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敏专利>正文

一次性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5591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针,属于医疗器械。针梗后端与针栓固定连接,针梗前端有针尖,针梗外径为0.7mm,针梗长度为L1,针尖长度为L2,L1长度为55-65mm,L2长度为1mm,针尖刃面为棱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在耳鼻喉科鼓膜穿刺操作中,有利于穿刺时将中耳内积液有效吸出,避免了再次用吸引器吸引中耳腔剩余积液而增加感染机会,操作时视野清楚,抽吸时固定的稳,针尖更加锋利,可减轻瞬间痛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是指一种注射针。
技术介绍
在耳鼻喉科鼓膜穿刺操作时,普通使用外径O. 7mm的注射针,其尖斜面为通常为I. 5_,这样不利于穿刺时将中耳内积液有效吸出,因鼓膜与中耳腔间隙小,再次用吸引器吸引中耳腔剩余积液会增加感染机会,通用规格中,有针长为35mm的注射针,操作时针太短,视野不清;针长为80_的注射针,操作时视野虽然清楚但抽吸时固定不稳。普通针尖为一个斜面,锋利度不够,瞬间痛感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针,以解决普通注射针不能有效吸出积液,造成感染,给患者增加痛苦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针梗后端与针栓固定连接,针梗前端有针尖,针梗外径为O. 7_,针梗长度为LI,针尖长度为L2,L1长度为55-65mm,L2长度为1_,针尖刃面为棱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在耳鼻喉科鼓膜穿刺操作中,有利于穿刺时将中耳内积液有效吸出,避免了再次用吸引器吸引中耳腔剩余积液而增加感染机会,操作时视野清楚,抽吸时固定的稳,针尖更加锋利,可减轻瞬间痛感。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针尖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针梗2后端与针栓I固定连接,针梗2前端有针尖3,针梗2外径为O. 7mm,针梗2长度为LI,针尖3长度为L2,LI长度为55mm,L2长度为1mm,针尖3刃面为棱形。实施例2针梗2后端与针栓I固定连接,针梗2前端有针尖3,针梗2外径为O. 7mm,针梗2长度为LI,针尖3长度为L2,LI长度为60mm,L2长度为1mm,针尖3刃面为棱形。实施例3针梗2后端与针栓I固定连接,针梗2前端有针尖3,针梗2外径为O. 7mm,针梗2长度为LI,针尖3长度为L2,LI长度为65mm,L2长度为1mm,针尖3刃面为棱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注射针,针梗后端与针栓固定连接,针梗前端有针尖,针梗外径为O.7mm,其特征在于针梗长度为LI,针尖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蔡郁殷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蔡敏蔡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