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枝祥专利>正文

一种二段力阻尼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827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段力阻尼铰链,包括一铰链主体、一连动件、一活动座及一弹性件,其中,连动件通过一销轴齿合连接摆向块,与铰链主体的缓冲件形成连动关系,该连动件通过第二轴杆与铰链主体枢接,并以一端的枢接部与活动座相枢接,活动座于邻近连动件处枢设有一摇臂,该摇臂之一端枢设于铰链主体的第三轴杆上,该弹性件的套合孔系供铰链主体的第三轴杆穿设,并抵于铰链主体的底壁面与抵缘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二段力阻尼铰链可通过连接于连动件的连接部之间的销轴,以及第二轴杆吸收沿第二轴杆方向的受力,提供了阻尼铰链的刚性,降低铰链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形和损害的可能性,提高了铰链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铰链结构,尤其涉及ー种具有较强刚度不易发生变形的铰链。
技术介绍
申请日为2011年9月23日,申请号为201120363586. X的技术专利申请记载了一种可减小门板开启时铰链自弹力结合门板重量及自弹角度产生的冲击力,且可恰当分配弹簧复位力的铰链。该种铰链的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ー铰链主体10'、一连动件20'、一活动座30'及一弹性件40',其中,铰链主体10'内铰接有一缓冲件I广;一摆向块 12!具有两片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相対的连接片,该摆向块12'在一端设置有贯穿两连接片的第一枢孔12Γ,缓冲件11'的伸缩杆11Γ置于两连接片之间,并通过轴栓112'和第ー枢孔121'的配合与摆向块12'枢接,该摆向块12'在两连接片的上边缘上各设有ニ个卡合凹弧122',并于另一端设置有贯穿两连接片的一第二枢孔123';该铰链主体10'于与活动座30'的连接侧从内至外依序穿设有ー第一轴杆13'、一第二轴杆14'及一第三轴杆15',第一轴杆13'供摆向块12'的第二枢孔123'枢设,铰链主体10'在第一至第三轴杆的下方形成一底壁面15Γ ;连动件20'设有彼此相対的通过ー抵缘213'连接在一起的一对枢耳21',连动件20'设置有贯穿两枢耳21'的第一枢接孔211',该第一枢接孔211'枢设于第二轴杆14'上,两枢耳21'分别向摆向块12'的方向扩张形成ー连接部212',ニ连接部212'的内壁上均设有ニ凸柱212Γ,该摆向块12'插设于两连接部212!之间,并通过其卡合凹弧122'与凸柱212Γ相啮合,该连动件20'从抵缘213'处向活动座30'方向延伸设有ー枢接部22',该枢接部22'贯穿设有一第二枢接孔221';活动座30'设有ー开ロ朝下的容置凹ロ 31',该容置凹ロ 31'贯穿设有一枢结孔31Γ,并于邻近枢结孔311'处贯穿设有ー枢孔312',一 U型插销313'的两插销部分别插入枢结孔31Γ及枢孔312'中,使枢结孔31Γ与连动件20'的第二枢接孔22Γ相枢设,并使枢孔312'与ー摇臂32'的一端相枢设,该摇臂32'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相対的ー对枢结部321',该枢结部321'供铰链主体10'的第三轴杆15'穿设,两枢结部321'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322'供弹性件40'容设,该弹性件40'为ー扭转弹簧,其具有一套合孔4Γ,该套合孔41'供铰链主体10'的第三轴杆15'穿设,再由套合孔41'两侧同向延伸有ニ撑抵端42',该撑抵端42'抵于铰链主体10'的底壁面151'上,弾性件40'的中央处凸伸有一与撑抵端42'同侧的抵靠端43',该抵靠端43'抵于连动件20'的拱弧面214'上。该种结构的铰链在恰当分配弹簧复位力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是摆向块12'与连动件20'之间通过ニ个卡合凹弧122 ^与ニ个凸柱212Γ相啮合,使铰链主体10'连同连动件20'在沿着第二轴杆14'方向上的受カ主要依靠第二轴杆14'形成的单支点吸收,这样,铰链主体、连动件和摆向块在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就易于出现因刚度不足而发生变形的情况,影响了铰链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ー种具有较强刚度的ニ段力阻尼铰链。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ニ段力阻尼铰链,包括ー铰链主体,所述铰链主体内枢设ー缓冲件和一摆向块,所述摆向块具有两片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相対的连接片,所述摆向块在一端设置有贯穿两连接片的一第一枢孔,所述缓冲件的伸缩杆置于两连接片之间,并通过第一枢孔与摆向块枢接,所述摆向块在两连接片的上边缘上均设有ー卡合凹弧,并于另一端设置有贯穿两连接片的一第二枢孔;所述铰链主体干与活动座的连接侧从内至外依序穿设有ー第一轴杆、一第二轴杆及一第三轴杆,第一轴杆供摆向块的第二枢孔枢设;所述铰链主体在第一至第三轴杆的下方形成一底壁面;—连动件,设有彼此相対的通过ー抵缘连接在一起的ー对枢耳,所述连动件设置 有贯穿两枢耳的第一枢接孔,所述第一枢接孔枢设于第二轴杆上,两枢耳分别向摆向块的方向扩张形成ー连接部,两连接部之间连接ー销轴,所述摆向块插设于两连接部之间,并通过卡合凹弧与所述销轴枢接;所述连动件从抵缘处向活动座方向延伸设有ー枢接部,所述枢接部贯穿设有一第二枢接孔;ー活动座,所述活动座设有ー开ロ朝下之容置凹ロ,所述容置凹ロ贯穿设有ー枢结孔,并于邻近枢结孔处贯穿设有ー枢孔,所述枢结孔及枢孔通过一 U型插销与连动件的第二枢接孔和一摇臂的一端相枢设;所述摇臂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相对的ー对枢结部,所述枢结部供铰链主体的第三轴杆穿设;以及,一弾性件,容置于两枢结部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弹性件具有ー套合孔,所述套合孔供铰链主体的第三轴杆穿设,所述弹性件支撑于铰链主体的底壁面和连动件的抵缘的底面之间。其中,所述弹性件由套合孔两侧同向延伸有ニ撑抵端,所述撑抵端抵于铰链主体的底壁面上,所述弹性件的中央处凸伸有一与撑抵端同侧的抵靠端,所述抵靠端抵于连动件的抵缘的底面上。其中,所述连动件的底面于抵缘处突设一拱弧面,所述抵靠端抵于连动件的拱弧面上。其中,所述铰链在闭合时,所述弹性件的抵靠端产生的复位弹力在活动座与铰链主体间呈189度至137度时过所述第二轴杆,这样可在铰链主体与活动座进行开合时通过产生适当角度的自由行程与缓冲行程降低开启、闭合门板的冲击カ及噪音。其中,所述摆向块的连接片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卡合凹弧。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ニ段力阻尼铰链可通过连接于连动件的连接部之间的销轴,以及第ニ轴杆吸收沿第二轴杆方向的受力,提供了阻尼铰链的刚性,降低铰链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形和损害的可能性,提高了铰链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一种铰链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ニ段力阻尼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a和4b为图2中连动件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连动件的主视图;图6为图2中摆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摆向块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2和3所示,本技术的ニ段力阻尼铰链包括ー铰链主体10、一连动件20、一活动座30及一弹性件40,其中,铰链主体10内铰接有一缓冲件11 ;如图6所示,该摆向块12具有两片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相対的连接片,该摆向块12设置有贯穿两连接片设置的一第一枢孔121,伸缩杆111置于两连接片之间,并通过其前端穿设的轴栓和第一枢孔 121的配合与摆向块12枢接,该摆向块12在两连接片的边缘上各设有ー卡合凹弧122,具体可为连接片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该卡合凹弧122,并设置有贯穿两连接片的一第二枢孔123 ;该铰链主体10于与活动座30的连接侧从内至外依序穿设有ー第一轴杆13、一第二轴杆14及一第三轴杆15,第一轴杆13供摆向块12的第二枢孔123枢设,铰链主体10在第一至第三轴杆的下方形成一底壁面;如图4a、4b和图5所示,连动件20设有彼此相対的通过ー抵缘连接在一起的一对枢耳21,连动件20设置有贯穿两枢耳21的第一枢接孔211,该第一枢接孔211枢设于第二轴杆14上,两枢耳21分别向摆向块12的方向扩张形成ー连接部212,两连接部212之间连接ー销轴2121,该摆向块12插设于两连接部212之间,并通过其卡合凹弧12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ニ段力阻尼铰链,其特征在干包括 ー铰链主体,所述铰链主体内枢设ー缓冲件和一摆向块,所述摆向块具有两片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相対的连接片,所述摆向块设置有贯穿两连接片的一第一枢孔,所述缓冲件的伸缩杆置于两连接片之间,并通过第一枢孔与摆向块枢接,所述摆向块在两连接片上均设有一卡合凹弧,并设置有贯穿两连接片的一第二枢孔;所述铰链主体干与活动座的连接侧从内至外依序穿设有ー第一轴杆、一第二轴杆及一第三轴杆,第一轴杆供摆向块的第二枢孔枢设;所述铰链主体在第一至第三轴杆的下方形成一底壁面; ー连动件,设有彼此相対的通过ー抵缘连接在一起的ー对枢耳,所述连动件设置有贯穿两枢耳的第一枢接孔,所述第一枢接孔枢设于第二轴杆上,两枢耳分别向摆向块的方向扩张形成ー连接部,两连接部之间连接ー销轴,所述摆向块插设于两连接部之间,并通过卡合凹弧与所述销轴枢接;所述连动件从抵缘处向活动座方向延伸设有ー枢接部,所述枢接部贯穿设有一第二枢接孔; ー活动座,所述活动座设有ー开ロ朝下之容置凹ロ,所述容置凹ロ贯穿设有ー枢结孔,并于邻近枢结孔处贯穿设有ー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枝祥
申请(专利权)人:吴枝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