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吸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6086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18:26
阻燃吸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阻燃吸音材料,包括聚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及聚录乙烯材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阻燃材料采用具有良好渗透力的分子/近分子体系,采用多元素、多组分原料,每种原料含有硅、氮、磷、钾及硼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阻燃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吸附、去挥发份工艺过程,具有良好渗透力的分子/近分子体系在应用时是通过浸泡、喷淋及涂刷手段渗透到吸音材料纤维结构空隙中,实现在微观空间对吸音材料纤维进行吸附包覆保护,使吸音材料在火焰环境中能够与氧源及火焰有效隔离,避免或缓解吸音材料的被动燃烧,避免或抑制吸音材料燃烧释放烟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氮、磷、硅、硼、钾等至少两种原料合成的阻燃剂来处理有机吸音材料,使有机吸音材料获得抗燃烧性、抑烟性能的。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吸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然而,由于有机材料的可燃性,有机吸音材料既成为火灾隐患。为了提高有机吸音材料的防火安全性,一些有机吸音材料产品结合了聚磷酸铵阻燃剂,(Ammonium Polyphosphate,以下简称为APP),使氧指数提高到26%。国际权威检测机构SGS认定,聚酯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大于或等于28%是为阻燃聚酯纤维。目前市场上的应用产品基本没有达到极限氧指数要求。聚氨酯泡沫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其本身氧指数仅为14-16%,故极易着火燃烧。北京化工大学杜卫超报道,实验通过在聚氨酯泡沫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三聚氰胺进行阻燃改性制备了隔音阻燃聚氨酯泡沫。泡沫的阻燃·性能达到最好值,氧指数为27%。但是,这样的阻燃改进远不能满足对有效防火、抗烟的防火安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出一种利用具有良好渗透力和吸附性的分子/近分子级的阻燃剂,将阻燃剂在分子 近分子水平引入吸音材料纤维间的空隙,起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阻燃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板或吸音棉及具有良好渗透力和吸附能力的分子/近分子级的防火阻燃剂,所采用的吸音板或吸音棉包括聚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及聚氯乙烯材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阻燃材料采用具有良好渗透力的分子/近分子体系采用多元素、多组分原料,每种原料含有硅、氮、磷、钾及硼元素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燃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含硅原料包括二氧化硅、八[四甲基铵基]Q8、硅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燃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含氮原料包括氨基三乙酸、异丙基胺、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苯胺、阱、水合阱、尿素、乙醇胺、胆胺、三乙醇胺、氨气、氨水、磷酸氢铵、硫酸铵、硫酸氢铵、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四甲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及四丁基氯化铵。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燃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含磷原料包括磷酸纳、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铵、磷酸氢铵、磷酸二氢铵、磷酸、磷酸钾、多聚磷酸铵、多聚磷酸钾及多聚磷酸钠。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波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美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