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高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020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15:44
提供一种滚筒式高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设备,滚筒底部下方设有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滚筒的筒体上套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两侧的筒体上设有回转导轨,回转导轨与支撑导轮相适配,滚筒两端设有与滚筒的筒体两端旋转密封的端盖且端盖用支架支撑,一侧的端盖上设有进料口和空气进口,另一侧的端盖上设有出料口和臭气引风口;滚筒的内腔壁面上设有与滚筒轴心线呈夹度的搅拌齿,滚筒的内腔分为多个腔体且腔体间相互连通,相邻腔体间以隔板隔开且每个隔板上的通孔位置高低不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物料在滚筒内反复升高、跌落、多次从空气中穿过而充分吸入氧气,充分保证了微生物好氧分解的条件,灭菌处理后的物料(污泥)可用做绿化或园艺用肥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环保
,具体涉及ー种滚筒式高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随之带来的污水、餐厨垃圾、污泥的产生量也在迅速増加,污水处理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扩大。据有关资料记载,2009年全国投入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1992座,处理污水量280亿m3,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约2005万吨。随着城镇化水平和污水处理量的増加,污泥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目前,我国污泥处理与处置方式主要有下述几种一是污泥消化,污泥消化エ艺主要分为ニ元消化エ艺和两相厌氧消化エ艺两类。ニ元消化工艺即在第一级采用好氧消化,靠氧化产生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大于50°C,然后进入第二级中温厌氧消化。两相厌氧消化エ艺,即第一级和第二 级分别采用中温和高温两相厌氧エ艺组合;ニ是污泥填埋,污泥消化后经脱水再进行填埋是目前国内许多大型污水处理厂中常采取的方式,经过消化后的污泥有机物含量減少,性能稳定,总体积减少,脱水后作填埋处置是ー种比较经济、简单的处理方式。污泥填埋处理成本低、不需高度脱水或自然干化、既处理了污泥又増加了城市的建设用地。但是污泥填埋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由于污泥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滚筒式高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设备,具有滚筒(I),所述滚筒(I)底部下方设有电机(2)和与之相连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3),所述滚筒(I)的筒体上套装有与主动齿轮(3)啮合的被动齿轮(4);所述被动齿轮(4)两侧的筒体上设有回转导轨(8),所述回转导轨(8)与设置在滚筒(I)底部下方的支撑导轮(9)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I)两端设有与滚筒(I)的筒体两端旋转密封的端盖(5 ),所述两端的端盖(5 )均用支架(17 )支撑,其中一侧的端盖(5 )上设有进料口( 6 )和空气进口( 16 ),另一侧的端盖(5 )上设有出料口(7)和臭气引风口(29);所述滚筒(I)的内腔壁面上设有与滚筒(I)轴心线呈夹度的搅拌齿(21),滚筒(I)的内腔分为多个腔体且腔体间相互连通,相邻腔体间以隔板(15)隔开,且每个隔板(15)上的通孔彼此错开,周向间隔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筒式高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顺序为培育区(10)、升温区(11)、高温发酵灭菌区(12)、冷却区(13)和滞留区(14),其中,培育区(10)和升温区(11)间的隔板(15)上的通孔I (30)为圆形且与隔板(15)的轴心线偏离距离,升温区(11)和高温发酵灭菌区(12)间的隔板(15)上的通孔II (31)为圆缺形且位于隔板(15)—侧边,高温发酵灭菌区(12)和冷却区(13)间的隔板(15)上的通孔111(32)也为圆缺形且位于隔板(15)—侧边,冷却区(13)和滞留区(14)间的隔板(15)上的通孔IV(33)为圆形且与隔板(15)的轴心线同轴,导管(28)穿过臭气引风口(29)后一端置于冷却区(13)内,导管(28)另一端与引风机(2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高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发酵灭菌区(12)由一号高温发酵灭菌区(22)、二号高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红张庆丰赵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沃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