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701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7-11,白术9-15,半夏7-11,茯苓9-15,陈皮5-7,泽泻12-18,代赭石28-32,生姜4-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针对高血压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高血压病是指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属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人数的绝大部分。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以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常见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并发心脑肾等脏器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年龄、职业、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性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精神紧张及剧烈活动常诱发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并发严重心脑肾损害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病属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西医多采用利尿降压剂、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等,但必须长期使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并对肾脏有强烈的副作用,还可能会引起水肿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其针对高血压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齐U,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7-11,白术9-15,半夏7-11,茯苓9-15,陈皮5_7,泽泻12-18,代赭石 28-32,生姜 4-6。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天麻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主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癎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用于脾气虚弱;神疲乏力。《本经逢原》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获苓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本草正》: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代赭石苦甘;平;寒;无毒。归肝;胃;心经。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用于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嗽,气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生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针对痰湿内阻所致的高血压,中医认为痰湿内阻,上蒙清阳,则头痛而重,眩晕多 寐;中阻气机,则胸闷;浊阴不降则恶心;脾胃虚损则食少;舌苔白腻,脉儒滑,均为痰湿内盛之象。方中之选者,重在化痰祛湿,平肝潜阳,天麻平肝潜阳,白术燥湿利水,半夏燥湿化痰,茯苓渗湿利水,陈皮燥湿化痰,泽泻利水渗湿,代赭石平肝潜阳,生姜温肺化饮。全方共奏,化痰祛湿,平肝潜阳。针对痰湿内阻所致的高血压,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30名高血压患者(年龄45-65)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持续治疗I个疗程(4周),其中16例完全治愈;12例症状缓解;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达93. 3%,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I :章某,男性,49岁,头部隐痛,目眩,胸闷,食少多寐。测得血压121-164,偏高。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2周后头隐痛、眩晕的症状明显好转,胸闷缓解。继续用药2周,食欲恢复,其他症状也完全消失,复测血压102-134,恢复正常水平。患者2:李某,男性,61岁,近日出现头痛而重、眩晕、恶心食少的症状,伴有耳鸣。测得血压122-159。I周前开始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治疗2周后,头痛眩晕症状明显好转,耳鸣消失。继续用药2周,食欲也恢复了,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复测血压降至98-127。患者3 :梁某,女性,64岁,饭后恶心,严重时出现呕吐,头痛头胀,眩晕。测得血压121-160,严重偏高。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服药两周后,头晕胀的症状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减轻。继续坚持服药2周,头胀、目眩、恶心等症状完全消失,睡眠改善。复查血压回落至 104-141。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7,白术9,半夏7,茯苓9,陈皮5,泽泻12,代赭石28,生姜4。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天麻7,白术9,半夏7,茯苓9,陈皮5,泽泻12,代赭石28,生姜4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11,白术15,半夏11,茯苓15,陈皮7,泽泻18,代赭石32,生姜6。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天麻11,白术15,半夏11,茯苓15,陈皮7,泽泻18,代赭石32,生姜6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9,白术12,半夏9,茯苓12,陈皮6,泽泻15,代赭石30,生姜5。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天麻9,白术12,半夏9,茯苓12,陈皮6,泽泻15,代赭石30,生姜5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实施例4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9,白术12,半夏9,茯苓12,陈皮6,泽泻15,代赭石30,生姜5。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天麻9,白术12,半夏9,茯苓12,陈皮6,泽泻15,代赭石30,生姜5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7-11,白术9-15,半夏7-11,茯苓9-15,陈皮5-7,泽泻12-18,代赭石28-32,生姜4-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天麻9,白术12,半夏9,茯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