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213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56
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包括炉壳、挡板一、挡板二、上挡板、上大梁、上箱体、上箱盖、耐材砌体。炉壳底部砌筑耐材砌体,耐材砌体分为三层结构。挡板一、挡板二对称焊接在炉壳上。上挡板由无缝管、三通管、上挡板框架、吊耳、固定钢管、圆钢组成。上箱体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炉壳上,上箱盖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上箱体上;上箱盖与上大梁之间通过波纹管进行密封,最终在上大梁与上挡板之间形成了一个密封空间。采用上挡板、挡板一、挡板二与炉壳周围耐材形成密封结构,起到隔离前后炉内气氛的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热处理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卧式带钢连续退火炉的气氛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生产特殊钢种的退火工艺要求,机组内不同的炉段需要采用不同的气氛规范,炉内气氛对带钢的表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统的退火炉,在无氧化加热段与辐射管加热段之间设置隔离装置,既能阻挡无氧化加热段对辐射管加热段的热辐射,又能在必 要时阻止无氧化加热段炉气倒流进入辐射管加热段,以免污染炉膛。并且当机组运行出现异常时,可以切断倒流回来的氢气,防止出现生产事故。现有技术中的卧式退火炉隔离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不方便安装,导致密封性不强,多数存在漏气现象、自身笨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装维护方便、结构简单,能有效对前后炉段气氛进行阻断,实现各段气氛可控的隔离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其包括炉壳、挡板一、挡板二、上挡板、上大梁、上箱体、上箱盖、耐材砌体。其中,炉壳的底部砌筑有多层结构的耐材砌体;挡板一、挡板二对称地焊接在炉壳上;上挡板由无缝管、三通管、上挡板框架、吊耳、固定钢管、圆钢组成;上箱体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炉壳上,上箱盖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上箱体上;上箱盖与上大梁之间通过波纹管进行密封,以在上大梁与上挡板之间形成密封空间。采用上挡板、挡板一、挡板二与炉壳周围耐材形成密封结构,起到隔离前后炉内气氛的作用。优选的是,所述多层结构为二层结构或三层结构。更加优选的是,所述三层结构为底层选用陶瓷纤维板,中间层选用硅藻土砖,上层选用轻质隔热砖。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一包括两根无缝管、筋板、法兰盘、法兰、多个钢板以及耐火材料,两根无缝管垂直交叉并相互连通,且由耐火材料包裹。在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挡板的无缝管与三通管交叉相通,且由耐火材料进行包裹,上挡板框架的外侧钢板开有小孔,小孔的开孔位置与内侧无缝管的开孔位置一致。根据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所述上挡板框架的顶端焊接有固定钢管和吊耳装置,固定钢管为套管结构,其一端连接上挡板内的水平无缝管,另一端与上大梁内的无缝管连接。上挡板的顶端一侧为固定钢管通过法兰连接上大梁,另一侧为吊耳连接拉管,拉管通过法兰与上大梁连接;上大梁内的无缝管通过法兰外连氮气管道,氮气通过上挡板内的无缝管进入到固定钢管内侧的无缝管,再经由上挡板内的无缝管开孔进入到耐火材料中,经上挡板框架外侧钢板上的开孔进入到炉膛中。在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圆钢通过上挡板框架周围的钢板固定在上挡板框架上,上挡板通过圆钢安放在上箱体内;上箱体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炉壳上,上箱盖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上箱体上;上箱盖与上大梁之间通过波纹管进行密封,最终在上大梁与上挡板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在再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上箱体由上箱体上部结构和上箱体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箱体上部结构上的多块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到炉壳上,上箱体下部结构上的槽钢和上箱盖上的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到上箱体上部结构;上箱体下部结构上的钢板焊接在上箱体下部结构的底部钢板上,以形成圆弧槽结构。优选的是,上挡板内部的圆钢安放在所述圆弧槽内。进一步优选的是,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还包括炉壳支架和固定在炉壳支架上的滑道,上大梁两侧的钢板通过螺栓与滑块连接,滑块在上大梁的带动下在滑道中运动。更加优选的是,所述炉壳支架上固定有气缸座,上大梁的端部固定有连杆部件,气缸座上连接有气缸。使用根据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可获得有益的效果一、改善了安装过程中下挡板因空间限制造成的安装不方便、密封性不强的缺陷;二、有效地简化了隔离装置的结构,减轻了隔离装置的自重;三、有效地阻止预热无氧化加热段内的气体对以后炉段的污染;四、当机组生产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切断辐射管加热段倒流过来的氢气,防止辐射管加热段的氢气与预热无氧化加热段的氧气相遇而发生爆炸。附图说明现在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在参考附图阅读如下详细描述时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IA是根据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IB是图IA的左视图;图IC是图IA的俯视图;图ID是沿图IC的中Q-Q线剖取的截面图;图2A是根据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的挡板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右视图;图2C是图2A的俯视图;图3A是根据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的上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沿图3A的N-N线剖取的截面图;图3C是图3A的左视图;图3D是沿图3A的A-A线剖取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的上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图4中的上箱体上部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俯视图;图6A是图4中的上箱体下部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右视图;图6C是图6A的俯视图;图7A是根据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的上大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B是图7A的俯视图;以及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的运行流程图。图中,I一炉壳、2—预热无氧化加热段、3—福射管加热段、4一挡板一、5—挡板二、6—限位开关、7—上挡板、8—上大梁、9 一上箱体、10—上箱盖、11 一耐材砌体、12—陶瓷纤维板、13一娃操土砖、14一轻质隔热砖、15—无缝管、16一无缝管、17一筋板、18一法兰盘、19一钢板、20—钢板、21一钢板、22—耐火材料、23—法兰、24—无缝管、25—无缝管、26—无缝管、27—加强筋、28—无缝管、29—无缝管、30—三通管、31—钢板、32—钢板、33—钢板、34一筋板、35—圆钢、36—无缝管、37—固定管、38—吊耳、39—耐火材料、40—耐火材料、41 一钢板、42—钢板、43—钢板、44 一无缝管、45—法兰、46—拉管、47—法兰、48—无缝管、49 一法兰、50—压缩空气控制阀、51—钢板、52—钢板、53—钢板、54—钢板、55—槽钢、56— 槽钢、57—钢板、58—钢板、59—钢板、60—钢板、61一钢板、62—石棉绳、63—钢板、64—钢板、65—法兰、66—法兰、67—法兰、68—连杆部件、69—气缸、70—气缸座、71—滑道、72—钢板、73—滑块、74—钢板、75—撞块、76—炉壳支架、78—带钢张力检测装置、79—控制装置、80—上箱体上部结构、81—上箱体下部结构、82—压缩空气气源、83—带钢通过线、84—火焰检测装置、85—钢板、86—钢板、87—螺检、88—筋板、89—钢板、90—活塞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图IA至图ID统称图1,图I根据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在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安装在退火炉预热无氧化加热段2和辐射管加热段3之间,用于隔离预热无氧化段2和辐射管加热段3之间的气氛。本技术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包括炉壳I、挡板一 4、挡板二 5、上挡板7、上大梁8、上箱体9、上箱盖10和耐材砌体11。炉壳I的底部砌筑有耐材砌体11,耐材砌体11由三层耐材砌体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包括炉壳、挡板一、挡板二、上档板、上大梁、上箱体、上箱盖、耐材砌体;其特征在于,炉壳的底部砌筑有多层结构的耐材砌体;挡板一、挡板二对称地焊接在炉壳上;上档板由无缝管、三通管、上挡板框架、吊耳、固定钢管、圆钢组成;上箱体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炉壳上,上箱盖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上箱体上;上箱盖与上大梁之间通过波纹管进行密封,以在上大梁与上档板之间形成密封空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为二层结构或三层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结构为底层选用陶瓷纤维板,中间层选用硅藻土砖,上层选用轻质隔热砖。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一包括两根无缝管、筋板、法兰盘、法兰、多个钢板以及耐火材料,两根无缝管垂直交叉并相互连通,且由耐火材料包裹。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档板的无缝管 与三通管交叉相通,且由耐火材料进行包裹,上挡板框架的外侧钢板开有小孔,小孔的开孔位置与内侧无缝管的开孔位置一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退火炉气氛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框架的顶端焊接有固定钢管和吊耳装置,固定钢管为套管结构,其一端连接上档板内的水平无缝管,另一端与上大梁内的无缝管连接,上挡板的顶端一侧为固定钢管通过法兰连接上大梁,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绍陈新郭琪王琛玉戴红兵薛克娟李杰李兴朴明秀
申请(专利权)人:美钢联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