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39648 阅读:17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10-12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服务器获取联系人所属第一移动终端上传的脑波数据;所述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脑波数据,确定、更新并存储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传送到用户所属的第二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获取移动终端上传的其所属用户的脑波数据,从而服务器可实时确定、更新和存储该用户精神状态的数据,由此可使用户实时获取授权联系人的真实精神状态,提高了用户体验及信息传递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1110251684. 9,专利技术名称为“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了用脑波控制移动终端操作的方法。申请号为200910138963. 7,专利技术名称为“车载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了用脑波控制车载装置的方法。虽然这两个专利申请都公开了充分发挥脑波的控制功能,但是均未开发脑波反映精神状态的功能。另外,虽然申请号为200810149604. 7,专利技术名称为“服务器、终端及其情景模式的共享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910209783. 3,专利技术名称为“通知来电者目前受话者状态的系统与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以及申请号为201110005220. X,专利技术名称为“来电即时心情显示系统及方法、通信终端”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都提出了主叫和被叫共享情景模式,但是实际上,这些情景模式都是用户自己设置的,并不是用户真实精神状态的反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未开发脑波反映精神状态的功能,以及不能反映用户真实精神状态的问题。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该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包括服务器获取联系人所属第一移动终端上传的脑波数据;所述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脑波数据,确定、更新并存储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传送到用户所属的第二移动终端。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获取联系人所属第一移动终端上传的脑波数据的步骤之前包括;建立用户与联系人之间的授权机制。优选的,根据所述授权机制所确定的授权级别,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机制;一个授权级别对应一个连接机制。优选的,当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出现异常时,所述服务器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优选的,所述提示信息包括联系人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周边图像信息和声音信肩、O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包括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服务器用于获取联系人所属第一移动终端上传的脑波数据;并根据获取到的脑波数据,确定、更新并存储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以及将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传送到用户所属的第二移动终端。优选的,当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出现异常时,所述服务器用于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优选的,所述提示信息包括联系人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周边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联系人的脑波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从而由所述服务器确定、更新并存储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传送的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其包括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获取联系人所属第一移动终端上传的脑波数据;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脑波数据,确定和更新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更新后的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传送到用户所属的第二移动终端。 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服务器获取移动终端上传的其所属用户的脑波数据,从而服务器可实时确定、更新和存储该用户精神状态的数据,由此可使用户实时获取授权联系人的真实精神状态,提高了用户体验及信息传递的速度。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专利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图I所示的移动终端的系统结构图;图3是图I所示的服务器的系统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图4所示的步骤S401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7是图4所示的步骤S403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图4所示的步骤S403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I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I和通过服务器I进行数据通信的至少两个移动终端2,如图I所示具有η个移动终端2,该η个移动终端2和服务器I通过移动通信网络3进行无线连接。每一个移动终端2都具有一个所属的用户。针对一个特定的移动终端,与该特定的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其它移动终端所属的用户,对于该特定的移动终端来说称为联系人。另外,针对该特定的移动终端,与该特定的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其它移动终端可以为授权的移动终端,同时授权的移动终 端作为授权的联系人,而该特定的移动终端则作为相对的被授权的移动终端,其所属的用户作为被授权的联系人。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2可包括控制模块21、发送模块22、接收模块23、显示模块24和脑波传感器25 ;其中,发送模块22、接收模块23、显示模块24和脑波传感器25均分别与控制模块21相连接。如图3所示,该服务器I可包括处理模块11、存储模块14、发送模块12和接收模块13 ;其中,存储模块14、发送模块12和接收模块13均分别与处理模块11相连接。应当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图1、2和3所示的各设备或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是为了清楚阐释其信息交互及控制过程的需要,因此应当视为逻辑上的连接关系,而不应仅限于物理连接。可以理解的,移动终端3可为各种能够进行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典型的可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MP)、智能平板等,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为某种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另外,该移动通信网络3可以是2G或3G移动通信网络,例如GSM、CDMA2000、CDMA-EVD0、CDMA2000-1X、WCDMA、TD-SCDMA 或 WIMAX。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服务器I可为两个移动终端2提供双方数据通信或者为两个以上的移动终端2提供多方数据通信。如图2所示,当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其中,一个移动终端作为第一移动终端,另一个移动终端作为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是作为第二移动终端的联系人;第一移动终端可通过脑波传感器25获取(优选 的,例如定时获取)其所属用户(即使用该移动终端2的使用者,也就说第二移动终端的联系人)的脑波数据,脑波传感器25检测到相应的脑波数据后,就将脑波数据发送到控制模块21,控制模块21再通过发送模块22上传到服务器I。服务器I通过其接收模块13接收到该脑波数据后,其处理模块11将根据该脑波数据,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后确定相应的精神状态数据,可以理解的,对于由脑波数据到精神状态数据的推理和演算可采用目前已有的数学模型或算法进行处理,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得到相应用户的精神状态数据后,如果之前并未存储过该用户的精神状态数据,处理模块11则将该精神状态数据直接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获取联系人所属第一移动终端上传的脑波数据; 所述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脑波数据,确定、更新并存储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传送到用户所属的第二移动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获取联系人所属第一移动终端上传的脑波数据的步骤之前包括;建立用户与联系人之间的授权机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授权机制所确定的授权级别,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联系人的精神状态数据出现异常时,所述服务器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移动通信中获取联系人精神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联系人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周边图像信息和/或声音信息。6.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服务器用于获取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飞马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4年12月07日 04:29
    是说一个人特有心眼特能算计的意思对世事精明不好糊弄处事圆滑从不吃亏的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