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承式抗拉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485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承式抗拉软电缆,包括三根动力线芯与接地线芯,三根动力线芯与接地线芯外依次包裹有第一绝缘层、内加强层,内加强层采用聚酯带绕包构成内绕包层、芳纶编织构成编织层、聚酯带绕包构成外绕包层制成,包裹加强层的三根动力线芯与接地线芯相互绞合构成缆芯,缆芯成缆时绞合节径比不大于8,缆芯的中心和外侧分别设有包裹第二绝缘层的抗拉芯,抗拉芯采用过去高强度芳纶丝绞合绳索构成,缆芯与抗拉芯外侧依次包裹有内护套层、外加强层、外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抗拉芯分担了电缆绝缘线芯所需承受的拉力,内加强层的组合方式,有效防护了因绝缘线芯之间的有害摩擦造成的线芯损伤,再次分担绝缘线芯所需承受的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用于垂直敷设场合的移动软电缆,尤其涉及ー种自承式抗拉软电缆
技术介绍
一般的橡套电缆在升降机、天车等设备上使用几个月后会发生扭转弯曲变形、鼓包、护套开裂,造成电缆使用寿命偏短。繁忙的升降机正常情况下每天上下几百次,日积月累,在扭转カ的作用下电缆内部会集聚很大的应力,导致电缆疲劳过度而逐渐变形,甚至发生断芯等现象。所以一般的橡套电缆很难在施工升降机上长时间使用。而且随着升降机高 度的不断提高,对与其配套的电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用于垂直敷设场合电缆的易断芯、易变形等问题,根据其实用特点对电缆的结构重新进行了设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承式抗拉软电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自承式抗拉软电缆,包括三根动カ线芯与接地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动カ线芯与接地线芯外依次包裹有第一绝缘层、内加强层,内加强层采用聚酯带绕包构成内绕包层、芳纶编织构成编织层、聚酯带绕包构成外绕包层制成,包裹加强层的三根动カ线芯与接地线芯相互绞合构成缆芯,缆芯成缆时绞合节径比不大于8,缆芯的中心和外侧分别设有包裹第二绝缘层的抗拉芯,抗拉芯采用过去高强度芳纶丝绞合绳索构成,包裹加强层的三根动カ线芯、接地线芯与包裹第二绝缘层的抗拉芯外侧依次包裹有内护套层、外加强层、夕卜护套层。所述的自承式抗拉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绕包层的绕包搭盖率不小于30%,外绕包层的绕包搭盖率不小于25%。所述的自承式抗拉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护套层、外护套层采用材料为氯化聚こ烯。所述的自承式抗拉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强层采用芳纶丝编织构成。本技术的优点是I、中心间隙和边隙均采用挤包第二绝缘层的高強度抗拉材料芳纶丝做为填充兼作抗拉芯,分担了电缆绝缘线芯所需承受的拉カ。2、绝缘层的外面采用聚酯带绕包+芳纶丝编织+聚酯带绕包组合方式,有效防护了因绝缘线芯之间的有害摩擦造成的线芯损伤,再次分担绝缘线芯所需承受的拉力。3、采用6类软铜导体,缆芯的节径比控制在10以下,确保了电缆的柔软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I :自承式抗拉软电缆,包括三根动カ线芯I与接地线芯2,三根动カ线芯I与接地线芯2外依次包裹有第一绝缘层3、内加强层,内加强层采用聚酯带绕包构成内绕包层4、芳纶编织构成编织层5、聚酯带绕包构成外绕包层6制成,包裹加强层的三根动カ线芯I与接地线芯2相互绞合构成缆芯,缆芯成缆时绞合节径比不大于8,缆芯的中心和外侧分别设有包裹第二绝缘层7的抗拉芯8,抗拉芯8采用过去高强度芳纶丝绞合绳索构成,包裹加强层的三根动カ线芯I、接地线芯2与包裹第二绝缘层7的抗拉芯8外侧依次包裹有内护套层9、外加强层10、外护套层11。内绕包层4的绕包搭盖率不小于30%,外绕包层6的绕包搭盖率不小于25%。内护套层9、外护套层11采用材料为氯化聚こ烯。外加强层10采用芳纶丝编织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承式抗拉软电缆,包括三根动カ线芯与接地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动カ线芯与接地线芯外依次包裹有第一绝缘层、内加强层,内加强层采用聚酯带绕包构成内绕包层、芳纶编织构成编织层、聚酯带绕包构成外绕包层制成,包裹加强层的三根动カ线芯与接地线芯相互绞合构成缆芯,缆芯成缆时绞合节径比不大于8,缆芯的中心和外侧分别设有包裹第二绝缘层的抗拉芯,抗拉芯采用过去高强度芳纶丝绞合绳索构成,包裹加强层的三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九旺祝永林叶明竹水利飞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