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3427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解决了现有的由单排管散热元件构成的空冷单元存在的从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偏高的问题。包括基管(1),在基管(1)两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4),所述的基管(1)为进汽口大出汽口小的变径管,基管进汽侧端(2)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3)的面积的比为1.2-2.4,基管(1)的壁厚(5)为1.4-1.6毫米,在基管(1)两外侧面上设置的相邻翅片(4)的间距为2.2-3.0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减小了排汽在散热器内部流动时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使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可降低近50%,从而降低了汽轮机排汽背压,使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明显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对汽轮机排汽进行冷凝的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
技术介绍
大型汽轮机排汽经过大口径主排汽管道进入蒸汽分配管,再进入空冷散热器,所携带的热量经过空冷散热器的金属表面,通过与环境空气的对流传热直接传递给环境空气,散发到环境中。汽轮机的排汽被空气冷却后形成的凝结水由汇集管道进入凝结水总管,流入凝结水箱,最后由凝结水泵打出供给锅炉。环境中的冷空气被轴流风机加压后横向吹向空冷散热器,吸收了热量的冷空气变成热空气后经空冷散热器散发到环境中。火电厂直接空冷系统所采用的空冷换热元件主要有三种,即三排管、双排管和单排管。三排管采用缠绕式的椭圆钢管-椭圆钢翅片;双排管采用套片式的椭圆钢管-矩形钢翅片;单排管采用钢铝复合基管和铝制翅片管,经真空钎焊工艺结合。但一般的单排管管径相同,而蒸汽在散热元件内是边流动,边凝结,蒸汽量逐渐减少的过程,因此,管径相同的单排管散热元件 不能有效地减小排汽在散热器内部流动时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导致从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偏高,在真空泵出力一定的情况下使汽轮机排汽压力升高,影响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同时也对散热器的冬季防冻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解决了现有单排管散热元件构成的空冷单元存在的从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偏高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包括基管,在基管两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所述的基管为进汽口大出汽口小的变径管,基管进汽侧端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的面积的比为I. 2-2. 4,基管的壁厚为I. 4-1. 6毫米,在基管两外侧面上设置的相邻翅片的间距为2.2_3. 0 晕米。基管进汽侧端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的面积的比为I. 5。本技术有效减小了排汽在散热器内部流动时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使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可降低50%,从而降低了汽轮机排汽背压,使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明显提高,同时也改善了散热器的冬季防冻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包括基管1,在基管I两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4,所述的基管I为进汽口大出汽口小的变径管,基管进汽侧端2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3的面积的比为I. 2-2. 4,基管I的壁厚5为I. 4-1. 6毫米,在基管I两外侧面上设置的相邻翅片4的间距为2. 2-3.0毫米。基管进汽侧端2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3的面积的比为I. 5。本技术安装翅片时,要将翅片在通风面与基管对齐;管束长度视实际需要确定。冷却时基管通过导热的方式将管内蒸汽的热量传递给翅片,同时基管和翅片又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外掠的空气,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汽轮机排汽在散热元件内具有边流动,边凝结,蒸汽量逐渐减少的特点,而蒸汽在管束内部流动时的阻力近似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加大基管进汽端的尺寸可减小分配管到散热元件的局部阻力;蒸汽在散热元件内部从面积大的一侧流向面积小的一侧,与汽轮机排汽在管内的冷凝特点相结合,可以减小蒸汽在内部流动的沿程阻力。可使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降低近50%,从而降低了汽轮机排汽背压,使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明显提高,同时冬季运行时降低了汽轮机的阻塞背压,改善了散热器的防冻性能。本技术充分将散热器结构型式与汽轮机排汽在各阶段的冷凝特点相结合,改善了散热器的流动特性,在散热单元的顺流管束和逆流管束中均可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包括基管(I ),在基管(I)两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管(I)为进汽口大出汽口小的变径管,基管进汽侧端(2)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3)的面积的比为I. 2-2. 4,基管(I)的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安勤岗马庆中李庆华续宏张玉虎原树峰武文萍崔亚明刘致诚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