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782701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桃仁7-11,红花5-7,川芎7-11,赤芍12-18,葱白4-6,生姜4-6,麝香0.5-1.5,甘草2-4,郁金7-11,石菖蒲7-11,白茫7-11,细辛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针对高血压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高血压病是指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属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人数的绝大部分。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以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常见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并发心脑肾等脏器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年龄、职业、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性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精神紧张及剧烈活动常诱发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并发严重心脑肾损害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病属 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西医多采用利尿降压剂、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等,但必须长期使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并对肾脏有强烈的副作用,还可能会引起水肿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其针对高血压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桃仁7-11,红花5-7,川芎7-11,赤芍12-18,葱白4_6,生姜4-6,麝香O. 5-1. 5,甘草2-4,郁金7-11,石菖蒲7-11,白茫7-11,细辛2-4。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活血能经,祛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瘫,斑疹。《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赤芍苦;微寒。归肝;脾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挤,头痛,明目,目赤,胬肉。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发表;通阳;解毒;杀虫。用于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用药心法》通阳气,发散风邪。生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麝香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用于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纲目》: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活血止疼;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用于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白芷辛,温。入肺、脾、胃三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细辛辛,温;小毒。归肺,肾,心,肝,胆,脾经。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用于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纲目》: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疲饮、胸中滞气、惊痛者,且用之。针对瘀血内停所致的高血压,中医认为久病入络,瘀血内停,脉络不畅,则头晕头痛,痛如针刺,或胸闷刺痛;唇舌青紫或舌有瘀点瘀斑,脉细或涩,均为瘀血内停之象。方中之选者,重在活血化瘀,通阳散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瘀、能经,葱白通阳发表,生姜温中散寒,麝香活血通经,郁金活血止疼,石菖蒲化痰开窍,白芷解表散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通阳散寒。针对瘀血内停所致的高血压,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30名高血压患者(年龄45-65)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持续治疗I个疗程(4周),其中14例完全治愈;13例症状缓解;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I :成某,男性,50岁,经常头晕头痛,胸闷,唇舌青紫。测得血压125-161。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2周后头胸闷缓解,头痛减轻。继续用药2周,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复测血压111-143,恢复正常水平。患者2:杜某,男性,63岁,近日出现头痛、眩晕、胸闷刺痛,舌有瘀点,脉细。测得血压121-152。I周前开始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方,治疗2周后,头痛、胸闷刺痛症状明显好转。继续用药2周,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复测血压降至99-122。患者3 :曾某,女性,64岁,头晕、头刺痛,胸闷,伴有心悸、失眠等症。测得血压119-140。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方,服药两周后,头晕胀、胸闷的症状缓解,心悸消失。继、续坚持服药2周,症状完全消失,睡眠改善。复查血压回落至91-121。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桃仁7,红花5,川芎7,赤芍12,葱白4,生姜4,麝香O. 5,甘草2,郁金7,石菖蒲7,白茫7,细辛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桃仁7,红花5,川芎7,赤芍12,葱白4,生姜4,麝香O. 5,甘草2,郁金7, 石菖蒲7,白茫7,细辛2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桃仁11,红花7,川芎11,赤芍18,葱白6,生姜6,麝香I. 5,甘草4,郁金11,石菖蒲11,白茫11,细辛4。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桃仁11,红花7,川芎11,赤芍18,葱白6,生姜6,麝香I. 5,甘草4,郁金11,石菖蒲11,白茫11,细辛4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桃仁7-11,红花5-7,川芎7-11,赤芍12-18,葱白4-6,生姜4-6,麝香0. 5-1. 5,甘草2-4,郁金7-11,石菖蒲7-11,白茫7-11,细辛2-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桃仁9,红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