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1586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包括开闭盖的记录装置,该开闭盖具有作为路径的功能和容易去除堵塞的记录介质的功能且更容易操作。记录装置(1)包括:相对于框体(35)自由开闭,在闭状态时形成传送路径的外周的一部分的传送路径单元(8);和设置在传送路径单元(8)的传送路径引导杆(43)。传送路径引导杆(43)在传送路径单元(8)为闭状态时,向传送路径突出,引导用纸(30)。另外,在传送路径单元(8)为开状态时,被容纳到传送路径单元。(*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记录装置,特别地说,涉及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的结构。
技术介绍
以前,如专利文献I所示,记录装置具备将记录介质例如用纸从容纳其的盒经由折返路径向记录头部引导的传送路径。在盒和记录头部之间在与记录介质之间发生了堵塞时,可由露出折返路径部分的开闭盖使折返路径部分露出,去除堵塞的记录介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2010-228162号公报开闭盖构成成为折返路径的外侧部分。开闭盖要求作为路径的功能和容易去除堵塞的记录介质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提出,其课题是提供具备开闭盖的记录装置,该开闭盖具有作为路径的功能和容易去除堵塞的记录介质的功能且更容易操作。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第I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设置在上述框体,形成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的内周的传送路径部;相对于上述框体自由开闭,在闭状态时形成上述传送路径的外周的一部分的传送路径单元;以及引导部件,其设置在上述传送路径单元,在上述传送路径单元为闭状态时,向上述传送路径突出,引导记录介质;在上述传送路径单元为开状态时,被容纳到上述传送路径单元中。根据本实施例,在传送路径单元关闭的状态下,引导记录介质的引导部件突出,在传送路径单元打开的状态下,引导部件被容纳在框体内,可容易地去除堵塞的用纸。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是根据第I实施例,其特征在于,上述传送路径单元包括自由开闭的手动托盘,上述手动托盘为开状态时,上述引导部件包括向上述传送路径引导的引导部。本技术的第3实施例是第I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导部件向上述传送路径突出的状态下,上述传送路径单元包括转动的区间,在上述区间后,上述引导部件被容纳到上述传送路径单元中。本技术的第4实施例是根据第3实施例,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部件包括设置在上述框体的挡块,通过使上述传送路径单元转动,使上述引导部件与上述挡块抵接,从而将上述引导部件容纳到上述传送路径单元中。本技术的第5实施例是第4实施例,其特征在干,上述引导部件由施力部件对向上述传送路径突出的方向施力。附图说明图I是从正面观察打印机的立体图。图2是从背面观察打印机的立体图。图3是从背面观察打印机且传送路径单元打开的立体图。图4是传送路径的截面图。图5是传送路径单元的部分截面图。图6是传送路径单元的部分立体图。图7是手动托盘打开的图。图8是表示使传送路径单元转动了的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使传送路径单元转动了的状态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I打印机,2主体,5给纸盒,8传送路径单元,11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4排出ロ,22记录头部,31转动轴,35框体,37挡块,38开ロ部,43传送路径引导杆,46第I引导部,47第2引导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图I是从正面观察本技术所涉及记录装置的一例即打印机的立体图。图2是从背面观察打印机的立体图。图3是从背面观察打印机的立体图,是传送路径单元打开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传送路径的截面图。图5是传送路径单元8的部分截面图。图6是传送路径单元8的部分立体图。图7是手动托盘41打开的图。图8及图9是表示使传送路径单元8转动了的状态的图。如图I所示,打印机I具备构成由塑料等的合成树脂形成的框体的主体2。主体2在正面形成了给纸盒插入口 3和将被记录了的记录介质即用纸排出的排纸ロ 4。在给纸盒插入口 3,装卸自由地安装给纸盒5。在主体2的上面,设置了用于显示记录的输入指示、记录状态的操作面板6。如图2所示,主体2在背面形成了传送路径单元的安装ロ 7。在该安装ロ 7,安装了开闭自由的传送路径单元8。传送路径单元8的外表面形成起到把手功能的凹部9。传送路径单元8在与主体2的内侧相对的内面,形成成为后述的传送路径的传送面。传送路径单元8在下部具备转动轴31 (參照图4),相对于主体2自由转动地开闭。图3表示传送路径单元8打开的状态。若传送路径单元8打开,则安装ロ 7开ロ,可使形成传送路径的由塑料等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1露出。传送路径单元8构成为相对于主体2的背面转动90度,从而,可使安装ロ 7的开ロ大更大地开ロ,也可使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1的露出量増大。通过打开传送路径单元8使安装ロ 7开ロ,在用纸堵塞时,可从该安装ロ 7去除堵塞的用纸。图4是传送路径的概略的截面图。在主体2的高度方向上的给纸盒插入口 3和排纸ロ 4之间,配置了与主体2连结且构成传送路径的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1。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1由下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2和上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3通过上下组合而构成。下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2在所安装的给纸盒5的分离斜面14侧形成开ロ部15。可摇动的给纸辊16经由该开ロ部15突出。给纸辊16通过由未图示马达形成的驱动単元的动力,供给给纸盒5所载置的用纸的最上位的用纸。给纸辊16可摇动,以便可供给给纸盒5所载置的最后ー张用纸。另外,给纸辊16具备在将给纸盒5从安装ロ 7装卸吋,以不妨碍给纸盒5的移动的方式避让的功能。另外,下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2在主体2的正面侧,形成第I向上部17。在下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2的主体2的背面侧,形成沿传送路径单元8的外周侧传送路径面20弯曲向上的第2向上部21。上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3,在上面以保持预定的间隙的方式相对配置记录头部22。该记录头部最好是相对于用纸的传送方向在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记录头部或者在用纸的宽度方向横跨延伸的串行记录头部。相对于记录头部22,在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即传送路径单元8侧,配置了传送辊23,在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即排纸ロ 4侧配置了排纸辊24。传送辊23及排纸辊24各由ー个构成,但也可以由以上下啮合的方式成对的传送辊及排纸辊构成。该情况下,下侧的传送辊及排纸辊最好以比上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3露出的 方式配置。另外,上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3在主体2的正面侧,形成了以低台阶形成的排纸承受面25和从该排纸承受面25的端部向下并与第I向上部17接合的第I向下部26。另外,与上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3的传送辊23相比,在主体2的背面侧,形成了沿传送路径单元8的外周侧传送路径面20弯曲向下并与第2向上部21接合的第2向下部27。通过接合下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2和上部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3,形成成为内周侧传送路径的内周侧传送路径形成部11。通过接合第2向上部21和第2向下部27,形成沿传送路径单元8的外周侧传送路径面20弯曲的内周侧传送路径。图5是传送路径单元8的部分截面图。图6表示传送路径单元8的部分立体图。传送路径单元8的框体35在侧面的下部突出设置了转动轴31,相对于主体2转动。如图6所示,在框体35的侧面形成从下端斜向延伸的切ロ部36。从主体2突出设置的挡块37插入该切ロ部36。另外,框体35形成了构成传送路径的外周侧传送路径面20,在其上部形成开ロ部38。在框体35的外周侧传送路径面20的相反侧即朝外部的露出侧,形成了容纳部39。在该容纳部39容纳了经由转动轴40自由转动地开闭的手动托盘41。框体35内,设置了可经由转动轴42转动的作为引导部件的传送路径引导杆43。传送路径引导杆43由一端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15 JP 201482/2011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 设置在上述框体,形成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的内周的传送路径部; 相对于上述框体自由开闭,在闭状态时形成上述传送路径的外周的一部分的传送路径単元;以及 引导部件,其设置在上述传送路径单元,在上述传送路径单元为闭状态时,向上述传送路径突出,引导记录介质;在上述传送路径单元为开状态时,被容纳到上述传送路径单元。2.权利要求I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传送路径单元包括自由开闭的手动托盘,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义安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