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141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提高润滑性能并能提高可靠性的流体机械。流体机械(1)在密闭容器(2)中收容有驱动单元(4)和通过转轴(14)传递有驱动单元的驱动力的被驱动单元(6),包括:油积存部(76),该油积存部(76)在密闭容器的内底部(2a)积存润滑油;以及供油机构(70、72),该供油机构(70、72)通过与转轴一体旋转将油积存部的润滑油供给至驱动单元及被驱动单元的各滑动部,密闭容器在其内侧壁(80d)上具有对内侧壁的周向上的润滑油的流动进行阻碍的阻流部(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机械,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优选用于对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密闭型往复运动压缩机的流体机械。在这种流体机械中,已知有一种由密闭容器、电动压缩元件、油积存部及吸入管构成的密闭型压缩机,其中,上述电动压缩要素由收容于密闭容器的压缩元件(被驱动单元)和电动元件(驱动单元)构成,上述油积存部设于压缩元件,上述吸入管的一端与压缩元件连接,另一端在润滑油积存处附近开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平6-2943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构成压缩元件的曲柄轴(转轴)的一端浸入积存于密闭容器内底部的润滑油,且被电动元件驱动,因此能利用设于曲柄轴内的供油机构汲取润滑油,以朝压缩元件的滑动部进行供油。在此,由于供油机构被电动元件驱动而旋转,因此,油积存部的润滑油在被汲取时,因供油机构的旋转而呈抛物线状地在密闭容器内飞散。另外,润滑油被从旋转的曲柄轴释放至密闭容器内,释放出的润滑油在密闭容器内呈抛物线状地飞散。这样在密闭容器内飞散的润滑油会附着于密闭容器的内侧壁,并沿着内侧壁以在密闭容器的周向上绕转的方式流动。润滑油的飞散初始速度越大、润滑油的粘性力越大,则润滑油在飞散之后流下至油积存部为止的所需时间就越长。具体而言,有时也根据压缩机I的规格使曲柄轴及油管以3000rpm左右的转速旋转,该情况下的润滑油的飞散初始速度较大。另外,在密闭型压缩机、特别是在其工作流体中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情况下,较多地使用与现有品相比粘性力更大的制冷机油,因此,存在上述所需时间变长的倾向。此外,在压缩机是小型的、且积存于油积存部的最大润滑油量例如为200CC左右少量的情况下,若所需时间较长,则积存于油积存部的润滑油量会暂时大幅减少,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油积存部的储油量暂时为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供油机构空转而不会起作用,不能朝驱动单元及被驱动单元的各滑动部恰当地供油,因而会产生压缩机的润滑性能显著降低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润滑性能并能提高可靠性的流体机械。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机械在密闭容器中收容有驱动单元和通过转轴传递有驱动单元的驱动力的被驱动单元,其特征是,包括油积存部,该油积存部在密闭容器的内底部积存润滑油;以及供油机构,该供油机构通过与转轴一体旋转将油积存部的润滑油供给至驱动单元及被驱动单元的各滑动部,密闭容器在其内侧壁上具有对内侧壁的周向上的润滑油的流动进行阻碍的阻流部(技术方案一)。具体而言,阻流部在内侧壁上朝油积存部侧突出设置(技术方案二)。另外,该流体机械包括对驱动单元及被驱动单元进行支承的框架,框架固定于阻流部(技术方案三)。此外,密闭容器包括被锻造成形的底壳,阻流部是在底壳锻造成形时一起成形的(技术方案四),除此之外,油积存部是在底壳锻造成形时一起成形的(技术方案五)。另外,阻流部呈朝油积存部侧连续突出的波形(技术方案六),此外,设有多个阻 流部(技术方案七)。除此之外,在密闭容器内作用有被吸入被驱动单元并从被驱动单元排出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工作流体是二氧化碳制冷剂(技术方案八)。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一及技术方案二所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机械,由于具有阻流部,因此,即便在密闭容器内飞散的润滑油与阻流部直接碰撞或不与阻流部直接碰撞的情况下,由于润滑油附着于内侧壁并在沿着内侧壁开始绕转时会越过阻流部,因而能使其大幅地减速。由于减速的润滑油并不沿着内侧壁持续绕转,而是立即流下至油积存部,因此,能大幅缩短润滑油在飞散之后流下至油积存部而被积存为止的所需时间。因此,即便在流体机械以高速运转、润滑油的粘性力较大且油积存部的最大储油量为少量的情况下,也能提高润滑油的循环效率,并能提高流体机械的润滑性能。根据技术方案三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将框架固定于阻流部,能将阻流部用作用于将框架固定于密闭容器的底座部,因此,无需另设部位、另设构件,就能将框架固定于密闭容器,从而能提高流体机械的生产率。根据技术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阻流部是在底壳锻造成形时一起成形的,因此,无需其它构件、其它加工,就能容易地形成阻流部,从而能提高流体机械的生产率。根据技术方案五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油积存部是在底壳锻造成形时一起成形的,因此,无需其它构件、其它加工,就能容易地形成油积存部,从而能提高流体机械的生产率。根据技术方案六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阻流部呈朝油积存部侧连续突出的波形,因此,与阻流部的突出为一个的情况相比,飞散的润滑油与阻流部直接碰撞的概率变大,或者,即便在润滑油不与阻流部直接碰撞的情况下,润滑油附着于内侧壁并沿着内侧壁开始绕转时越过阻流部的次数也会增加。因此,能进一步有效地使润滑油减速,并能进一步缩短润滑油飞散之后流下至油积存部而被积存为止的所需时间,因此,即便在使流体机械以高速运转、润滑油的粘性力较大且油积存部的最大储油量为少量的情况下,也能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的循环效率,并能提高流体机械的润滑性能。根据技术方案七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设有多个阻流部,因此,与阻流部为一个的情况相比,飞散的润滑油与阻流部直接碰撞的概率变大,或者,即便在润滑油不与阻流部直接碰撞的情况下,润滑油附着于内侧壁并沿着内侧壁开始绕转时越过阻流部的次数也会增力口。因此,能进一步有效地使润滑油减速,并能进一步缩短润滑油飞散之后流下至油积存部而被积存为止的所需时间,因此,即便在使流体机械以高速运转、润滑油的粘性力较大且油积存部的最大储油量为少量的情况下,也能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的循环效率,并能提高流体机械的润滑性能。根据技术方案八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当将工作流体设为二氧化碳制冷剂时,从被驱动单元排出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到达超临界状态而处于高压,流体机械内部的温度处于高温,因此,使用粘性较高的润滑油,以防止因高温时的粘性降低而产生的油膜开裂。然而,在流体机械内部的温度为低温的情况下,润滑油的粘性较大,因此,飞散的润滑油存在不易返回的倾向。但是,根据上述结构,即便润滑油的粘性较大、飞散的润滑油存在不易返回的倾向,也能提高润滑油的循环效率,并能提高流体机械的润滑性能,这点是较为理想的。附图说明图I是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纵剖图。图2是图I的压缩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是表示图I的压缩机的密闭容器的外形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图3的底壳的立体图。图5是从上方表示图4的底壳中的润滑油的流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 图5示出了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流体机械的压缩机I。压缩机I是密闭型的往复运动压缩机,详细而言,其被归类于称为往复式压缩机或活塞式压缩机的容积式压缩机,例如被用作组装于自动售货机中的未图示的制冷循环的构成设备。制冷循环包括供作为压缩机I的工作流体的制冷剂循环的通路,在制冷剂中,使用例如不可燃性的自然制冷剂即二氧化碳制冷剂。 如图I所示,压缩机I包括密闭容器2,在密闭容器2内收容有电动机(驱动单元)4、传递电动机4的驱动力的压缩机构(被驱动单元)6。电动机4由通过供电而产生磁场的定子8、利用定子8所产生的磁场而旋转的转子10构成,转子10配置于定子8的内侧且与定子8配置于同轴上,并通过热压嵌合而固定于后述曲柄轴14的主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1.29 JP 2010-0184251.ー种流体机械,在密闭容器中收容有驱动单元和通过转轴传递有所述驱动単元的驱动カ的被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积存部,该油积存部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底部积存润滑油;以及供油机构,该供油机构通过与所述转轴一体旋转将所述油积存部的润滑油供给至所述驱动单元及所述被驱动单元的各滑动部, 所述密闭容器在其内侧壁上具有对所述内侧壁的周向上的润滑油的流动进行阻碍的阻流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干, 所述阻流部在所述内侧壁上朝所述油积存部侧突出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干, 所述流体机械包括对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宪幸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