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直接检测IL-6抗原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136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接检测IL-6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应用,所述传感器以单壁碳纳米管为基底,将金纳米粒子沉积于单壁碳纳米管上构成单壁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杂化电极,杂化电极用巯基乙酸修饰,再在巯基乙酸上组装IL-6捕获抗体,再用质量浓度1~5%牛血清蛋白的PBS缓冲液封闭,获得所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制备过程简便、无需标记或夹心处理、成本低廉、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免疫分析和检测,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目标IL-6抗原的检测限可达到1×10-17g/m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疫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直接检测IL-6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和检测应用。
技术介绍
白细胞介素6(IL_6)可由淋巴细胞或非淋巴细胞产生,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不仅在机体免疫应答、急相反应和造血控制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其失调产生与多种临场疾病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如牛皮癣,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炎性肠病。此外,其过高表达与几种典型癌症相关,如头颈部鳞癌(HNSCC)、结肠癌、胃肠癌。然而白细胞介素6在正常人体内浓度(6pg/ml)非常低,因此,对低浓度IL-6的检测是该领域的一大挑战。生物医学上关于白细胞介素6的常规临床免疫分析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其中,放射免疫分析法灵敏度高,干扰少,应用范围宽,但实际寿命有限,并且其放射性标记物对人体有害;酶联免疫分析法、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临床免疫分析手段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但这些方法需要价格昂贵的专用仪器设备,操作复杂,成本高,难以推广使用。因此研发一种廉价、简便且适用于现场直接定量的免疫测定技术极为重要。免疫传感器检测技术是将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检测IL-6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按下述方法制备(I)单壁碳纳米管以硅片或石英片为基底,以Fe/Mo纳米粒子为催化剂,以乙醇作碳源,以氢气作为碳源的载气和保护气,于石英管中1000°C下反应15min,获得单壁碳纳米管;所述Fe/Mo纳米粒子中Fe和Mo物质的量之比为5 I ; (2)单壁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杂化电极将单壁碳纳米管用铜丝连接作为工作电极,以钼作为对电极,以摩尔浓度0. I IOmMHAuCl4水溶液为电解液,在电压为-0. IV -0. 5V下进行电化学沉积5 50s,获得单壁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杂化电极;(3)单壁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杂化电极的修饰将单壁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杂化电极浸泡在I IOmM的SHCH2C00H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泡3 10h,取出,用水清洗,得清洗后的电极置于EDC/NHS混合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泡10 30min,取出用水清洗后,获得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杂化电极;所述EDC/NHS混合水溶液为I-乙基-3-(3- 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混合水溶液;(4)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将步骤(3)获得的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杂化电极浸泡在10 100 u g/ml的IL-6捕获抗体的PBS缓冲液中,室温下浸泡2 8h,取出,用Tween-20水溶液和PBS缓冲液交替清洗,获得结合抗体的杂化电极,然后再将结合抗体的杂化电极浸泡在质量浓度I 5%牛血清蛋白的PBS缓冲液中,室温下浸泡0. 5 2h进行封闭,取出,用Tween-20水溶液和PBS缓冲液交替清洗,风干,获得所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接检测IL-6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EDC/NHS混合水溶液为I-乙基-3- (3- 二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舜陈锡安金辉乐杨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