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弹力丝喂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6153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19:45
新型弹力丝喂入装置,主要包括:长条状凸起(1)、长条状凹槽(5)、轴孔(6);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一管状体,管状体两端的轴心设置轴孔(6),该装置的的表面间隔相等地设置长条状凸起(1),其间隔自然形成长条状凹槽(5),即长条状凸起(1)、长条状凹槽(5)及轴孔(6)一体成型。该装置配合纺织机械使用,当弹力丝环绕一周喂入时,增大了弹力丝和喂入装置之间的摩擦力,使弹力丝(3)在喂入时不致于因为在丝锭(2)上输入角度的变化而发生瞬间移动现象,由于弹力丝(3)与喂入装置相切时,被喂入装置的长条状凸起(1)的棱角相隔,弹力丝(3)的弹性也不会发生变化,从而确保弹力包芯纱质量。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装置,确切地说公开了一种新型弹力丝喂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弹力包芯纱的生产中,要保持弹力丝按照设定的速度均匀的喂入,是保证弹力丝弹性一致的关键。在通常使用的纺织机械上,弹力丝的喂入装置主要是一根表面平滑的管体,生产过程中,弹力丝环绕一周在该装置上,并随着该装置的既定速度匀速喂入,经长丝导入装置导入后,进行纤维外包,由于该装置的干预,确保了弹力包芯纱的弹力一致性, 提高了产品质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该装置是一根表面平滑的管体,当弹力丝在丝锭上的输出方位发生变化时,即弹力丝进入喂入装置的角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弹力丝在喂入装置平滑的表面上产生滑动现象,这种突发现象往往瞬间发生,破坏了弹力丝的导入速度及弹力丝的弹性强度不一致性,影响弹力包芯纱的纤维外包质量。要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确保弹力丝在喂入时的速度及弹性的一致性,若达到此目的就务必使弹力丝在经过喂入装置时,不管弹力丝的输入角度如何变化,均不产生左右滑动的现象,因此弹力丝的喂入装置成为弹力包芯纱质量和弹性一致性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新型弹力丝喂入装置,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公开的一种技术方案。该装置主要包括长条状凸起(I)、长条状凹槽(5)、轴孔¢);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一管状体,管状体两端的轴心设置轴孔出),该装置的的表面间隔相等地设置长条状凸起(1),其间隔自然形成长条状凹槽(5),即长条状凸起(I)、长条状凹槽(5)及轴孔(6) —体成型。该装置配合纺织机械使用,由于表面设置长条状凸起(I),当弹力丝环绕一周喂入时,在长条状凸起(I)的棱角处,增大了弹力丝和喂入装置之间的摩擦力,使弹力丝(3)在喂入时不致于因为在丝锭(2)上输入角度的变化而发生瞬间移动现象,同时由于弹力丝(3)与喂入装置相切时,被喂入装置的长条状凸起(I)的棱角相隔,因此弹力丝(3)的弹性也不会发生变化,从而确保了弹力包芯纱的茶品质量。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取代原有的平滑形弹力丝喂入装置拆装便捷。附图说明参见附图,图I是本专利技术配合纺织机械使用时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配合纺织机械使用时的侧视示意图;参见图I和图2,主要包括(I)长条状凸起、⑵弹力丝锭、(3)弹力丝、⑷弹力丝固定轴、(5)长条状凹槽、(6)轴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当弹力丝(3)输入弹力丝喂入装置时,弹力丝(3)环绕一周附着在长条状凸起(I)上,然后进入导入装置进行纤维外包;由于弹力丝锭(2)、弹力丝(3)及弹力丝喂入装置的速度为既定速度,弹力丝(3)缠绕其喂入装置的部分被长条状凸起(I)的棱角隔开,确保了弹力丝(3)的输入速率及弹性的一致性,即使弹力丝锭(2)上的弹力丝输入部分的输入角 度发生变化,也不会出现弹力丝(3)在弹力丝喂入装置上滑动的现象,保证了弹力包芯纱的产品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弹力丝喂入装置,主要包括长条状凸起(I)、长条状凹槽(5)、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装置是一管状体,管状体两端的轴心设置轴孔¢),所述的该装置的表面间隔相等地设置长条状凸起(I),其间隔自然形成所述的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曹友常路友荣王飞王艳曹恩成曾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天虹时代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