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4169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22:34
一种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方法,属测量领域。包括对用户的电量结算和用电信息采集,其特征是:基于.NET?Remoting软件系统架构,构建统一的分布式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分析系统;针对不同种类用户分别采取对应的电量结算和用电信息采集方式,构成针对不同种类用户的线损统计子系统;采用共享数据库接口形式、基于Web?Service的IDP数据访问接口或Excel文件直接导入数据的方式,进行各个线损统计子系统与统一线损管理应用平台之间的数据或信息传输;实现分布在异地异构数据的采集、转换、清洗和入库,建立数据动态无缝互联机制和信息实时快速交互机制;从而实现线损精细化比对,使得用户侧信息得以可视和可控。可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能计量的线损计量方法。
技术介绍
在输送和分配(变压)电能过程中,电力网中各个元件所产生的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统称为线路损失(供电损失),简称线损。 对城市供电部门来说,线损电量通常包括从变电站主变压器至用户电能表上的所有电能损失。线损电量不能直接计量,它是用供电量与售电量相减计算出来的。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其综合反映了电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电力企业执行国家节能减排部署的重要工作就是抓好线损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线损指标。智能电网是以先进的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电网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为手段,以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节能、互动为目的的先进的现代化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提高线损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在近年来通过推进智能用电、智能配电技术的示范建设,积累了较多的研究和示范应用成果。近年来已大量安装和使用大用户负荷管理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高了用电管理的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方法,包括采用现有的用电管理系统、负荷测录系统、线损系统或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对用户的电量结算和用电信息采集,其特征是 基于.NET Remoting软件系统架构,形成统一的线损管理应用平台,构建分布式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分析系统; 针对不同种类的用户,根据各类负荷特点和各类线路形式的不同,分别采取对应的电量结算和用电信息采集方式,构成针对不同种类用户的线损统计子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应用系统和终端设备数据信道的数据来源和接口,采用共享数据库接口形式、基于Web Service的IDP数据访问接口或Excel文件直接导入数据的方式,进行各个线损统计子系统与统一线损管理应用平台之间的数据或信息传输; 在数据库方面利用XML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分布在异地异构数据的采集、转换、清洗和入库,实现完全跨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建立数据动态无缝互联机制和信息实时快速交互机制; 按照配网线路图,分线路、分台区的进行统计线损分析,实现与现有用电管理系统、负荷测录系统、线损系统、负控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形成线损数据仓库,消除信息孤岛; 所述的统一线损管理应用平台,借助各个线损统计子系统,通过对不同种类用户的供电量与用电量的统计和对比,得到不同种类的用户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结果,从而实现线损精细化比对,使得用户侧信息得以可视和可控。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不同种类的用户,包括各低压台区用户; 针对此类用户,将光纤复合在低压电缆中,使低压电缆在进行电力传输的同时兼具光纤通信的功能,采用将各单相智能电能表的抄表电量数据经过集中器上传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方式,构成针对各低压台区用户的线损统计子系统; 所述各单相智能电能表的抄表电量数据通过光纤经过集中器上传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在所述的统一线损管理系统平台中,对各个低压台区用户的公共变压器负荷测录仪平台的总供电量数据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总用电量数据进行获取后,进行线损比对,从而得到各个低压台区用户的线损精确分析比对结果; 所述低压台区线损精确分析比对的频率按天来进行。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光纤随低压电缆敷设,实现到表到户,配合光接入设备,以解决信息高速公路的末端接入问题,承载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双向交互业务; 所述的单相智能电能表通过电力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迪清陈智芳李昕王颖韬韩跃峻薛兵王恺朱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