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支胜标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喷雾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877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清洁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喷雾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工作部及浮体部,工作部包括用于将水雾化或液滴化的喷嘴单元以及设置于喷嘴单元喷射路径处的高压电场单元,工作部还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以及用于抽排水的进、出水道,水流经进水道并由喷嘴单元喷出后经高压电场净化,最终由出水道排出。一方面,其设备安置后即可工作,无需人工时刻看护,生产及运作成本低;另一方面,可有效净化其周边区域水质,并起到灭孢及水质净化作用,同时,其进出水道产生的进出水流也使其周围区域水流产生流动,形成流动活水,有利于防止水静置而产生的恶臭现象,从而有效杜绝因富营养化而导致的水质污染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清洁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喷雾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伴随大量日常及工业废水的排放,作为其废水的最终汇入地的江河湖泊开始逐步出现水质“富营养化”现象。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的暴发性繁殖,这些藻类有恶臭、有毒,鱼不能食用,藻类遮蔽阳光,使水底生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阻碍而死去,腐败后放出氮、磷等植物的营养物质,再供藻类利用,这样年深月久,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而又腥臭,水中缺氧,造成鱼类 及其他水生生物窒息死亡;不仅仅如此,其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后,会再次被微生物分解,又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又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从而出现恶性循环。如何能有效解决目前水质的“富营养化”问题,以实现其水质净化目的,最终还原其江河湖泊的本来面目,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迫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太阳能喷雾净化装置,可有效杜绝因富营养化而导致的水质污染现象,设备工作可靠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喷雾净化装置,包括工作部及漂浮于水面处的用于悬浮工作部的浮体部,所述工作部包括用于将水雾化或液滴化的喷嘴单元以及设置于喷嘴单元喷射路径处的高压电场单元,所述工作部还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以及用于抽排水的进、出水道,水流经进水道并由喷嘴单元喷出后经高压电场净化,最终由出水道排出。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本技术可自行漂浮于水中,工作时抽取该区域水并将其雾化后经过高压电场,其水中附带的氮、磷等有机营养物质以及藻类孢子等经过高压电场过滤,最终排出满足正常水质标准的水;一方面,其设备安置后即可工作,无需人工时刻看护,生产及运作成本低;另一方面,可有效净化其周边区域水质,并起到灭孢及水质净化作用,从而隔断了蓝藻所赖以生长发育的营养源,同时,其进出水道产生的进出水流也使其周围区域水流产生流动,形成流动活水,有利于防止水静置而产生的恶臭现象,从而有效杜绝了因富营养化而导致的水质污染现象,设备工作可靠稳定。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图3为喷嘴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太阳能喷雾净化装置,包括工作部及漂浮于水面处的用于悬浮工作部的浮体部10,所述工作部包括用于将水雾化或液滴化的喷嘴单元20以及设置于喷嘴单元20喷射路径处的高压电场单元,所述工作部还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源50以及用于抽排水的进、出水道30、40,水流经进水道30并由喷嘴单元20喷出后经高压电场净化,最终由出水道40排出,如图1-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动力源50为太阳能电池板,动力源50铺设于浮体部10顶端位置处。实际使用时,其工作部依靠浮体部10漂浮于水面位置处,同时依靠铺设与浮体部10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光能并转换为电能,以供工作部日常运作所需,从而保证本技术对于周边环境的自适应性;当将其放置于待净化水域后,其即可自行获取动力源并开始工作,整体结构简单而工作可靠。使用时可考虑将本技术制作多个并呈链式或阵列式覆盖于待净化水域内,从而起到高效率处理污水目的。为防止太阳能电池板因长期裸露在外而导致的部件受损问题,当将其铺设于浮体部10上后,可酌情再在其上重复铺设高透明树脂层,一方面以其高透明树脂本身的强度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本身 的高强度性能,同时其树脂层的高透明性也并不妨碍太阳能电池板的光能吸收,最终确保本技术正常工作。进一步的,为保证本技术的水域处理效果,如图I所示,所述浮体部10外形呈中空的“T”字状,出水道40沿其浮体部10外缘顺延至水体的临近水面位置处,进水道30 —端连通喷嘴单元20进水腔,其另一端向水体中部或下部顺延布置;之所以采用上述设置,是因为藻类在浮游于水面上并大量繁衍后,其排生的孢子及产生的腐烂沉积有机物质等均大多沉淀及分布于中层以及下层水处,本技术通过进水道30直接抽取中层以及下层水并对其进行水质净化,并将处理后的水排放入水面附近,从而一方面洁净了待净化水域的中下层水质,另一方面则又断绝漂浮于水面的蓝藻的营养来源,为从根本上解决蓝藻繁衍生长提供了解决途径,灭杀蓝藻与净化水域双管齐下,一举两得。为避免其出水道40 口部产生倒灌现象,所述出水道40出口处弯折呈倒“U”状,其倒“U”状出口处的弧形部位于水面以上,位于倒“U”状一侧的出水道40 口部没于水面以下设置;也即是说,如图I所示,将其口端设置为反向倒“U”形,同时其“U”形的弧形底部则相应位于水面以上,其“U”形两端则均没于水面以下,从而保证出水道40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进一步的,为具体实现喷嘴单元20的工作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喷嘴单元20为喷雾喷嘴,所述喷嘴单元20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腔构成连通进水道并引导其水流的喷水腔,喷水腔前端开设喷水口 22,所述喷嘴单元20还包括悬套于壳体21喷水腔部的喷气管23,所述喷气管23的针状尖端指向并临近喷水口 22设置,工作部还包括用于提供喷嘴单元20气压的空压机90,所述空压机90出气口沿浮体部10外缘顺延探出水面设置;同时,本技术还将高压电场单元融入喷嘴单元20内,具体为所述喷气管23以及壳体21前端各连接正负电极部,所述两电极部之间形成高压电场,此外,为避免电流外溢,壳体21前后端以及喷气管23与其连接件之间均设置有绝缘部件60。上述的喷气管23悬套于壳体21喷水腔部,布置如图3所不结构时,即为喷气管23与喷水腔轴线重合布置且彼此互不干涉;这样,当空压机90工作并产生压缩空气时,其压缩空气经喷气管23的针状尖端喷出,喷气管23的针状尖端周围产生负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水道30开始进水并顺管道流入壳体21喷水腔内,喷气管23不断喷出压缩空气,最终带动壳体21喷水腔内水喷出并形成雾化水气;同时,喷气管23以及壳体21前端连接的正负电极部开始通电并在两者间产生高压电场;由喷嘴单元20的喷水口 22喷出的雾化水气经高压电场后,水气中 的藻类孢子及各有机营养物质均被灭杀及高温蛋白质化,最终实现其水质的完全净化;使用亦可考虑在其进水道30处设置压力喷射泵,如本技术所述的所述工作部还包括给水泵100,所述给水泵100进水端连通进水道30且其出水端连通喷嘴单元20进水腔设置,从而以协助空压机90动作,提高其进水道30的水流喷射压力。进一步的,考虑到由喷嘴单元20喷出的雾化水气不可能即刻排除,因此,所述工作部包括用于承接喷嘴单元20出水的存储腔70,所述工作部还包括排水泵80,所述排水泵80进水端连通存储腔70内且其出水端顺延并连通出水道40设置;这样,当喷嘴单元20喷出水气经高压电场净化后,沉凝于存储腔70内,当存储腔70内的沉凝水量满足一定量时,排水泵80即开始工作并排出存储腔70内的洁净沉凝水,存储腔70内不断产生沉凝水,排水泵80也间歇性对其水量进行排除,从而实现其整套工作流程;实际制作时,考虑到单个喷嘴单元20的净化量,可如图1-2所示,将其喷嘴单元20设置多组,以提高其净化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喷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部及漂浮于水面处的用于悬浮工作部的浮体部(10),所述工作部包括用于将水雾化或液滴化的喷嘴单元(20)以及设置于喷嘴单元(20)喷射路径处的高压电场单元,所述工作部还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源(50)以及用于抽排水的进、出水道(30、40),水流经进水道(30)并由喷嘴单元(20)喷出后经高压电场净化,最终由出水道(40)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喷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50)为太阳能电池板,动力源(50)铺设于浮体部(10)顶端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喷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部(10)外形呈中空的“T”字状,出水道(40)沿其浮体部(10)外缘顺延至水体的临近水面位置处,进水道(30) —端连通喷嘴单元(20)进水腔,其另一端向水体中部或下部顺延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喷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单元(20)为喷雾喷嘴,所述喷嘴单元(20)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腔构成连通进水道并引导其水流的喷水腔,喷水腔前端开设喷水口(22),所述喷嘴单元(20)还包括悬套于壳体(21) 喷水腔部的喷气管(23),所述喷气管(23)的针状尖端指向并临近喷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胜标
申请(专利权)人:支胜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