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2289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醋酸乙烯酯40~70份、叔碳酸乙烯酯5~30份、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5~25份、活性官能团不饱和单体0.5~15份、还包括乙醇、去离子水、引发剂等添加物,在反应釜中反应制成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由于引入叔碳酸乙烯酯,可明显降低树脂的粘度,从而可改善胶粘剂对非极性基材的润湿性,提高树脂对基材的附着力,在油墨方面提高了树脂的醇溶性以及对颜料的润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粘剂、油墨、涂料制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对生态环保的日益重视,相关环保产品的开发和使用已经取得较大成效,在包装制品中油墨溶剂残留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凹印醇酯油墨是油墨的佼佼者,尽管无苯无酮但仍有溶剂残留,仍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在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方面,醇水溶性油墨能够有效解决甲苯类油墨对健康所产生的伤害和溶剂残留影响包装食品质量等问题。有苯有酮苯类油墨正在逐渐被淘汰,将被醇水溶性和水性油墨所代替,醇溶性 油墨现已在我国凹印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的醇酯溶性丙烯酸油墨连接料,用于丙烯酸白墨的丙烯酸树脂(即油墨连接料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返粘,印刷出现白点等问题,给印刷厂家带来不少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度低、对基材的附着力强、醇溶性及对颜料的润湿性好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该树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醋酸乙烯酯40 70份;叔碳酸乙烯酯5 30份;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5 25份;活性官能团不饱和单体O. 5 15份;还包括以下添加物乙醇,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15% 50% ;去离子水,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O 15% ;引发剂,用量为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O. 05% 3% ;所述引发剂用其总量的5 20倍的醇水混合溶剂稀释或用上述的叔碳酸乙烯酯的50% 100%稀释,所述醇水混合溶剂中,醇水=9 :1 5 :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按以下配比取料组分一原料用量按以下质量份醋酸乙烯酯40 70份;叔碳酸乙烯酯5 30份;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5 25份;活性官能团不饱和单体O. 5 15份; 组分二乙醇,上述全部原料总用量的15% 50% ;去离子水,上述全部原料总用量的O 25% ;组分三引发剂,用量为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O. 05% 3% ;所述引发剂用其总量的5 20倍的醇水混合溶剂稀释或用上述的叔碳酸乙烯酯的50% 100%稀释,所述醇水混合溶剂中,醇水=9 :1 5 :5 ;制备步骤如下将组分二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回流温度,作为打底溶剂;将组分一的全部单体在滴加釜内混合均匀形成混合单体,将占混合单体总重量25% 50%的混合单体加入所述反应釜作为打底单体,然后将占组分三原料混合液的25% 50%加入所述反应釜,使所述反应釜在65°C 80°C反应20 40分钟;滴加聚合待所述反应釜回流稳定后,在回流温度下同时滴加剩余的组分一和剩余的组分三,滴加时间为3 7小时,滴加完毕后在75°C 85°C保温反应I 2小时,直到反应回流平稳;向所述反应釜中补加入所述组份一重量的O. 02% O. 5%的引发剂,进一步反应,所述引发剂用醇水比例为9 :1 5 :5的混合溶剂进行稀释,之后在75°C 90°C下使所述反应釜保温2 6小时;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含有5% 20%的去离子水的乙醇将产物的固含量调至50% 60%,在搅拌下将所述反应釜釜温降至50°C 55°C,过滤出料,即得到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由于引入叔碳酸乙烯酯,可明显降低树脂的粘度,从而可改善胶粘剂对非极性基材的润湿性,提高树脂对基材的附着力,活性不饱和官能团单体和叔碳酸乙烯酯共引入,在油墨方面提高了树脂的醇溶性以及对颜料的润湿性,尤其在油墨应用中流平性、复合膜有白点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该树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醋酸乙烯酯40 70份;叔碳酸乙烯酯5 30份;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5 25份; 活性官能团不饱和单体O. 5 15份;还包括以下添加物乙醇,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15% 50% ;去离子水,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O 15% ;引发剂,用量为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O. 05% 3% ;所述引发剂用其总量的5 20倍的醇水混合溶剂稀释或用上述的叔碳酸乙烯酯的50% 100%稀释,所述醇水混合溶剂中,醇水=9 :1 5 :5。所述丙烯酸酯采用以下任一种或多种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活性官能团不饱和单体采用以下任一种或多种丙烯酸N,N- 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 二甲氨基甲酯、丙烯酸N,N- 二乙氨基甲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引发剂采用以下任一种或两种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树脂的制备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步骤按以下配比取料组分一原料用量按以下质量份醋酸乙烯酯40 70份;叔碳酸乙烯酯5 30份;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5 25份;活性官能团不饱和单体O. 5 15份;组分二乙醇,上述全部原料总用量的15% 50% ;去离子水,上述全部原料总用量的O 25% ;组分三引发剂,用量为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O. 05% 3% ;所述引发剂用其总量的5 20倍的醇水混合溶剂稀释或用上述的叔碳酸乙烯酯的50% 100%稀释,所述醇水混合溶剂中,醇水=9 :1 5 :5 ;制备步骤如下将组分二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回流温度,作为打底溶剂;将组分一的全部单体在滴加釜内混合均匀形成混合单体,将占混合单体总重量25% 50%的混合单体加入所述反应釜作为打底单体,然后将占组分三原料混合液的25% 50%加入所述反应釜,使所述反应釜在65°C 80°C反应20 40分钟;滴加聚合待所述反应釜回流稳定后,在回流温度下同时滴加剩余的组分一和剩余的组分三,滴加时间为3 7小时,滴加完毕后在75°C 85°C保温反应I 2小时,直到反应回流平稳;向所述反应釜中补加入所述组份一重量的O. 02% O. 5%的引发剂,进一步反应, 所述引发剂用醇水比例为9 :1 5 :5的混合溶剂进行稀释,之后在75°C 90°C下使所述反应釜保温2 6小时;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含有5% 20%的去离子水的乙醇将产物的固含量调至50% 60%,在搅拌下将所述反应釜釜温降至50°C 55°C,过滤出料,即得到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本专利技术的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该树脂适用于丙烯酸酯胶粘剂、油墨连接料、涂料,特别是涉及醇水复合胶粘剂和醇水油墨树脂,尤其是在塑软包装料膜应用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由于引入叔碳酸乙烯酯,可明显降低树脂的粘度,从而可改善胶粘剂对非极性基材的润湿性,提高树脂对基材的附着力,活性不饱和官能团单体和叔碳酸乙烯酯共引入,在油墨方面提高了树脂的醇溶性以及对颜料的润湿性,尤其在油墨应用中流平性、复合膜有白点方面得到明显改善。由于叔碳酸乙烯酯本身的特殊结构,自聚合能力差,可以用该单体作为引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树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醋酸乙烯酯40 70份;叔碳酸乙烯酯5 30份;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5 25份;活性官能团不饱和单体O. 5 15份; 还包括以下添加物 乙醇,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15% 50% ; 去离子水,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O 15% ; 引发剂,用量为上述全部原料总重量的O. 05% 3% ; 所述引发剂用其总量的5 20倍的醇水混合溶剂稀释或用上述的叔碳酸乙烯酯的50% 100%稀释,所述醇水混合溶剂中,醇水=9 :1 5 :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采用以下任一种或多种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官能团不饱和单体采用以下任一种或多种丙烯酸N,N- 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甲酯、丙烯酸N,N-二乙氨基甲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采用以下任一种或两种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酰。5.一种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醇水溶性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丙体系树脂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登莲沈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