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和一种油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341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10),该传感器包括外表面上设置有进压(11a)的传感器主体(11),其中,所述传感器(10)还包括传感器壳体(12),该传感器壳体(1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2a),所述传感器主体(11)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壳体(12)内部,且所述通孔(12a)与所述进压(11a)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传感器(10)的油管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传感器以及油管结构,通过在传感器主体的外部设置传感器壳体,能够对传感器主体进行保护,从而使所述传感器更适于井下作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ー种传感器及ー种包括该传感器的油管结构。
技术介绍
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如,石油开采),通常要使用传感器对井下油管内部的温度压力进行检測。近年来,传感器在井下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利用传感器检测有油管内部温度压カ參数时,通常将传感器固定在油管上。但是,压カ温度传感器在下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井壁的摩擦、碰撞,从而致使传感器损坏或导致传感器从油管上脱落,从而导致对井下温度及压カ參数实时监控的中断。因此,如何对井下的传感器进行保护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和ー种油管结构,在井下作业时,所述传感器不易被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一种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外表面上设置有进压ロ的传感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传感器壳体,该传感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传感器主体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壳体内部,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压ロ相通。优选地,该传感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传感器主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进压ロ两侧的环形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优选地,所述进压ロ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所述环形槽。优选地,该传感器还包括可沿所述传感器的径向方向变形的弾性件和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管,所述传感器壳体内部的孔形成为包括大孔部和小孔部的阶梯孔,所述大孔部位于所述小孔部的两端,所述大孔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以与所述螺纹管配合,所述弹性件环绕所述传感器主体沿所述传感器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螺纹管的端面和所述小孔部之间。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光纤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另外ー个方面,提供ー种油管结构,该油管结构包括油管、固定设置在该油管外表面上的传感器和从该传感器的两端延伸的传导线,所述油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孔,其中,所述传感器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的传感器,所述出油孔与所述传感器壳体上的通孔对齐。优选地,该油管结构还包括传导线套筒,该传导线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管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传感器的两端,所述传导线延伸穿过所述传导线套筒。优选地,所述传导线套筒背离所述传感器的端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朝向所述传感器傾斜。本技术所提供的传感器以及油管结构,通过在传感器主体的外部设置传感器壳体,能够对传感器主体进行保护,从而使所述传感器更适于井下作业。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主剖视图;图2是图I中所示的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的主视图;图3是图I中所示的传感器的传感器壳体的主剖视图; 图4是图I中所示的传感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油管结构的住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 传感器 11 传感器主体12 传感器壳体13 密封圈14 弹性件 15 螺纹管20 油管 30 传导线40 传导线套筒Ila 进压ロIlb 环形槽 12a 通孔20a 出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I中所示,作为本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一种传感器10,该传感器包括外表面上设置有进压ロ Ila的传感器主体11,其中,传感器10还包括传感器壳体12,该传感器壳体1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2a,传感器主体11设置在传感器壳体12内部,且通孔12a与进压ロ Ila相通。当利用本技术所述的传感器10在管线外部測量管线(如,油管)的内部參数(如压カ和/或温度)吋,需要管线的管壁上开设ー个孔,然后将传感器10固定在管线的外表面上,其中,管线的管壁上的孔应当和传感器壳体12上的通孔12a以及传感器主体11的进压ロ Ila相通。通过在将传感器主体11设置在传感器壳体12的内部能够对传感器主体11进行较好的保护,避免外界环境对传感器主体11造成破坏。尤其是,当传感器10用于测量井下作业的油管的内部温度和压カ时,传感器壳体12可以在将油管送入井下的过程中避免传感器主体11受井壁的冲击和摩擦,从而避免因传感器主体11受损而产生的測量不准确等。当本技术所述的传感器10用于测量油管内部压力、温度等參数时,优选地,传感器10还可以包括密封圈13,传感器主体11上可以设置有位于进压ロ Ila两侧的环形槽11b,密封圈13设置在环形槽Ilb内。在进压ロ Ila两侧设置密封圈可以防止进入传感器10内的油从传感器主体11和传感器壳体12之间的缝隙流出传感器10,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測量结果的准确性。密封圈13可以是任何本领域常用密封圈,例如,橡胶材料制成的0型圈等,只要能够实现设置在环形槽Ilb内,在传感器主体11和传感器壳体12直接按实现密封即可。为了进ー步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可以在进压ロ Ila的两侧均设置环形槽11b,并在每个环形槽Ilb内均设置密封圈13,以对进压ロ Ila的两侧进行密封,并且进一步优选地,可以进压ロ Ila的两侧各设置多个(例如两个)环形槽11b,如图2中所示。传感器壳体12 —般为与传感器主体11形状相适应的筒状,为了使传感器主体11不从传感器壳体12中滑出,传感器主体11与传感器壳体12之间可以采用过盈配合。优选地,为了将传感器10的传感器主体11牢固地固定在传感器壳体12内部,传感器10还包括可沿传感器10的径向方向变形的弾性件14和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管15,传感器壳体12内部的孔形成为包括大孔部12b和小孔部12c的阶梯孔,大孔部12b位于小孔部12c的两端,大孔部12b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以与螺纹管15配合,弾性件14环绕传感器主体11沿传感器10的轴向方向设置在螺纹管15的端面和小孔部12c之间。所述的阶梯孔并不一定是严格的阶梯形孔,只要能够使得传感器主体11设置在传感器壳体12中后,大孔部12b和小孔部12c的交界处能够放置弾性件14即可,例如,图3中所示的,大孔部12b与小孔部12c的交界处具有锥形过渡,从而避免磨损弹性件14。图3中所示的是图I中所示的传感器的传感器壳体的主剖视图,图4中所示的是图I中所示的传感器的局部放大图。螺纹管15的外螺纹沿着大孔部12b的内螺纹朝向传感器壳体12的中部移动时,会在阶梯孔的阶梯处挤压弹性件14,弹性件14在传感器10的径向方向产生膨胀,从而对同时传感器壳体12的内表面以及传感器主体11的外表面产生压力,并将传感器主体11固定在传感器壳体12内。此处,弹性件14可以由橡胶等材料制成。为了使弾性件14变形充分,并使传感器主体11更牢固地与传感器壳体12接合,优选地,螺纹管5的长度大于传感器壳体12的端部所设置的内螺纹的长度。在本技术中,对传感器的类型并不作限制,例如,可以是电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等。优选地,传感器10为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測量精度高、测量范国大、传输距离远、结构简单、受カ明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测量井下的油管内的温度、压カ等參数。作为本技术的另ー个方面,如图5中所示,还提供一种油管结构,该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10),该传感器包括外表面上设置有进压ロ(Ila)的传感器主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0)还包括传感器壳体(12),该传感器壳体(1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2a),所述传感器主体(11)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壳体(12)内部,且所述通孔(12a)与所述进压ロ(Ila)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感器(10),其特征在干,该传感器(10)还包括密封圈(13),所述传感器主体(1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进压ロ(Ila)两侧的环形槽(11b),所述密封圈(13)设置在所述环形槽(Ilb) 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压ロ(Ila)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所述环形槽(11b)。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感器(10),其特征在干,该传感器(10)还包括可沿所述传感器(10)的径向方向变形的弾性件(14)和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管(15),所述传感器壳体(12)内部的孔形成为包括大孔部(12b)和小孔部(12c)的阶梯孔,所述大孔部(12b)位于所述小孔部(12c)的两端,所述大孔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闫波郭士生付豪李三喜孙琪刘小会吕京生赵维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