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韶关学院专利>正文

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23842 阅读:6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0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方法,生产步骤主要有: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原基形成、子实体的分化和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银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人工控制温度、控湿度、控氧气、控光照条件下进行栽培银耳,从而有效地防止了银耳栽培过程中受病虫害侵染,保证栽培的银耳的品质,达到了无公害栽培、绿色栽培的目的,工厂化栽培银耳不受季节的限制,可以周年生产,周年为人们提供鲜耳食品,丰富了菜蓝子工程,解决了自然环境下银耳栽培容易受病虫侵染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银耳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侵染,做到无公害栽培,生物学效率高,品质高的目的,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在真菌分类中隶属于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子实体形态,新鲜的银耳子实体白色,半透明,由于片呈波浪曲折的耳片从生在一起,呈菊花形或鸡冠形.银耳是著名的美味食用菌之一,据营养分析,银耳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每IOOg银耳干耳内含有蛋白质5. O 6. 6g,脂肪O. 6g,碳水化合物78. 3g,粗纤维2. 6g,灰分3. lg,其中矿质元素中钙的含量为357mg、铁的含量为185mg。中医认为银耳甘平无毒,润肺生津、滋养胃、益气和血、补脑强心。入肺、胃、肾三经,能清肺中热、养肺阴、济肾燥,治肺热咳嗽、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痰中血丝、或者久咳伤肋者、妇女月经不调、肺热胃炎、大便秘结、大便小血等等。自古以来银耳就是滋补性食品,现临床用于治疗虚痨、咳喘、痰中带血,虚热口渴,肺痨等症;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胃炎均有较好疗效。也是虚弱病人的补养品。尤其对肺结核吐血者可起补养作用。银耳栽培困难的三大原因一是银耳生长需伴生菌,银耳栽培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需要协助才能生长。银耳栽培主要在四川和福建,一般都是春天和秋天在高山地区生长,像福建就是在古田栽培,在二十几度的温度下适合银耳生长。温度要控制在25°C以下,二氧化碳要控制在1000PPM以下等。二是银耳的病虫害多,尤其是菇蝇极易繁殖,容易造成子实体的腐烂。三是银耳生产的成本高,人工费用高,栽培操作繁杂。银耳的栽培研究主要是针对季节性常规栽培,对工厂化栽培银耳的研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的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公害栽培、生物学效率高、产品品质高和大规模生产推广价值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其生产步骤是 第一步是配料按照重量比为棉籽壳75 85、麸皮10 20、玉米粉I 5、石膏O. 5 I. 5和碳酸氢I丐O. 5 I. 5混合,并混合拌勻,再向混合物中加水,使加入水之后的混合物含水量为50% 70%,使pH值为5. 5 6. 5 ; 第二步是装袋将上述配制成的培养料按照500g —份装入宽度为15cm、长度为25cm、厚度为O. 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 第三步是灭菌将上述装袋的培养料放入高压釜中,在125°C进行灭菌,该过程持续I 2小时;第四步是冷却将灭菌后的培养料及时出锅,并置于15 25°C的冷却室进行冷却处、理; 第五步是接种待培养料冷却到20 30°C时,置于无菌室内进行接种; 第六步是培养将接种好的菌丝放入室温为22°C、包间温在23 25°C、空气相对湿度60 70%的环境下进行培养,持续培养18 22天; 第七步是原基形成将培养好的菌丝放入温度20 22°C,湿度90% 95%,散射光照,CO2 ( 1500PPM的环境下进行培养,持续培养7 10天,原基形成; 第八步是子实体的分化将原基放入温度19 21°C、光线500 800Lx、C02< 100PPM、湿度90%的环境下进行培养; 第九步是采收待子实体全开片后及时采收,子实体分化需20 22天,采收前不宜喷水,采摘后置于I 2°C进行打冷处理5 7小时,在4°C下保鲜一个月。在第一步中的棉籽壳可以用杂木屑代替。在第一步中的麸皮可以用蔗糖果和玉米粉代替。在所述第七步中,形成原基时要防止原基的干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银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人工控制温度、控湿度、控氧气、控光照条件下进行栽培银耳,从而有效地防止了银耳栽培过程中受病虫害侵染,保证栽培的银耳的品质,达到了无公害栽培,绿色栽培的目的,工厂化栽培银耳不受季节的限制,可以周年生产,周年为人们提供鲜耳食品,丰富了菜蓝子工程,解决了自然环境下银栽培容易受病虫侵染的问题,因为银耳在原苦形成时,会产生一种茉莉花香气味,容易引起虫害侵染,菇农在栽培银耳的过程常常使用农药,造成产品富集农药残留,不能出口创汇,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银耳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侵染,做到无公害栽培,生物学效率高,品质高的目的,具有推广价值。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一种,其生产步骤是 第一步是配料按照重量比为棉籽壳75 85、麸皮10 20、玉米粉I 5、石膏O. 5 I.5和碳酸氢I丐O. 5 I. 5混合,并混合拌勻,再向混合物中加水,使加入水之后的混合物含水量为50% 70%,使pH值为5. 5 6. 5 ; 第二步是装袋将上述配制成的培养料按照500g —份装入宽度为15cm、长度为25cm、厚度为O. 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 第三步是灭菌将上述装袋的培养料放入高压釜中,在125°C进行灭菌,该过程持续I 2小时; 第四步是冷却将灭菌后的培养料及时出锅,并置于15 25°C的冷却室进行冷却处理; 第五步是接种待培养料冷却到20 30°C时,置于无菌室内进行接种; 第六步是培养将接种好的菌丝放入室温为22°C、包间温在23 25°C、空气相对湿度60 70%的环境下进行培养,持续培养18 22天; 第七步是原基形成将培养好的菌丝放入温度20 22°C,湿度90% 95%,散射光照,CO2 ( 1500PPM的环境下进行培养,持续培养7 10天,原基形成,形成原基时要防止原基的干燥;第八步是子实体的分化将原基放入温度19 21°C、光线500 800Lx、C02< 100PPM、湿度90%的环境下进行培养; 第九步是采收待子实体全开片后及时采收,子实体分化需20 22天,采收前不宜喷水,采摘后置于I 2°C进行打冷处理5 7小时,在4°C下保鲜一个月。实施例I 用如下方法工厂银耳(银耳-9902和香灰菌种,菌种由三明研究所提供)。I、配置培养料培养料的重量配比是棉籽壳80、麸皮15、玉米粉3、石膏I、碳酸氢钙1,将培养料按上述比例混合拌匀,加水使其含水量为60%,pH值为5. 5-6. 5. 2、装袋采用15X25X0. 05cm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袋。3、灭菌在 125°C,保持 I. 5h。4、冷却灭菌及时出锅,置于20°C冷却室强制冷却。5、接种待冷却到料温25 °C左右在无菌室内接种。6、培养菌丝培养室温22°C,包间温在23-25°C,空气相对湿度60— 70%。培养时间 20d。7、原基形成原基的形成是工厂栽培的关键技术,时要防止原基的干燥。温度20-22°C,湿度90% — 95%,散射光照,CO2 ( 1500PPM,时间7_10d.原基形成。8、子实体的分化温度 19一21°C,光线 500-800Lx,CO2 ( 100PPM,湿度 90%。9、采收待子实体全开片后及时采收,子实体分化需20d左右,采收前不宜喷水,采摘后置于I一2°C打冷6h,在4°C下可保鲜一个月。实施例2 在配置培养料时,按照重量配比为棉籽壳81、麸皮17、石膏I、碳酸氢|丐I,含水量60%。其它步骤同实施例I。实施例3 在配置培养料时,按照重量配比为杂木屑80、麸皮13、蔗糖果I、玉米粉4、石膏2,含水量60%,其它步骤同实施例I。各配方通过5次重复实验,匀成功,原基分化率100%,出耳率100%,生物学效率8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步骤是 第一步是配料按重量比为棉籽壳75 85、麸皮10 20、玉米粉I 5、石膏0. 5 I.5和碳酸氢I丐0. 5 I. 5混合,并混合拌勻,再向混合物中加水,使加入水之后的混合物含水量为50% 70%,使pH值为5. 5 6. 5 ; 第二步是装袋将上述配制成的培养料按照500g —份装入宽度为15cm、长度为25cm、厚度为0. 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 第三步是灭菌将上述装袋的培养料放入高压釜中,在125°C进行灭菌,该过程持续I 2小时; 第四步是冷却将灭菌后的培养料及时出锅,并置于15 25°C的冷却室进行冷却处理; 第五步是接种待培养料冷却到20 30°C时,置于无菌室内进行接种; 第六步是培养将接种好的菌丝放入室温为22°C、包间温在23 25°C、空气相对湿度60 70%的环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白玉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