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宪季专利>正文

旋码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18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1:06
一种旋码锁芯,在壳体内同轴排列设有若干个旋码盘,旋码盘中固定有带圆孔的编码片,连接在编码片外壁的弹簧扣一端穿入到圆孔中弹性可动,圆柱钥匙表面则设有和各弹簧扣端部一一对应配合的数个扣槽;旋码盘的外壁设有一个齿形缺口,在壳体中还轴向布置有表面带齿形长条的旋控棒,齿形长条和齿形缺口相配合构成开闭控制机构,且旋控棒的里端通过离合机构连接传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旋码盘的齿形缺口和弹簧扣端部之间的中心夹角进行牙花组合,其可在360度圆周上编排变化,组合牙花数非常多,重码率很低,锁芯开闭控制的结构合理,防盗安全性高,并且使用圆孔形钥匙孔,旋转方向无着力点,防止强扭,同时钥匙插入无方向性,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机械式锁具的锁芯。背景技木现在的锁芯结构形式比较多,如常见的弹子式或叶片式锁芯等,这些结构各有特点,各有适应性。但是总体而言,现在锁芯的结构还不够理想,防盗安全性不够高,开启较容易,特别是暴力强扭开启,并且组合牙花数少,重码率偏高,钥匙插入一般有角度方向,操作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性高的旋码锁芯。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和传动件,在壳体内同轴排列设有若干个旋码盘,姆ー旋码盘中均固定有带圆孔的编码片,连接在编码片外壁的弹簧扣一端穿入到圆孔中弾性可动,配套的圆柱钥匙表面则设有和各圆孔中的弹簧扣端部一一对应配合的数个扣槽;每ー旋码盘的外壁均设有ー个齿形缺ロ,在壳体中还轴向布置有表面带齿形长条的旋控棒,齿形长条和各旋码盘的齿形缺ロ相配合构成开闭控制机构,且旋控棒的里端通过离合机构连接传动件。本专利技术利用旋码盘的齿形缺口和弹簧扣端部之间的中心夹角进行牙花组合,其可在360度圆周上编排变化,组合牙花数非常多,重码率很低,锁芯开闭控制的结构合理,防盗安全性高,并且使用圆孔形钥匙孔,旋转方向无着力点,防止强扭,同时钥匙插入无方向性,操作方便。根据需要,离合机构可以包括位于传动件中移动配合的离合片,离合片中间也设有圆孔并设有相通的扭矩ロ,圆柱钥匙末端处则设有扭矩槽相对应,离合片下方还和弹簧接触构成弹性顶压装置,传动件上也设有ー个齿形缺ロ,旋控棒里端表面的齿形长条位于离合片上方并和传动件的齿形缺ロ相配合。按照应用的锁具实际要求,壳体的两端可左右对称布置有ニ套旋码盘、旋控棒、离合机构和传动件,位于壳体中间的动作拨轮分别和左、右传动件动态配合,构成内、夕卜双开式锁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ー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 —A剖面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的B — B剖面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I中传动件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右视图。图6是配套的圆柱钥匙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C —C剖面放大示意图。实施例如图所不,在壳体I内同轴排列设有若干个旋码盘2,姆ー旋码盘2中均固定有带圆孔4的编码片3,连接在编码片3外壁的弹簧扣5 —端穿入到圆孔4中弾性可动,配套的圆柱钥匙12表面则设有和各圆孔4中的弹簧扣5端部一一对应配合的数个扣槽 13。每一旋码盘2的外壁均设有一个齿形缺ロ 6,在壳体I中还轴向布置有表面带齿形长条8的旋控棒7,齿形长条8和各旋码盘2的齿形缺ロ 6相配合构成开闭控制机构,且旋控棒7的里端通过离合机构连接传动件9。旋码盘2的数量根据需要及壳体I尺寸调整,本实施例中采用7个旋码盘2。本实施例的离合机构包括位于传动件9中移动配合的离合片10,离合片10中间也设有圆孔4并设有相通的扭矩ロ 11,圆柱钥匙12末端处则设有扭矩槽14相对应,离合片10下方还和弹簧15接触构成弹性顶压装置,传动件9上也设有ー个齿形缺ロ 6,旋控棒7里端表面的齿形长条8位于离合片10上方并和传动件9的齿形缺ロ 6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的锁芯可以用在各种不同锁具中,例如应用在防盗门锁中,壳体I的两端左右对称布置有ニ套旋码盘2、旋控棒7、离合机构和传动件9,位于壳体I中间的动作拨轮16分别和左、右传动件9动态配合,构成内、外双开式锁芯。在正常锁定状态下,各旋码盘2的齿形缺ロ 6角度互相错开,旋控棒7的齿形长条8和齿形缺ロ 6没有配合,齿形长条8骑跨在旋码盘2的外壁上,如果没有插入正确的钥匙,用强扭工具也只能使各旋码盘2连同相应的编码片3空转,旋控棒7无法转动,传动件9自 然也无法被驱动开锁。当配套的圆柱钥匙12插入到各圆孔4组成的圆形钥匙孔内后,只需将圆柱钥匙12最多转动一周,圆柱钥匙12表面的各扣槽13即可和各圆孔4中的弹簧扣5端部一一对应配合上,此时各旋码盘2的齿形缺ロ 6重合成轴向一条齿形直槽,然后圆柱钥匙12继续转动,通过各弹簧扣5将全部旋码盘2同步转动,到达配合位置时旋控棒7的齿形长条8被啮合入各齿形缺ロ 6重合成的齿形直槽,旋控棒7随之转动。当旋控棒7的里端表面的齿形长条8转出传动件9的齿形缺ロ 6吋,离合片10被弹簧15上顶,离合片10的扭矩ロ 11上移卡入圆柱钥匙12末端处的扭矩槽14,这时圆柱钥匙12转动可以直接将离合片10连同传动件9 一起带动,进而使动作拨轮16等动作开锁。在开锁过程中,旋控棒7只有在齿形长条8被啮合入各齿形缺ロ 6中时才转动,也即钥匙转动一周,旋控棒7才转动一定角度,是间歇转动。开锁完成后,离合片10连同传动件9转动到旋控棒7的里端表面的齿形长条8和齿形缺ロ 6啮合吋,离合片10被齿形长条8下压,扭矩ロ 11和圆柱钥匙12的扭矩槽14脱离,圆柱钥匙12即可拔出。拔出过程中各圆孔4的弹簧扣5端部被圆柱钥匙12表面摩擦振动,自然会使各旋码盘2略转错位,即各旋码盘2的齿形缺ロ 6角度互相错开。本实施例在圆柱钥匙12表面还设有数条倾斜的拨乱槽18,这样拔出过程中通过拨乱槽18对弹簧扣5端部的拨动,各旋码盘2的错开角度更大,位置无规律。实际上,各旋码盘2的圆周外壁上均可设有多个浅凹ロ 19构成防开启手感结构,这样受到技术开启时,浅凹ロ 19和旋控棒7的齿形长条8接触摩擦可以造成错误手感,无法感受到齿形缺ロ 6位置,安全性更高。在传动件9内正对钥匙入口处可设有防钻块17,防止钻头进入钥匙孔后破坏内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旋码锁芯,包括壳体和传动件,其特征为在壳体(I)内同轴排列设有若干个旋码盘(2),每ー旋码盘(2)中均固定有带圆孔(4)的编码片(3),连接在编码片(3)外壁的弹簧扣(5)—端穿入到圆孔(4)中弾性可动,配套的圆柱钥匙(12)表面则设有和各圆孔(4)中的弹簧扣(5)端部一一对应配合的数个扣槽(13);每一旋码盘(2)的外壁均设有ー个齿形缺ロ(6),在壳体(I)中还轴向布置有表面带齿形长条(8)的旋控棒(7),齿形长条(8)和各旋码盘(2)的齿形缺ロ(6)相配合构成开闭控制机构,且旋控棒(7)的里端通过离合机构连接传动件(9)。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码锁芯,其特征为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位于传动件(9)中移动配合的离合片(10),离合片(10)中间也设有圆孔(4)并设有相通的扭矩ロ(11),圆柱钥匙(12)末端处则设有扭矩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季
申请(专利权)人:张宪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