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511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锅炉,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外炉体;设于外炉体内的内炉体;连通外炉体和内炉体的烟囱;安装于烟囱上的风门;设于烟囱一侧并与烟囱连通的排气泄压口;一端连接内炉体、另一端穿出外炉体并向外延伸的清灰口;设于外炉体和内炉体之间的水套;以及设于内炉体内的主进风管,主进风管内设有导风槽一和导风槽二,主进风的管口穿出内炉体并延伸至设于外炉体外壁的进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充分燃烧,既不会造成燃料结焦,更不会产生燃烧不均匀现象,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燃煤消耗,减少了烟气排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锅炉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烟气回程少、制造成本较低,而且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不充分、烟尘排放污染较严重,造 成用户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对环境相对污染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锅炉,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烟气排放。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能锅炉,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外炉体;设于外炉体内的内炉体;连通外炉体和内炉体的烟囱;安装于烟囱上的风门;设于烟囱一侧并与烟囱连通的排气泄压口 ;一端连接内炉体、另一端穿出外炉体并向外延伸的清灰口 ;设于外炉体和内炉体之间的水套以及设于内炉体内的主进风管,主进风管内设有导风槽一和导风槽二,主进风的管口穿出内炉体并延伸至设于外炉体外壁的进风管。所述外炉体外壁靠近底板处设有下炉门,下炉门上方设有中炉门,中炉门上方设有上炉门。所述外炉体外壁上分别设有回水补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充分燃烧,既不会造成燃料结焦,更不会产生燃烧不均匀现象,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燃煤消耗,减少了烟气排放。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锅炉的剖视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锅炉的剖视图二。图中I、底板;2、外炉体;3、内炉体;4、烟囱;5、风门;6、排气泄压口 ;7、清灰口 ;8、水套;9、主进风管;10、导风槽一 ;11、导风槽二 ;12、进风管;13、下炉门;14、中炉门;15、上炉门;16、回水补水口 ; 17、排污口 ; 18、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锅炉,包括底板1,底板I上设有外炉体2 ;设于外炉体2内的内炉体3 ;连通外炉体2和内炉体3的烟囱4 ;安装于烟囱4上的风门5 ;设于烟囱4 一侧并与烟囱4连通的排气泄压口 6 端连接内炉体3、另一端穿出外炉体2并向外延伸的清灰口 7 ;还包括设于外炉体2和内炉体3之间的水套8以及设于内炉体3内的主进风管9,主进风管9内设有导风槽一 10和导风槽二 11,主进风管9的管口穿出内炉体3并延伸至设于外炉体2外壁的进风管12。所述外炉体2外壁靠近底板I处设有下炉门13,下炉门13上方设有中炉门14,中炉门14上方设有上炉门15。所述外炉体2外壁上分别设有回水补水口 16、排污口 17和出水口 18。具体使用时,本技术采用多部位均匀送风,很好的保证燃料能够充分燃烧,既不会造成燃料结焦,更不会产生燃烧不均匀现象,提高了锅炉热效率,降低了燃煤消耗,减少了烟气排放,节约能源。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节能锅炉,包括底板(I)、烟囱(4 )和清灰口( 7 ),底板(I)上设有外炉体(2 ),外炉体(2)内设有内炉体(3),烟囱(4)连通外炉体(2)和内炉体(3),烟囱(4)上安装有风门(5),烟囱(4) 一侧设有与烟囱(4)连通的排气泄压口(6);清灰口(7) —端连接内炉体(3),清灰口(7)另一端穿出外炉体(2)并向外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锅炉还包括设于外炉体(2)和内炉体(3)之间的水套(8)以及设于内炉体(3)内的主进风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东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群翔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