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旋后分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55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选矿用介质旋后分级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驱动装置、转子、筛筒、内螺旋、挖瓢装置及介质构成,具有按粒度分级、返砂提升和连续作业的功能,代替螺旋分级机,可减少磨矿过粉碎、达到提高分级效率和节能的目的,可广泛用于选矿磨矿过程的粒度分级。(*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选矿磨矿过程矿物粒度分级的设备,是一种选矿用分级机,可广泛用于金属矿和建材、化工、煤炭、地质等部门选矿磨过程的矿物分级。至今国内外的选矿厂在闭路磨矿中一直沿用的螺旋分级机,主要是由螺旋、托槽、沉降室、溢流堰组成。它可使未被磨细的粗颗粒通过螺旋提升返回球磨机内,细粒级通过溢流堰送下一段选矿工序,但是这种采用重力沉降分级的螺旋分级机,存在着返砂产品(指螺旋提升的粗颗粒矿物)中夹杂细粒产品,而这些细粒产品比重大、品位高,在返砂中有反富集现象,而且这些返砂产品进入磨机易产生过粉碎,造成磨矿泥化,降低了磨矿效率。这种螺旋分级机的分级效率一般只有20-40%,造成磨矿能力下降,能耗高。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螺旋分级机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提高分级效率,提高磨矿处理能力,节约能耗,减少矿石过粉碎的分级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纵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介质挖瓢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返砂挖瓢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滚轮托轮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筛筒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大滚轮托轮剖面图。图1中减速机[1]底架[2]万向联轴节[3]转子[10]矿浆槽[11]中心管[12]内分级叶片[13]滚轮[14]给矿粗筛筒[15]筛筒[16]介质挖瓢[17]返砂挖瓢[18]图2中中心管[12]介质挖瓢[17]图3中内螺旋返砂筒[7]返砂挖瓢[18]图4中滚轮[6]托轮[20]托轮支架[21]立轴[22]立轴套[23]支架固轴套[24]图5中筛筒[16]中心管[12]矿浆槽[11]底架[2]冲洗水管[19]图6中滚轮[14]内分级叶片[13]中心管[12]托轮[20]托轮支架[21]立轴[22]立轴套[23]支架固轴套[24]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主要由减速机[1]、万向联轴节[3]、内螺旋返砂筒[7]、内螺旋叶片[8]、转子[10]、转子外套[9]、矿浆槽[11]、中心管[12]、内分级螺旋叶片[13]、筛筒[16]、粗筛筒[25]、介质挖瓢[17]、返砂挖瓢[18]和中心管[12]等主要部件构成。如图1所示,减速机[1]的出轴驱动万向联轴节[3],万向联轴节带动转子[10]转动。转子[10]是由内螺旋返砂筒[7]、中心管[12]、筛筒[16]和转子外套[9]组成。转子[10]的筒体是筛筒[16]内设置内分级螺旋叶片[13],转子[10]的左半部为粗筛筒[25],右半部的筛筒为细筛网。筛筒[16]和粗筛筒[25]是设在一个直径相同的圆筒表面上,采用两种不同的筛网固定在筛筒上。转子外套[9]的作用是收集粗筛网的筛下产品,转子外套[9]设内螺旋叶片[8]。转子[10]上的滚轮[6]、滚轮[14]由托轮[20]支撑组成。转子[10]的滚轮托滚支撑的转动副(见图4和图6)。转子[10]在使用时,其安装的水平位置为左方高右方低,成12.8°角,轴上产生向左的下滑力,因此设水平轮[5]轴向支撑,防止轴向下滑。支架[2]支撑减速箱底座和两个托轮支架[24],(见图4图6),托轮[20]由托轮支架[21]支撑,支架下部有焊固的立轴[22],立轴[22]由轴套[23]为转动配合,立轴套[23]焊固在支架[24]上。转子[10]的细筛网的筛下产品由矿浆槽[11]收集后,由底部的排浆管排出。由图2可清楚地看出中心管[12]和介质收集挖砂瓢[17]的结构,它的作用是把介质收集到中心管[12]内,由于整个设备左高右低,介质可以由中心管[12]内的左端滚动至右端,再排入给矿端与矿浆掺合。介质采用直径为20-25毫米,长度为25-40毫米的小型钢棒,加入钢棒的数量一般为100-150个。如图1所示,球磨机排出的矿浆直接送到转子[10]的右端下部位置给矿口[15],与此同时也将100-150个介质顺序一个个地从给矿口加入。这时矿浆给入后,随时与介质掺合,介质在筛筒[16]内在分级叶片[13]的作用下,介质翻滚敲打筛网产生振动,与磨损筛隙间的难筛粒子相作用,防止其堵塞筛孔,从而使可通筛孔的数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下,实现分级作业。筛上产品通过粗筛筒[25]时,将介质继续留在筛上,通过挖瓢[17]将介质收集到中心管[12](见图2),介质再重新返回到给矿端,从而实现介质在机内自闭路循环的作用。通过粗筛网[25]的筛下产品为返砂物,此返砂物进入转子外套[9],在内螺旋叶片[8]的推动下推至返砂挖瓢处(见图3),如图3所示挖瓢[18]将返砂收集到内螺旋排矿管[7]把返砂由返砂排出口[4]处排出,这些返砂矿浆再返回磨矿机重磨,这样构成磨矿分级回路的闭路循环系统。返砂从排矿口[4]排出后,若不再返回磨矿机则构成开路磨矿分级系统。本技术介质旋后分级机其特征在于a.介质旋后分级机是由减速机通过万向联轴节与内螺旋返砂筒联接,并由内螺旋返砂筒带动转子,使粗筛筒、筛筒、中心管和转子外套同步转动;b.内螺旋返砂筒内安装内螺旋叶片,筛筒内安装内分级螺旋叶片,转子外套内设螺旋叶片,粗筛筒内设有返砂挖瓢和介质挖瓢装置;c.添加一定数量介质与矿浆掺合,沿筛筒、粗筛筒方向移动,进入介质挖瓢,通过缓倾斜中心管实现机内自循环。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实现连续给矿、连续返砂、连续溢流和连续介质循环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返砂提升的功能,因此不用砂泵就可以实现与磨矿机构成闭路的特征。应指出的是由于具有这些功能,故它可以取代螺旋分级机使用,具有设备构造简单,重量轻,安装使用维修方便的特点。该设备在有色、黑色、建材、化工等选矿厂的分级作业上均可使用,具有实用范围广的特征。实施例1采用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的结构形式,制造了一台样机,其基本规格尺寸如下(单位mm)直径φ1200,有效长度I=2400,总长度L=6500,螺距s=125,导程m=500,筛隙δ=0.75,挖瓢宽度B1=180、B2=200、B3=250在某铁矿选厂与φ1500×3000球磨机配套使用,分级粒度0.3mm分级效率可达到65-75%,磨机处理能力由原来的7吨/台时增加到9-12吨/台时。对处理含泥的磁铁矿的分级起脱泥作用,可减少磨机内的泥化,提高磨矿效率。实施例2采用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的样机在广西大厂矿务局的车河选矿厂与磨矿机配套使用,对解决锡石过磨,硫化矿欠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该锡石磨矿过粉碎是多年来困扰生产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场曾经试用过各种筛分设备,因锡石矿磨矿以后呈棱角、呈楔形的难筛粒子多,因此试验因筛孔堵塞都失败了。而采用本技术的介质旋后分级机的连续工业试验,取得如下技术指标处理能力8-14吨/台时,(筛下通过量)分级效率60-70%,分级粒度0.3mm。由指标不难看出,减少了重磨过粉碎现象和反富集现象,提高磨机的处理能力和分级效率,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权利要求1.本技术是一种选矿用介质旋后分级机,该装置的特征在于由减速机、转子、内螺旋返砂筒、中心管、筛筒、转子外套、粗筛筒、介质挖瓢、返砂挖瓢和介质等主要部件相互连接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旋后分级机,其特征在于转子[10]是由内螺旋返砂筒[7]、中心管[12]、筛筒[16]和转子外套[9]组成,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选矿用介质旋后分级机,该装置的特征在于由减速机[1]、转子[10]、内螺旋返砂筒[7]、中心管[12]、筛筒[16]、转子外套[9]、粗筛筒[25]、介质挖瓢[17]、返砂挖瓢[18]和介质等主要部件相互连接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