的接触位置。下部承载板直接落放到井口采油树上,起到支撑作用;上部U形承载板可以保护手部避免砸伤。使用时,把护手器的U形承载板的缺口对准光杆,使支撑半筒与光杆贴合,手握住支撑半筒连同光杆即可。由于上部承载板的保护作用,避免了机械砸伤手部事故的发生。本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中I-上端U形承载板,2-支撑半筒,3-下端U形承载板,4-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I所示,该种抱合式光杆卸载护手器,包括一个呈“U”形的支撑半筒2,此外,在所述支撑半筒2的上、下端分别焊接有上端U形承载板I和下端U形承载板3,所述上端U形承载板I和下端U形承载板3的U形开口与支撑半筒2的U形开口相同。具体实现时,护手器的支撑半筒2高度为150mm,内孔直径比光杆4的直径大1mm,壁厚3_。为了能够完全护住手部,上端U形承载板I和支撑半筒2的承载面宽度为120_,板厚5_。支撑半筒2焊接到上端U形承载板I和下端U形承载板3之间。使用时,把护手器的上端U形承载板I和下端U形承载板3的缺口对准光杆卡入,使支撑半筒2与光杆4贴合,手握住支撑半筒2连同光杆4,即安装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抱合式光杆卸载护手器,包括一个呈“U”形的支撑半筒(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半筒(2)的上、下端分别焊接有上端U形承载板(1)和下端U形承载板(3),所述上端U形承载板(1)和下端U形承载板(3)的U形开口与支撑半筒(2)的U形开口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合式光杆卸载护手器,包括一个呈“u”形的支撑半筒(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半筒(2)的上、下端分别焊接有上端U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蕊孟庆武张威王维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