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器拾音夹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476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06
一种弦乐器拾音夹座,适用于架设在弦乐器的系弦板上,而可用以夹持麦克风,该弦乐器拾音夹座包含软质的一定位扣、一夹持杆与一顶撑杆。该定位扣是跨设卡扣于系弦板。该夹持杆是自该定位扣一体往外朝系弦板前端方向延伸,且设置有一用以夹置所述麦克风的夹持部。该顶撑杆是自该夹持杆一体往下突伸,并可使该夹持杆悬空于系弦板上方地顶抵于该系弦板上。通过以软质材料制成的弦乐器拾音夹座的定位扣、夹持杆与顶撑杆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降低弦乐器演奏时被触碰或敲击所产生摩擦震动杂音,可有效提高麦克风的拾音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夹座,特别是涉及ー种用于弦乐器并用以夹持麦克风的夹座。
技术介绍
在弦乐器演奏会中,通常会使用麦克风进行收音,以便经由音响设备扩音播出,或者是进行音乐资料的录制,然而,因为弦乐器在演奏吋,弦乐器常会随着演奏者肢体移动,例如小提琴,为方便收音,通常会设法在弦乐器上夹设无线麦克风等拾音设备,但目前这类夹持在弦乐器上并用以夹置拾音设备的夹具设计,通常为硬质结构体,例如硬质塑胶或金属,除了容易造成弦乐器表面出现擦、刮伤外,因为其避震效果差,容易把弦乐器在演奏过程中被演奏乐器、演奏者肢体或衣物触碰产生的摩擦、敲击杂音传送到拾音设备,常常会影响输出或录制的声音的品质,因此,对于目前用于弦乐器的拾音设备的夹具还有改良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弦乐器且能够有效降低触碰摩擦、敲击杂音的拾首夹座。本技术弦乐器拾音夹座,适用于安装架设在ー弦乐器的系弦板上,而能够用以夹持一麦克风,该弦乐器拾音夹座包含软质的一定位扣、一夹持杆与ー顶撑杆。该定位扣是用以左右相向地卡扣于该系弦板左、右两相反侧部,而跨设于系弦板顶面。该夹持杆是自该定位扣一体往外朝系弦板前端方向延伸,且设置有一用以夹置所述麦克风的夹持部。该顶撑杆是自该夹持杆一体往下突伸,井能够使该夹持杆悬空于系弦板上方地顶抵于该系弦板上。本技术所述弦乐器拾音夹座,该定位扣具有一用以靠抵于该系弦板顶面的靠抵部、二分别自该靠抵部左右相背往外延伸且悬空于该系弦板上方的翼片部,及二分别自所述翼片部末端左右相向弯折延伸而分别用以扣抵于该系弦板底面的卡扣部。本技术所述弦乐器拾音夹座,所述卡扣部是分别自所述翼片部末端左右相向弯折并往上弧弯延伸,且分别具有一用以扣抵于该系弦板底面的朝上的扣抵端面。本技术所述弦乐器拾音夹座,该夹持部是ー凹设于该夹持杆顶面且沿该夹持杆长度方向延伸贯穿的凹槽。本技术所述弦乐器拾音夹座,夹持部断面是呈鸠尾槽状。本技术所述弦乐器拾音夹座,该夹持部具有一口径由上往下逐渐窄缩的嵌入段,及ー连通于该嵌入段下方且断面直径大于该嵌入段底侧口径的圆形夹持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以软质材料制成的弦乐器拾音夹座的定位扣、夹持杆与顶撑杆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降低弦乐器演奏时被触碰或敲击所产生摩擦震动杂首,进而可提闻麦克风的拾首品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弦乐器拾音夹座搭配一弦乐器与一麦克风使用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安装架设于该弦乐器的一系弦板时的立体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安装架设于系弦板的侧视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安装架设于系弦板且夹持麦克风时的俯视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安装架设于该系弦板时的后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如图I、2、5所示,本技术弦乐器拾音夹座3的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弦乐器100的系弦板101上,而可用以供一麦克风200嵌装定位。所述弦乐器100可以是小提琴、中提琴或大提琴等。所述麦克风200具有一拾音头201,及ー自该拾音头201往后延伸的长杆状延伸杆202。该弦乐器拾音夹座3整体是由软质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硅胶等,并包含一左右延伸且用以卡扣于该系弦板101左右两相反侧部的定位扣31、ー自该定位扣31 —体往外朝系弦板101前端方向延伸的夹持杆32,及自该夹持杆32 —体往下突伸并用以顶抵于系弦板101顶面的顶撑杆33。该定位扣31具有一用以抵靠于该系弦板101顶面的靠抵部311、二分别自该靠抵部311左右相背往外并往下弧弯延伸的翼片部312,及二分别自翼片部312延伸末端左右相向弯折并往上弧弯的卡扣部313。翼片部312是间隔位于该系弦板101上方,卡扣部313分别具有一用以顶靠于系弦板101底面的朝上的扣抵端面314。如图3、4、5所示,该夹持杆32是自该定位扣31往前突伸,且其顶面设有ー夹持部320,该夹持部320为ー凹设于该夹持杆32顶面且沿夹持杆32长度方向前后延伸贯穿的凹槽,其断面呈鸠尾槽状,该凹槽状夹持部320具有一断面口径由上往下逐渐窄缩的嵌入段321,及ー连通于该嵌入段321下方且断面直径大于该嵌入段321最底侧口径的圆形夹持段322。该顶撑杆33是自该夹持杆32中间部位往下突伸,可用以顶抵于该系弦板101顶面,而使该夹持杆32悬空地间隔位于该系弦板101上方。本技术弦乐器拾音夹座3使用时,是将该定位扣31相对自该系弦板101中间窄缩区段往下嵌入,使该靠抵部311靠抵于该系弦板101顶面,而使卡扣部313分别位于该系弦板101下方,接着,相对该系弦板101往如推移该弦乐器拾首夹座3,直至卡扣部313的扣抵端面314分别往上顶抵于该系弦板101左、右侧部底面,而使得该靠抵部311与卡扣部313上下相配合夹扣定位于该系弦板101上。此时,该顶撑杆33会往下顶抵于该系弦板101顶面,而使该夹持杆32悬空于系弦板101上方,便完成弦乐器拾音夹座3的安装架设。接着,可将该麦克风200的延伸杆202自该嵌装部320的嵌入段321往下嵌入该夹持段322中,而被该夹持定位于该夹持段322内,使得该拾音头201外露于该夹持杆32前方。由于整个弦乐器拾音夹座3是由软质材料制成,且只有该定位扣31的靠抵部311与卡扣部313,以及该顶撑杆33接触到该系弦板101,翼片部312与用以夹持麦克风200的夹持杆32都是悬空于系弦板101上方,所以可有效缓冲弦弓(图未示)或者是使用者身体与衣物触碰、敲击到弦乐器100所产生的摩擦、震动,进而可避免摩擦、震动的噪音传送至该麦克风200。且因为该弦乐器拾音夹座3是直接设置在该系弦板101上,使得该麦克风200可相当接近弦乐器100的 琴弦102 (示于图I)与F孔103 (示于图I),所以可大幅提高弦乐器100演奏时的拾音输出品质,能确保弦乐器100原音的完美重现。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扣31的卡扣部313是设计成分别自翼片部312延伸末端左右相向弯折并往上弧弯状,但实施时,卡扣部313不以往上弧弯为必要,只要可扣抵于该系弦板101底面。另外,该夹持杆32的夹持部320结构也不以凹槽状为限,可采用C形扣结构取代,同样可用以夹持麦克风200,且设计成C形扣型式时,夹持部320数量不以设置ー个为限。综上所述,通过以软质材料制成的弦乐器拾音夹座3的定位扣31、夹持杆32与顶撑杆33的结构设计,可大幅缓冲弦乐器100演奏时被触碰或敲击所产生摩擦震动,进而可大幅降低这类摩擦震动所产生的杂音,可有效提高麦克风200的拾音品质与经由后端音响设备输出的音响效果,可确保弦乐器100原音的完美重现,相当方便实用。确实可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弦乐器拾音夹座,适用于安装架设在ー弦乐器的系弦板上,而能够用以夹持一麦克风,其特征在于该弦乐器拾音夹座包含一软质的定位扣、一软质的夹持杆,及ー软质的顶撑杆,该定位扣是用以左右相向地卡扣于该系弦板左、右两相反侧部,而跨设于系弦板顶面,该夹持杆是自该定位扣一体往外朝系弦板前端方向延伸,且设置有一用以夹置所述麦克风的夹持部,该顶撑杆是自该夹持杆一体往下突伸,并能够使该夹持杆悬空于系弦板上方地顶抵于该系弦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弦乐器拾音夹座,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扣具有一用以靠抵于该系弦板顶面的靠抵部、二分别自该靠抵部左右相背往外延伸且悬空于该系弦板上方的翼片部,及二分别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洸照
申请(专利权)人:嘉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