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无载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1787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变压器的无载开关,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包括主线圈和至少一个调压线圈,还包括继电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开关部分并联在每个所述调压线圈上。正常工作时,主线圈和调压线圈接入铁芯上,当输出电压过低时,使用控制器控制继电器,使得其中一个或多个继电器的线圈通电,线圈吸合开关,使得与开关相并联的调压线圈被断路,这样就相当于减少了初级线圈的匝数。相比以前的机械结构,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动静触点之间也不会有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的无载开关
技术介绍
变压器在使用时,输出电压会因为电网的用电量变化而波动,造成用户端的电压不稳,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变压器上一般配备有有载调压开关。为了和有载调压开关相配,变压器上一般设置有无载开关,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分为主线圈和多段调压线圈两部分,多段调压线圈设置有静触点,传统的无载开关都是采用 机械结构,包括一个电机、传动机构和转柱,转柱上设置有多个动触点,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转柱转动,使得动触点与不同的静触点相连,接入不同数量的调压线圈,实现有载调压。这种调压方式,结构比较复杂,需要使用到电机和传动机构,而且切换时,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的无载开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切换时磨损严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变压器的无载开关,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包括主线圈和至少一个调压线圈,还包括继电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开关部分并联在每个所述调压线圈上。正常工作时,主线圈和调压线圈都接入铁芯上,当输出电压过低时,使用控制器控制继电器,使得其中一个或多个继电器的线圈通电,线圈吸合开关,使得与开关相并联的调压线圈被断路,这样就相当于减少了初级线圈的匝数。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输入电压*次级线圈匝数/初级线圈匝数,由公式可知,初级线圈的匝数减少,就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电压值,保证了电网电压的稳定。反之,当输出电压过高时,则可以使用控制器控制一个或多个继电器线圈失电,来达到降低输出电压的目的。这种调压方式,相比以前的机械结构,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动静触点之间也不会有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调压线圈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以前的机械结构,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动静触点之间也不会有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线圈部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变压器的无载开关,包括铁芯I和缠绕在铁芯I上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L4,所述初级线圈包括主线圈LI和调压线圈L2、L3。参见图2,主线圈LI和调压线圈L2、L3依次串联后两端与输入电压相连,调压线圈L2的两端和继电器KMl的开关部分两端相并联,调压线圈L3的两端和继电器KM2的开关部分两端相并联。 可编程控制器2的输入部分分别连接有开关K1、K2、K3,可编程控制器2的输出部分分别连接有继电器KMl、ΚΜ2的线圈部分。当开关Kl闭合,开关Κ2、Κ3断开时,可编程控制器2控制继电器KMl线圈得电。当开关Κ2闭合,开关Κ1、Κ3断开时,可编程控制器2控制继电器ΚΜ2线圈得电。当开关Κ3闭合,开关Kl、Κ2断开时,可编程控制器2控制继电器ΚΜ1、ΚΜ2线圈同时得电。当开关1(1、1(2、1(3,都断开时,继电器謂1、謂2都失电。假设初级线圈的匝数为η,主线圈的匝数为nl,调压线圈L2的匝数为η2,调压线圈L3的匝数为η3,当开关Kl闭合,开关Κ2、Κ3断开时,n=nl+ η3。当开关Κ2闭合,开关KU Κ3断开时,n=nl+n2。当开关Κ3闭合,开关KU Κ3断开时,n=nl。当开关ΚΙ、Κ2、Κ3,都断开时,n=nl+n2+n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器的无载开关,包括铁芯(I)和缠绕在铁芯(I)上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L4),所述初级线圈包括主线圈(LI)和至少一个调压线圈(L2、L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继电器(KMU KM2)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继电器(KM1、KM2)的线圈相连,所述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