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座的安装下座和安装座的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429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座的安装下座和安装座的盖板。安装下座为注塑一体件;安装下座包括连接部、台阶凸缘部和下半插座部;安装下座的连接部从后方连接在下半插座部上。盖板由位于其前部的上半插座部和位于其后部的压板部相连构成;压板部的上侧面与上半插座部的上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压板部的下侧面高于上半插座部的下端面。盖板从上向下配合安装在安装下座的下半插座部和连接部上而构成相应的安装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装潢领域的产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发热式地面装饰材料中的组合式安装座的安装下座和安装座的盖板
技术介绍
目前,自发热式地面装饰材料有多种形式,其中包括较常用的自发热地板(通常是指木质材料制成的地板),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以其它材质制成的自发热地面装饰材料(例如瓷砖、大理石和花岗岩等等)。自发热地板表现形式为电热地板,它是将电热材料铺设在地板中,通过对地板中的电热材料加热而使地板发热来供热。中国专利文献CN2495931Y (专利号ZL01249911. 0)公开了一种“一种发热地板”,其中记载了“本技术的结构如图I和图2所示,由具有绝缘性能的强化地板块I和盘旋预埋在强化地板块I中的电发热导线2构成,在电发热导线2中串联有热保护器3和保险6,在强化地板块I的左端面上有纵向凸起4,右端面上有纵向凹槽5,纵向凸起4可与纵向凹槽5相匹配,在强化地板块I上端面左右两边各安有一个插头7,下端面与上端面7相对应的位置各安装一个插座8,插头7与插座8相匹配且上下端面的左右两组插头7和插座8分别与强化地板块I中的电发热导线2的两端相联构成一个通电回路”,该发热地板采用电发热导线2产生热量进行发热取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电发热导线2通常截面为圆形,因此在发热时热量是沿着横截面的半径方向向四周发散,造成一部分热量散到地板的下方,极大的浪费了能源。2、由于电发热导线2通常是细长的,因此向地板上方有效的散热面积较小,如果想取得较好的散热效果就必须将电发热导线2铺设的相对密集一些,这样又极大的增加了制造成本。3、电发热导线2通常较软,因此将电发热导线2盘旋预埋在强化地板块I中的制做较为麻烦,生产加工难度较大。4、发热导线的发热效率较低,大约在88%至92%,而且热量不均匀,局部会产生高温,易老化。中国专利文献CN200992793Y (申请号200720002236. 4)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加热地板系统”,其中记载了 “安装时,本技术的地板单元I可以象普通地板一样拼接起来,只是在一行(地板长边方向)里面,首尾连接的地板单元之间必须用转换接头实现电连接,这一行地板形式上是串联,但实际上每一块地板中的电热导线都是并联的。”。由此看出地板单元包括发热单元和传输单元,发热单元为并联在传输单元上的电热导线,传输单元和电热导线安装在地板内部。该文献还举出了电热导线在地板内的3种安装方式,第一种安装方式是,通过在地板背面开槽的方式将电热导线铺设在其中,然后再复合一层或多层同样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或者直接将槽填平;第二种安装方式是,采用在地板侧面上打孔然后穿线的方法设置电热导线;第三种安装方式是,将电热导线预埋在地板中,对于复合地板可以采用预埋的方式。上述三种安装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开槽通常采用排刀纵横进行开槽,在转弯处会形成锋利的边,容易破坏导线的绝缘表皮;第二种安装方式加工难度较大,不便于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第三种方式中的“复合地板”包括的范围很广,例如,强化木地板就是一种由下至上依次为平衡纸层、密度板、装饰纸层和耐磨纸层通过热压构成的复合地板,因而从结构上讲这种复合地板无法对电热导线进行预埋,故对于该文献中的电热导线的第三种安装方式来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实施。上述三种安装方式均存在制造复杂麻烦的问题。再次,该文献中提出了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堵头、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为防水结构的特征,但是并未解决整个地板系统的防水问题。虽然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采用了防水结构,但是未提到如何解决在该两个接头与电热导线的连接部位进行防水的问题,也未涉及该两个接头在与地板板体的接触处的密封和防水问题,当一段时间未对地板系统通电后,空气中的水汽会从接头与地板板体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地板内部,而在接头与电热导线的连接部位凝结,若此时通电,会产生严重的漏电,使得触保器立刻跳闸,若未安装触保器则会因大电流的生成而引起过热甚至是烧毁地板。 中国专利文献CN1083911A (申请号为93107944. 6)公开了一种电热地板砖,其技术方案是在砖体的背面设置导电发热层,电热地板砖由其导电发热层与下方的混凝土粘结固定,所采用的导电发热层的配方为粘结剂30 50%,固化剂10 25%,金属粉末或石墨粉60 70%。其供电方法是由导线将电源通过金属条输送至导电发热层。这种结构的未公开导线、金属条和导电发热层之间的具体连接安装及与其他电热地板砖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2047563U (申请号为201120142799. X)公开了一种电热地面砖,其技术方案是在用石粉等材料混合挤压而成的石粉板内夹装导热板,导热板内嵌有电热线,电热线在导热板中回转绕盘,电热线的两端头接有外联导线。该文献的方案未公开如何将电热线的两端头与外连导线进行连接并进行绝缘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安全可靠的用于自发热式地面装饰材料中的电连接部位封装的组合式的安装座的安装下座和安装座的盖板。 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座的安装下座,其结构特点是于安装下座为注塑一体件。上述安装下座包括连接部、台阶凸缘部和下半插座部。安装下座的连接部从后方连接在下半插座部上。下半插座部设有第一插头槽、第二插头槽、第一插针槽、第二插针槽和横向插槽。上述第一插头槽位于下半插座部的上表面的左前部。第二插头槽位于下半插座部的上表面的右前部。横向插槽位于下半插座部的上表面的后侧,横向插槽沿左右向设置。第一插针槽位于下半插座部的上表面的左后部。第一插针槽的轴线与第一插头槽的轴线相同、直径小于第一插头槽,第一插针槽的前端与第一插头槽相贯通,后端与横向插槽相贯通。第二插针槽位于下半插座部的上表面的右后部。第二插针槽的轴线与第二插头槽的轴线相同、直径小于第二插头槽,第二插针槽的前端与第二插头槽相贯通,后端与横向插槽相贯通。上述安装下座的连接部设有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铜片穿刺槽。上述第一线槽开口向上,且位于连接部的左侧。第二线槽开口向上,且位于连接部的右侧,从而在连接部的左右向的中部形成中间凸起部。铜片穿刺槽开口向上、沿左右向设置且位于中间凸起部上。中间凸起部的前侧面也是下半插座部的横向插槽的后槽壁。第一线槽的前端从后方与下半插座部的横向插槽的左端部位相连通,第二线槽的前端从后方与下半插座部的横向插槽的右端部位相连通。上述台阶凸缘部围绕连接部的周向侧面的上部设置。台阶凸缘部的后部中间和连接部的后部中间共同设有穿线缺口,该穿线缺口同时与连接部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的后端相通。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下座为左右对称的注塑一体件。安装下座还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卡接钩部。卡接钩部从前方相后连接在下半插座部上。卡接钩部的卡接钩有2个,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而分为位于左侧的第一卡接钩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卡接钩。卡接钩部的上下向的距离等于安装座的上下向的距离。第一卡接钩位于下半插座部的前侧的左部,第二卡接钩位于下半插座部的前侧的右部。第 一卡接钩与第二卡接钩的结构相对应,且相对于经过安装下座的前后向的中心线的铅垂面对称设置。第一卡接钩和第二卡接钩上均分别设有相应的用于卡接钩收缩变形的贯通自身上下的开口向前的变形槽。并且第一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座的安装下座,其特征在于安装下座(71)为注塑一体件; 安装下座(71)包括连接部(71-1)、台阶凸缘部(71-2)和下半插座部(71-3);安装下座(71)的连接部(71-1)从后方连接在下半插座部(71-3)上; 下半插座部(71-3)设有第一插头槽(71-3-1)、第二插头槽(71-3-2)、第一插针槽(71-3-3)、第二插针槽(71-3-4)和横向插槽(71-3-5); 第一插头槽(71-3-1)位于下半插座部(71-3)的上表面的左前部;第二插头槽(71-3-2)位于下半插座部(71-3)的上表面的右前部;横向插槽(71-3-5)位于下半插座部(71-3)的上表面的后侧,横向插槽(71-3-5)沿左右向设置;第一插针槽(71-3-3)位于下半插座部(71-3)的上表面的左后部;第一插针槽(71-3-3)的轴线与第一插头槽(71-3-1)的轴线相同、直径小于第一插头槽(71-3-1),第一插针槽(71-3-3)的前端与第一插头槽(71-3-1)相贯通,后端与横向插槽(71-3-5)相贯通;第二插针槽(71-3-4)位于下半插座部(71-3)的上表面的右后部;第二插针槽(71-3-4)的轴线与第二插头槽(71-3-2)的轴线相同、直径小于第二插头槽(71-3-2),第二插针槽(71-3-4)的前端与第二插头槽(71-3-2)相贯通,后端与横向插槽(71-3-5)相贯通; 安装下座(71)的连接部(71-1)设有第一线槽(71-1-1)、第二线槽(71-1-2)和铜片穿刺槽(71-1-3); 第一线槽(71-1-1)开口向上,且位于连接部(71-1)的左侧;第二线槽(71-1-2)开口向上,且位于连接部(71-1)的右侧,从而在连接部(71-1)的左右向的中部形成中间凸起部(71-1-4);铜片穿刺槽(71-1-3)开口向上、沿左右向设置且位于中间凸起部(71-1-4)上;中间凸起部(71-1-4)的前侧面也是下半插座部(71-3)的横向插槽(71-3-5)的后槽壁;第一线槽(71-1-1)的前端从后方与下半插座部(71-2)的横向插槽(71-2-5)的左端部位相连通,第二线槽(71-1-2)的前端从后方与下半插座部(71-2)的横向插槽(71-2-5)的右端部位相连通; 台阶凸缘部(71-2)围绕连接部(71-1)的周向侧面的上部设置;台阶凸缘部(71-2)的后部中间和连接部(71-1)的后部中间共同设有穿线缺口(71-7),该穿线缺口(71-7)同时与连接部(71-1)的第一线槽(71-1-1)和第二线槽(71-1-2)的后端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装座的安装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下座(71)为左右对称的注塑一体件;安装下座(71)还包括第一定位板(71-4)、第二定位板(71-5)和卡接钩部(71-6);卡接钩部(71-6)从前方相后连接在下半插座部(71-3)上;卡接钩部(71-6)的卡接钩有2个,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而分为位于左侧的第一卡接钩(71-6-1)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卡接钩(71-6-2);卡接钩部(71-6)的上下向的距离等于安装座的上下向的距离;第一卡接钩(71-6-1)位于下半插座部(71-3)的前侧的左部,第二卡接钩(71-6-2)位于下半插座部(71-3)的前侧的右部;第一卡接钩(71-6-1)与第二卡接钩(71-6-2)的结构相对应,且相对于经过安装下座(71)的前后向的中心线的铅垂面对称设置;第一卡接钩(71-6-1)和第二卡接钩(71-6-2)上均分别设有相应的用于卡接钩收缩变形的贯通自身上下的开口向前的变形槽(71-6-3);并且第一卡接钩(71-6-1)的左侧面为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的平面,第一卡接钩(71-6-1)的钩体位于其右侧前部;第二卡接钩(71-6-2)的右侧面为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的平面,第二卡接钩(71-6-2)的钩体位于其左侧前部; 下半插座部(71-3)还设有插接限位柱(71-3-6);下半插座部(71-3)的下侧面与卡接钩部(71-6)的下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下半插座部(71-3)的左侧面与第一卡接钩(71-6-1)的左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下半插座部(71-3)的右侧面与第二卡接钩(71-6-2)的右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第一插头槽(71-3-1)为开口向上的半圆柱形的凹槽,其轴线沿前后向设置、前端与外界相通,且第一插头槽(71-3-1)的前端边沿为倒角或倒圆角;第二插头槽(71-3-2)为开口向上的半圆柱形的凹槽,其轴线沿前后向设置、前端与外界相通,且第二插头槽(71-3-2)的前端边沿为倒角或倒圆角;并且第二插头槽(71-3-2)与第一插头槽(71-3-1)沿经过安装部的前后向的中心线的铅垂面对称设置; 第一插针槽(71-3-3)为开口向上的半圆柱形的凹槽; 第二插针槽(71-3-4)为开口向上的半圆柱形的凹槽;插接限位柱(71-3-6)有2个,2个插接限位柱(71-3-6)分左右位于下半插座部(71-3)的上表面的后部; 连接部(71-1)的周向侧面的下部为铅垂设置的半圆形圆弧面,该半圆形圆弧面在左侧与下半插座部(71-3)的左侧面平滑过渡连接,该半圆形圆弧面在右侧与下半插座部(71-3)的右侧面平滑过渡连接; 铜片穿刺槽(71-1-3)有2条,均开口向上且沿左右向设置,2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林葛鑫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威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