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252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具有连接有压脚的压脚杆,工作时,压脚杆随机针作上下运动,在机针缝纫时压住布料。在机头内设置有能转动的压臂轴,压臂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上轴连接随动,便于中压脚随机针上下运动。压臂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曲柄,通过曲柄、第一连杆、三角连接板和压脚驱动杆,将上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压脚杆的上下运动,具有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具体地说是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缝纫机一般包含机座,在机座的上表面设有工作台,在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布料的压脚,以及带针杆的机头。有些用于缝制花样图案的缝纫机,压脚压在缝纫图案的外缘,由于所压范围较大,在机针从缝制的布料拔出时,容易将机针处的布料带起,影响缝制图案的质量。因此,通过在机针处设置一个中压脚,在缝纫开始前,将中压脚压下使之进入工作状态。在工作时,中压脚可套设于机针外,并由机头上轴带动可随机针上下运动。在 机针向下运动时,中压脚跟随机针下压面料;在机针拔出布料后,中压脚随机针向上运动。现有缝纫机的中压脚驱动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安装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包括机头和连接有压脚的压脚杆,在机头内设置有能转动的压臂轴,压臂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上轴连接随动,压臂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曲柄;机头内设置有能转动的连杆座,在连杆座上设置有三角连接板;三角连接板的中部与连杆座转动配合,三角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杆与曲柄相连接,三角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压脚驱动杆相转动连接,压脚驱动杆与压脚杆上的压脚杆接头相连接,驱动压脚杆上下运动。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还包括以下改进的技术方案。上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轴上的传动凸轮以及设置在压臂轴端部的传动曲柄;在传动凸轮与传动曲柄之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第一端部套设于传动凸轮外的轴承上,连杆的第二端部与传动曲柄的第一端部相转动连接,传动曲柄的第二端部与压臂轴相固定连接。上述传动曲柄的第一端部制有调节槽,在调节槽内设置有能调节偏心距的连接轴,连接轴与连杆的第二端部相连接。上述的机头内设置有导向杆,压脚杆与导向杆同轴心滑动配合;在导向杆外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固定设置,弹簧的下端与压脚杆相配合。上述的机头安装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外设置有调节螺母。上述的机头内设置有拉杆,拉杆的第一端部连接有驱动机构,拉杆的第二端部与转动设置在机头内的提升杆相连接,提升杆的中部通过支撑轴与机头转动配合;提升杆的提升部与连杆座相连接。 上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由电机带动的驱动凸轮以及转动设置在机壳尾部的间歇驱动杆;间歇驱动杆的第一端部设置有与驱动凸轮相配合的凸轮轴,间歇驱动杆的第二端部与拉杆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上述的驱动凸轮和传动齿轮通过支点轴转动设置在马达座上,传动齿轮与电机上的驱动齿轮相啮合;支点轴连接有传感器挡块,马达座侧壁固定有检测支点轴旋转角度的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中压脚传动结构,具有连接有压脚的压脚杆,工作时,压脚杆随机针作上下运动,在机针缝纫时压住布料。在机头内设置有能转动的压臂轴,压臂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上轴连接随动,便于中压脚随机针上下运动。压臂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曲柄,通过曲柄、第一连杆、三角连接板和压脚驱动杆,将上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压脚杆的上下运动,具有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I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机头I、压脚杆2、压脚杆接头21、导向杆22、弹簧23、压脚24、压臂轴3、曲柄31、传动曲柄32、调节槽32a、连杆座4、三角连接板41、第一连杆42、压脚驱动杆43、传动凸轮5、连杆51、轴承52、连接轴53、调节螺栓6、调节螺母61、拉杆7、提升杆71、支撑轴7la、提升部7Ib、电机81、驱动凸轮82、间歇驱动杆83、凸轮轴83a、传动齿轮84、支点轴85、马达座86、驱动齿轮87、传感器挡块88、传感器89。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包括机头I和设置连接有压脚24的压脚杆2。压脚24具有针孔,可随机针上下运动,并在下限位压住布料。机针在上下运动时可穿过压脚24的针孔,进行缝纫。在机头I内设置有能转动的压臂轴3,所述压臂轴3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上轴连接,通过上轴带动压臂轴3转动。压臂轴3的另一端连接有曲柄31。在机头I内设置有能转动的连杆座4,在连杆座4上设置有三角连接板41。三角连接板41的中部与连杆座4转动配合,三角连接板4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杆42与曲柄31相连接,三角连接板41的另一端与压脚驱动杆43相转动连接。压脚驱动杆43与压脚杆2上的压脚杆接头21相连接,在压臂轴3转动时,通过曲柄31、第一连杆42和三角连接板41转化为压脚驱动杆43的上下运动,从而驱动压脚杆2上下运动。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轴上的传动凸轮5以及设置在压臂轴3端部的传动曲柄32。在传动凸轮5与传动曲柄32之间设置有连杆51 ;所述连杆51的第一端部套设于传动凸轮5外的轴承52上,连杆51的第二端部与传动曲柄32的第一端部相转动连接,传动曲柄32的第二端部与压臂轴3相固定连接。传动曲柄32的第一端部制有调节槽32a,在调节槽32a内设置有能调节偏心距的连接轴53,连接轴53与连杆51的第二端部相连接。机头I内设置有导向杆22,压脚杆2与导向杆22同轴心滑动配合。在导向杆22外套设有弹簧23,弹簧23的上端固定设置,弹簧23的下端与压脚杆2相配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弹簧23的上端与导向杆22上端的固定帽抵接配合,弹簧23的下端与弹簧管套相配合,并向压脚杆2施加向下的弹性力。机头I安装有与导向杆22相配合的调节螺栓6,调节螺栓6外设置有调节螺母61。在机头I内设置有拉杆7,所述拉杆7的第一端部连接有驱 动机构,拉杆7的第二端部与转动设置在机头I内的提升杆71相连接。提升杆71的中部通过支撑轴71a与机头I转动配合,提升杆71的提升部71b与连杆座4相连接。拉杆7拉动提升杆71后,提升杆71绕支撑轴71a旋转,提升部71b带动连杆座4上升,使压脚24上升结束工作;反之使压脚24下降进入工作状态。驱动机构包括电机81和由电机81带动的驱动凸轮82以及转动设置在机壳尾部的间歇驱动杆83。间歇驱动杆83的第一端部设置有与驱动凸轮82相配合的凸轮轴83a,间歇驱动杆83的第二端部与拉杆7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驱动凸轮82和传动齿轮84通过支点轴85转动设置在马达座86上,在具体实施例中,驱动凸轮82和传动齿轮84可以一体制成,也可以分立并一起固定在支点轴85上。在实施例中,传动齿轮84与电机81上的驱动齿轮87相啮合,由此带动驱动凸轮82转动。在支点轴85上连接有传感器挡块88,所述的马达座86侧壁固定有检测支点轴85旋转角度的传感器89。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包括机头(I)和连接有压脚(24)的压脚杆(2),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机头(I)内设置有能转动的压臂轴(3),所述压臂轴(3)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上轴连接随动,压臂轴(3)的另一端连接有曲柄(31);所述的机头(I)内设置有能转动的连杆座(4),在连杆座(4)上设置有三角连接板(41);所述三角连接板(41)的中部与连杆座(4)转动配合,三角连接板(4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杆(42)与曲柄(31)相连接,三角连接板(41)的另一端与压脚驱动杆(43)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压脚驱动杆(43)与压脚杆(2)上的压脚杆接头(21)相连接,驱动压脚杆(2)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轴上的传动凸轮(5)以及设置在压臂轴(3)端部的传动曲柄(32);在所述传动凸轮(5)与传动曲柄(32)之间设置有连杆(51);所述连杆(51)的第一端部套设于传动凸轮(5)外的轴承(52)上,连杆(51)的第二端部与传动曲柄(32)的第一端部相转动连接,传动曲柄(32)的第二端部与压臂轴(3)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曲柄(32)的第一端部制有调节槽(32a),在调节槽(32a)内设置有能调节偏心距的连接轴(53),所述的连接轴(53)与连杆(51)的第二端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中压脚传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机头(I)内设置有导向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