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精整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431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精整机模具,包括上、下模具,所述上、下模具分别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内部设有堆焊层;所述上、下模具的进管侧设有过渡段。采用该钢管精整机模具,模具的硬度高,降低了模具热处理的难度以及热处理后机加工的难度,节约了成本,而且避免了所需精整钢管焊缝对模具损伤后造成的受损模具挤伤所需精整钢管的现象,提高了精整后钢管的质量,同时也延长了精整模的使用寿命。模具进管侧设置的过渡段,有效防止精整后钢管与未精整钢管在交接处产生的急剧变形,避免了所需精整钢管的应力变化甚至压出死弯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精整后钢管的圆度和表面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缝焊管生产线中钢管精整机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不同规格钢管进行精整的钢管精整机模具
技术介绍
钢管精整机模具是专门为直缝焊管生产制造行业设计的精整模具,主要用于对钢管外径的精整。以往的钢管精整机模具,在使用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I、上、下钢管精整机模具经热处理后硬度太低,由于所需精整钢管有一条凸出的直焊缝,焊缝硬度较高,常常先在上、下钢管精整机模具上挤出压痕,压痕凸出部位在下一次精整时将所需精整钢管挤伤,降低了所需精整钢管的质量。2、上、下钢管精整机模具的型腔尺寸按所需精整钢管的公称外径进行设计,所需精整钢管容易在上、下钢管精整机模具的合模缝隙处被挤出。3、上、下钢管精整机模具的合模缝隙不合理,从而使所需精整钢管的外壁划伤, 严重影响了所需精整钢管的质量与外观。鉴于以上不足,需改进钢管精整机模具来提高所需精整钢管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有效提高精整后钢管质量和精度的钢管精整机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精整机模具,包括上、下模具,所述上、下模具分别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内部设有堆焊层;所述上、下模具的进管侧设有过渡段。所述基体采用ZG40Cr材料,所述堆焊层采用lCrl3材料。所述上、下模具的型腔尺寸大于所需精整钢管的外径,所述上、下模具的两棱边距离大于所述上、下模具合模后所需精整钢管的外径。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钢管精整机模具,模具的硬度高,降低了模具热处理的难度以及热处理后机加工的难度,节约了成本,而且避免了所需精整钢管焊缝对模具损伤后造成的受损模具挤伤所需精整钢管的现象,提高了精整后钢管的质量,同时也延长了精整模的使用寿命。模具进管侧设置的过渡段,有效防止精整后钢管与未精整钢管在交接处产生的急剧变形,避免了所需精整钢管的应力变化甚至压出死弯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精整后钢管的圆度和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模具合模后结构示意图。图中,I-进管侧,2-过渡段,3-基体,4-堆焊层,5-所需精整钢管公称外径D,6-精整模具的型腔尺寸D’,7-上、下精整模具合模前间隙H,8-精整模具两棱边距离L, 9-上、下精整模具合模后间隙h,10-上、下精整模具合模后钢管尺寸L’。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管精整机模具,包括上、下模具,上、下模具分别包括ZG40Cr材料的基体3,基体3的内部堆焊有lCrl3材料的堆焊层4。上、下模具的进管侧I用机床加工出倒角为20度的过渡段2。上、下模具的型腔尺寸大于所需精整钢管的外径,上、下模具的两棱边距离大于上、下模具合模后所需精整钢管的外径。上下模具由基体3和堆焊层4复合而成,堆焊层4的硬度达HRC45 55,从而提高了精整模具的整体硬度,使所需精整钢管的焊缝不能压伤精整模具,防止受损精整模具挤伤所需精整钢管,提高了精整后钢管的质量,同时也延长了精整模具的使用寿命。该结构还降低了精整模具的热处理难度以及热处理后机加工难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在精整模具的进管侧I用机床加工出倒角为20度的过渡段2,避免了精整后钢管与未精整钢管在交接处产生急剧变形,引起的所需精整钢管的应力变化甚至压出死弯现象,从而提高了精整后钢管的圆度和表面质量。如图2所示,型腔尺寸6为D’,上、下精整模具合模前间隙7为H,所需精整钢管公称外径5为D,精整模具两棱边距离8为L。如图3所示,上、下精整模具合模后间隙9为h,上、下精整模具合模后钢管尺寸10 为L,。由于所需精整钢管在上、下精整模具合模前与合模后的周长不变,合模前所需精整钢管周长为nD,合模后所需精整钢管周长为3iD’-2 (H-h),则Ji D= D’ -2 (H_h), D’=D+2 (H-h)/^ H-h为所需精整钢管最大变形量,为一定值,此值根据所需精整钢管上序的控制公差可以确定,从而可以确定精整模具的型腔尺寸D’。为保证上、下精整模具在合模过程中上下棱边不会接触到所需精整钢管外表面, 则精整模具两棱边距离L必须大于等于上、下精整模具合模后所需精整钢管的外径L’,I ~ .^/石:]....=Jfyr孓,而 L’ =D+(H-h),贝丨j ,^^7—(H—h)。H-h 为所需精整钢管最大变形量,为一定值,此值根据所需精整钢管上序的控制公差可以确定,从而可以确定精整模具的上、下精整模合模前间隙H。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利用机械领域的公知常识,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精整机模具,包括上、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具分别包括基体(3),所述基体(3)的内部设有堆焊层(4);所述上、下模具的进管侧(1)设有过渡段(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精整机模具,包括上、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具分别包括基体 (3 ),所述基体(3 )的内部设有堆焊层(4 );所述上、下模具的进管侧(I)设有过渡段(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钢管精整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斌马天海杨军马喜曼万运成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