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低音增强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9885 阅读:5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虚拟低音增强处理方法,包括:S1将音频信号经过分频段处理,一路经高通滤波处理得到高于扬声器截止频率的成分,再经延时处理后直接得到高频信号;另一路通过低通滤波处理成低频信号;S2将所述低频信号进行动态范围压缩处理;S?3将动态范围压缩处理后的低频信号处理成虚拟低音信号;S4步骤S1得到的高频信号与步骤S?3得到的虚拟低音信号为低频扩展的音频信号;S5将步骤S4合成的音频信号进行功放处理后向扬声器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音频信号中低于扬声器截止频率以下的信号处理成可被扬声器还原的虚拟低音信号,与高于扬声器截止频率的信号进行合成后形成低频扩展的音频信号,在经功放处理后由扬声器输出,从而实现了还原截止频率以下的低频率声音,提高了音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频处理技术,具体是指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扬声器依然此阿勇传统的动圈式结构,由于受制于体积,小型扬声器的低频截止频率会升高,也即体积较小的养成期无法还原截止频率以下的低频率声音。传统做法是使用均衡器提高低频输出功能,但这时的音频信号产生严重的畸变,而且对扬声器的损害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音频信号中低于扬声器截止频率以下的信号进行可被扬声器还原的虚拟低音信号,而后与高于扬声器截止频率的信号进行合成后形成低频扩展的音频信号,在经功放处理后由扬声器输出,从而实现了还原截止频率以下的低频率声音,提高了音效。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步骤如下SI将音频信号经过分频段处理,其中一路经高通滤波处理得到高于扬声器截止频率的成分,再经延时处理后直接得到高频信号;另一路通过低通滤波处理成低频信号;S2根据需要建立低频信号的动态范围压缩处理的映射关系,根据该映射关系将所述低频信号进行动态范围压缩处理;S3将动态范围压缩处理后的低频信号处理成可被扬声器还原的虚拟低音信号;S4步骤SI得到的高频信号与步骤S3得到的虚拟低音信号进行为低频扩展的音频信号;S5将步骤S4合成的音频信号进行功放处理后向扬声器输出。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音频信号中低于扬声器截止频率以下的信号进行可被扬声器还原的虚拟低音信号,而后与高于扬声器截止频率的信号进行合成后形成低频扩展的音频信号,在经功放处理后由扬声器输出,从而实现了还原截止频率以下的低频率声音,提高了音效。附图说明图I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所示,,步骤如下SI将音频信号经过分频段处理,其中一路经高通滤波处理得到高于扬声器截止频率的成分,再经延时处理后直接得到高频信号;另一路通过低通滤波处理成低频信号;S2根据需要建立低频信号的动态范围压缩处理的映射关系,根据该映射关系将所述低频信号进行动态范围压缩处理;S3将动态范围压缩处理后的低频信号处理成可被扬声器还原的虚拟低音信号;S4步骤SI得到的高频信号与步骤S3得到的虚拟低音信号进行为低频扩展的音频信号;S5将步骤S4合成的音频信号进行功放处理后向扬声器输出。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虚拟低音增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i将音频信号经过分频段处理,其中一路经高通滤波处理得到高于扬声器截止频率的成分,再经延时处理后直接得到高频信号;另一路通过低通滤波处理成低频信号; S2根据需要建立低频信号的动态范围压缩处理的映射关系,根据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凌杰王小灵黄伟东何湖南汤泰黄国枝郑永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天缘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