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系统, 尤其涉及能利用热泵循环来加热水介质的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一种如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3 - 314838号公报)所示的能利用热泵循环来加热水的热泵式温水制热装置。热泵式温水制热装置主要包括具有容量可变型的热源侧压缩机及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室外机;以及具有制冷剂一水热交换器及循环泵的温水供给单元。热源侧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及制冷剂一水热交换器构成热源侧制冷剂回路。根据该热泵式温水制热装置,通过制冷剂在制冷剂一水热交换器中的散热来加热水。由此获得的温水在被循环泵升压之后,贮存在箱内或被供给至各种水介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现有的热泵式供热水装置中,作为水介质设备有时要求使用需要供给高温温水的暖气片。对此,为了将高温温水输出并供给至水介质设备,可考虑在温水供给单元内设置与上述热源侧制冷剂回路不同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然而,利用侧制冷剂回路与热源侧制冷剂回路同样具有容量可变型的压缩机,当使该压缩机的容量突然变化时,该压缩机会伴随容量变化而产生声音。因此,当温水供给单元设置于室内时,室内的用户会感到由压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泵系统(I),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源单元(2),该热源单元(2)具有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热源侧压缩机(21)和能作为热源侧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4); 利用侧单元(4),该利用侧单元(4)与所述热源单元(2)连接并具有容量可变型的利用侧压缩机(62)、利用侧热交换器(41)及制冷剂一水热交换器(65),其中,所述利用侧压缩机(62)对利用侧制冷剂进行压缩,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41)能作为热源侧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并能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所述制冷剂一水热交换器(65)能作为利用侧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并对水介质进行加热,此外,由所述热源侧压缩机(21)、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24)及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41)构成热源侧制冷剂回路(20),由所述利用侧压缩机(62)、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41)及所述制冷剂一水热交换器¢5)构成利用侧制冷剂回路(40);以及 利用侧控制部(12),该利用侧控制部(12)能在通常运转时进行使所述利用侧压缩机(62)的运转容量逐级变化的利用侧容量变更控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泵系统(I),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侧控制部(12)进行所述利用侧压缩机¢2)的容量控制,以使利用侧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一水热交换器(65)中的冷凝温度达到利用侧冷凝目标温度,并通过使所述利用侧冷凝目标温度逐级变化来进行所述利用侧容量变更控制。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泵系统(I),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侧控制部(12)从所述利用侧压缩机¢2)的运转开始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所述利用侧容量变更控制。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I),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侧压缩机(21)是容量可变型的压缩机, 所述热泵系统(I)还包括热源侧控制部(19),当所述利用侧控制部(12)进行所述利用侧容量变更控制时,该热源侧控制部(19)能进行使所述热源侧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逐级变化的热源侧容量变更控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1,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侧控制部(19)进行所述热源侧压缩机(21)的容量控制,以使利用侧制冷剂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41)中的蒸发温度达到利用侧蒸发目标温度,并通过使所述利用侧蒸发目标温度逐级变化来进行所述热源侧容量变更控制, 或者所述热源侧控制部(19)进行所述热源侧压缩机(21)的容量控制,以使热源侧制冷剂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41)中的冷凝温度达到热源侧冷凝目标温度,并通过使所述热源侧冷凝目标温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